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20-03-01方兰兰

卷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线下教学质量

方兰兰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1 研究背景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英文表达储备不够,听说交际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缺乏,翻译、写作等输出性能力普遍较低,写作中有内容结构和语法错误等问题。以前,高职英语教学多以面授为主,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交互式英语交际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普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线上教学效果是否与线上同质等效?课程的教学质量到底如何?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并客观分析的问题。因此,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不仅是教师了解自身教学状况及效果的重要途经,更是保障评价的科学性、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激励和改进功能的必要举措。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能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师绩效考核等提供基本依据。

2 评价机制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学工作特点,科学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现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学信息反馈评价,督导团听课评价,教学资料的归档、检查评价,教研室评价等五个部分。其中基于教学效果的学生评价比重较大。学生评价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是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维度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教学准备:备课认真,准备充分,有教案和其他教学材料;遵守教学纪律,按时上下课;对教学充满热情,讲课认真、投入。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进度适宜,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思路明晰,讲解清楚,表达生动,重点、难点突出;针对专业前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定课外阅读文献,提出参考性研究课题。教学方法:讲课富有启发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或质疑;善于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板书清晰,或能有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与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严格要求学生,其言传身教有助于学生治学与做人;教师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

3 研究过程

2019年8月,笔者在授课班级中展开了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的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7份,回收率98.5%;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9.5%。本文研究工具包括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和SPSS统计软件。问卷调查围绕《公共英语》教学质量评估开展,分为6个维度:线上教学资源、线上学习安排、线下教学活动、课后学习拓展、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反馈设计。调查问卷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混合式教学实施情况;第三部分是学习效果情况。问卷后两部分均采用5点计分法:每个题目由高到低分别为非常符合(5分)、比较符合(4分)、不确定(3分)、比较不符合(2分)、非常不符合(1分)。笔者对19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首先检验分析问卷的效度;其次用Alpha系数法检测问卷内部一致性,了解各部分与整体的可信度;然后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混合式教学及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接着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多个维度与学习效果多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运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教学中各因素对学习效果各维度的影响作用。

4 研究数据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结果,混合式教学后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打分最高。有78.57%的学生反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后能轻松梳理英语学习中的主要知识点、技能点,81.12%的学生反馈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有了很好的的提升。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对他们整体能力提高位居第二,有77.55%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有76.63%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其正确认识问题的本质。因此线上线下教学法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81.63%的学生思维会跟着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思考,有80.6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的情境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教师设计的进阶题库引导76.02%的学生会积极主动思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人性化、个性化教学,教师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源于工作现实的案例提高学生兴趣,也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开动脑筋,这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起到了明显作用。

5 研究结论

混合式教学从其应用场景来看,包含传统面授式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学习两个维度,从教学过程来看包括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因此,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单一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作为评价标准,而应充分考虑到线上+线下教学场景的混合变化所诱发的评价指标项的多样化特征。本文主要从线上与线下评价、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三个视角分析。

5.1 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

按照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场景的不同,其评价方式可分为线下面授课堂教学评价和线上网络学习评价两个维度,两种评价方式优势互补。其中,线下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课堂参与、课堂表现、作业/作品完成情况等,比如学生在课堂中迟到早退次数、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动手实践熟练程度等;线上评价主要评价依据为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表现、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等,比如登录次数、在线学习时长、观看学习资料频率、讨论区发帖/回帖次数、师生互评次数、在线作业/作品提交次数等。线下评价主要由任课教师担任评价者,线上评价主要由在线学习平台智能统计分析。

5.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传统面授式课堂教学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因其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合理评判,引发了不少教学问题。在混合式 教学中,教学应用场景由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拓展为“线上+线下”双场景混合式教学,对其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除了考虑终结性评价方式,还应充分考虑形成性评价的潜在优势。例如,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作品质量等可作为终结性评价依据;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学习态度以及阶段性成绩等则可作为形成性评价参考依据。当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应合理考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调配比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数据价值,为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优化提供决策。

5.3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涉及指标项的选取,更涉及指标的权重分配与计算。因此,对于混合式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因地制宜,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作业评分、平台登录次数、在线学习时长、观看学习资料频率、讨论区发帖/回帖次数、师生互评次数、在线作业/作品提交次数等可通过计算处理作为量化评价参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学习情感态度、作业/作品质量等数据需要任课教师通过记录、观察、分析、比较来全方位的衡量评判,可作为定性评价依据。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能体现定量评价的客观性,又能凸显定性评价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6 总结与展望

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评价来全面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进而达到对教学质量的激励效果,引发主动学习和主动教改,最终提高课堂质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时,还需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1)指标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发展性;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3)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的差异性和互动性,其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开放性最为重要;4)应时刻关注教学效果。要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高效运行,应关注该体系中计划、组织、应用、反馈等环节,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控制,而不是仅仅对评价体系中某一环节进行控制。总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应该长期进行改进和调整,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日趋完善。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线下教学质量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莲心宝宝有话说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