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2020-03-01吴凡十
吴凡十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基础科学部,江苏 南京 210048)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此,各高校在各门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各高校在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领域同样承担着这一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贯彻实施,必须大力提升英语人才的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延伸和发展,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在我国的国际交流和国际业务往来中的运用愈发频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需要培养的不仅是打破国家间语言壁垒的外语人才,更要培养我国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认同中国,关注并参与的中国的发展中来。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中的贯彻实施不仅是必须的,更是可行的。在英语课程中,从单元题材到具体的文章内容,甚至一些遣词造句,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取向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程中生动形象的内容、有趣的例子,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形成对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三观。
1 高职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中,尚未充分融入足够的课程思政元素,总体上来看,英语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不高,更多关注的是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方面的涉及仍然很少,并未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将思政教育与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割裂开来,没有很好的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学生没有得到课程思政方面的有效引导,使学生很难对这种方式的思政教育内容形成共鸣和认同感。另外,高职院校所用英语教材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程度尚不充分,大多数的英语教材编写重心仍然停留在词汇和语法的层面,关注的是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并未融入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很少涉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不足从客观上也影响了教材的使用者对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融入。
2 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 可以提高学生解读能力
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在解读英语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对所学内容产生认识上的模糊不清,无法确切理解所学内容。教师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可以将西方的历史和文化渗透进英语语言的教学,将西方历史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讲解与课程语言内容的讲解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所学英语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从而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2.2 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过于关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学习英语,很难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英语的综合运用,方式单一,内容乏味。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传统英语教学过程,可以有效扩展英语教学内容,通过对主题相关的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思维等相关方面的介绍,学生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可以触类旁通,能够顺利理解类似语言现象和相关英语内容,在所学语言知识与相关思政内容不断相互印证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不断被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会越来越浓,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
3 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英语教学
3.1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修养
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体现,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己任,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思想水平,这是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基础和前提。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高职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客观地对待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高尚人格,培养爱国情怀,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最终目的。
3.2 针对性地设计思政话题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话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能够既针对文又针对人。在教学过程中要能结合所讲英语内容,合理融入思政话题,要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自然渗透到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剖析每篇英语文本中存在的思政元素,针对英语文本来设计思政话题。备课过程中要始终铭记思政教育理念,不能让课程和思政相脱离,将语言与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深入研究教材中和英语文本相关的背景材料,将诸如历史、民俗和宗教等相关内容与教材语言文本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英语课堂中课程思政的顺利展开打好教材方面的基础。另外,高职英语课程的思政话题设计还要针对人。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传统英语课程学习感到乏味且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为数不少。这就对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话题的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专业方向、兴趣爱好、所在年级甚至是个性特点来设计不同难度以及不同领域的思政话题来鼓励学生参与到主题相关思政话题的思考和讨论中,使思政话题不仅贴近教材,更贴近学生这个教学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共鸣中学习英语,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大势所趋,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尽管当前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尚未与高职英语教学充分结合,但实践证明,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解读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因此,作为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熟练掌握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方法手段,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英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