浅析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实施
2020-03-01黄旭
黄 旭
(火箭军士官学校,山东 青州 262500)
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部分州就已经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其最初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后来,由于人们对高质量教学水平的要求,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人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唯有转变教育观念、自觉提升教学能力、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符合对高质量高水平教学的 要求。
1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随着学校学生人数和班级数量不断增加,因此,有限的设备和有限的场地,在教学实施中凸显出了很多的问题。首先,如果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比如学生多、设备少、场地有限。这就会导致在实验课上,由于学生太多,实训设备太少,学生就会形成“走马观花”式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
其次,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学秩序维持较难,任课教师的压力比较大。教师不仅要授课,还要维持课堂纪律,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产生一些疏忽和遗漏。由于班额大、设备少,学生没有真正学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就会影响以后的就业和发展。
而小班化教学克服了班级人数众多带来的很多弊端。
1.1 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
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较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针对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实作课中,学生练习的次数也增加了很多。每位学生和教师面对面的时间多了,可以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学生人数变少有利于教师灵活地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容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
1.2 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提高
职业院校学生一般理论学习能力较差,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好。实施小班化教学,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学会了操作技能,对于学生来讲,每一次完成一项任务都是自信心的提升,也会更积极、更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后,从消极被动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小班化教学可以使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关注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事物的体验和对问题的思索,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在探索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1.3 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普通的班级授课制中,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很多,授课方式往往采用“单兵作战”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和合作。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在小班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有可能被教师关注,都有机会发言、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个体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会在不断地发言和交流中得到提升。
另外,小班化教学使得教师开展多样的教学设计成为可能,小组作业、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了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1.4 有利于教师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教师很难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一一纠正。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视野的覆盖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大班教学中,很难使整个课堂氛围是积极、活跃的。小班化教学之后,学生人数骤减,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增多,教师可迅速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教师在管理班级纪律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将会大大减少。
2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首先,教师要进行改变。小班化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教授要率先转变思想,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应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把课堂教学中探求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机会充分让给学生,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助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从原来教学的施教者改变成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同学生一起参加学习,探究知识。
然后,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打成一片,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应努力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普通的班级授课时,教师面对的学生众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授课方式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学生基本不可能保持持久的专注力和高昂的兴趣,课堂氛围也比较沉闷。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形成良好学风和班风成为关键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才是教与学的内在本质。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学习地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也在多样的教学形式中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最后,教师需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传统的小班授课更多的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即可,教师在课堂上更多体现的是传声筒角色。而小班教学可以采用“研讨式”、“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是课堂主角,因此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学生在汇报作业或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深刻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这就考验了教师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另外,教师还需拥有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正确对待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此,为了适应小班教学,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 总结
总而言之,小班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