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湖大学项目智慧工地信息化探索和实践

2020-03-01

建筑施工 2020年9期
关键词:工地西湖智慧

崔 满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时代的进步、工程管理的复杂度,都在要求建筑施工管理必须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主动走进信息化时代。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传感器和RFID(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以前,传统的管理技术手段,无法使建筑企业或施工企业做到精细化管理。但建筑行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以及RFID的发展和成熟,将彻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手段[1-3],同时,也真正体现“安全生产、科学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全新项目管理理念。

1 项目简介及信息化目标

西湖大学是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高等院校,未来将成为中国顶尖创新人才的摇篮(图1)。

项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双桥单元,校园总体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95 000 m2,地上建筑面积约522 500 m2。首期范围包括学术环、学术交流中心、学术会堂、实验动物中心以及行政办公楼、教师周转公寓、师生服务中心等单体工程。西湖大学智慧工地信息化目标为:

图1 西湖大学总体效果图

1)项目层面: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模型为基础,以建造全过程信息化为主导,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2)企业层面:构建“智慧工地”标杆性工程,打通建造与运维数字信息,加快企业信息化转型进程。

2 智慧工地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西湖大学信息化围绕2条路径展开:

1)现场信息化:以“人、机、料、法、环、测”为核心,横向覆盖项目管理各个条线(图2)。

2)过程信息化:以物料管理为主线,纵向贯穿招采、运输、安装、验收施工全过程。

3 现场信息化

图2 西湖大学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

整合采集现场各类智能识别、监测设施数据,基于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逻辑分析,从而为现场管理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3.1 人员实名信息管理

针对参建单位及人员工种众多的情况,完善人员实名信息库,将人员姓名、年龄、工种、进出场日期等16项信息纳入平台管理,工人进入现场接受人脸识别,形成考勤记录明细。

针对务工人员考勤记录,可进行姓名、工种、单位、时间区间上的筛选,并形成数据输出,辅助现场劳动力管理。对整个参与工程建设的务工人员,做出一系列数据分析,例如:截至土建阶段,木工、钢筋工和杂工占据了大多数,而从年龄层次上看,40~49岁,50~59岁的工人也是人数占比最大的2个群体。

除考勤管理外,智慧工地加强对超龄务工人员的管理,平台具备数据分析功能,根据管理需要,可将违规超龄人员或临近超龄红线人员信息筛选出来,辅助依法合规用工管理。

3.2 现场车辆管理

西湖大学车辆管理包括:对车辆进出场管理、现场违停监控管理,以及结合智能地磅对运输材料车辆的称重管理。随着工程进展及施工节点迫近,车辆违规停靠现象出现增多趋势,根据某段时期内数据显示,现场共发现42项违规停靠事件。

3.3 基坑变形监测

在基坑变形监测中,信息化平台整合基坑沉降、水位、倾斜数据等信息,项目管理人员可随时调取沉降变形曲线资料,同时,平台设定变形报警值,一旦发生危险情况,第一时间将最大变形位置信息发送至项目人员。截至2020年6月30日,该平台模块已累计运行464 d,总计报警181次。

3.4 现场标准养护室养护监测

现场智慧工地信息平台,以数字或图像形式实时显示记录温度、湿度等各项参数,当监控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报警提醒技术人员查找问题,排查故障。

3.5 高支模应力应变监测

西湖大学智慧工地平台对接高支模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沉降、应力应变趋势和杆件稳定状态,全天候信息记录并上传平台,数据异常则警示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隐患消除在早期阶段。

3.6 绿色工地监测

西湖大学智慧工地系统对接现场环境监测设备,实时反馈现场扬尘、噪声、空气温湿度数据,水电能耗智慧抄表,为现场创建绿色文明工地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6月共计14 d雨天,其中中雨为6 d,截至6月底,项目总计用电量为614万 kW·h,总用水量为42万 m3。

3.7 人员安全行为监控

为打造现场平安工地,对务工人员进行安全帽智能监控,判定违规人员姓名及单位信息。

现场布设基于AI(人工智能)图像采集系统,判定违章作业行为,并及时反馈至平台及移动终端,辅助现场管理人员发出指令,实施监管职责(图3)。

图3 现场操作安全行为监控

3.8 大型设备安全运行监控

将塔吊以及人货梯等大型设备运行信息对接智慧工地系统,全面记录操控人员信息、机械状况、实时吊运荷载、工作路径及天气因素等关键信息,通过全局计算,在群塔作业期间可发出碰撞预警,对人货梯运输超载现象进行智能判断,必要时进行电子限位制动,防止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3.9 现场协同管理

西湖大学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具备快速反应系统功能。在现场巡检中,管理人员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时,可在移动终端发起整改指令,要求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实现检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高效动态地提升现场管控能力。

从现场发现问题、发送整改通知、责任单位整改到最终的审核通过,实现问题的闭环处理流程。除使用手机APP之外,平台对现场问题逐条记录,分类管理,对问题状态、是否延期等进行明细汇总,便于问题跟踪。

3.10 构建现场信息数据库

西湖大学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具备数据库系统功能。将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设计、技术、质量、安全等问题详细记录在案,根据区域、问题类型、发生原因分类统计,现场管理人员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掌握问题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调整下一步工作重心。

对于各类问题、总数是多少、已解决多少项、现场各区域现场问题的分布等,系统平台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数据分析。

4 过程信息化

在西湖大学建设中,为贯彻全过程信息化理念,将过程信息化作为西湖大学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对一个设备,一批钢筋或混凝土,一件钢构件,一批幕墙铝材、玻璃,各种装饰材料等等,从招标采购阶段开始,将信息化管理纵向贯穿于运输、安装、验收等全过程。

1)对各专业BIM模型进行合模处理,查漏补缺。建立材料设备清单与合同供应商目录,避免漏项。

2)按照现场检验批相同的划分方式,拆分各专业模型,构建与现场工程实际一一对应的虚拟BIM模型。

3)将某一检验批次的模型量、下料的计划量以及现场的实物量数据汇总,从而得出与现场一致的“三量”比对结果。

通过“三量”比对,把握现场计划可靠度,在此基础上优化施工计划,及时纠偏。

过程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即将施工过程中的重大节点、重大情况翔实记录,收集贯通建造与运维的数字信息,构建完整的施工全过程信息数据库,在实体工程整体交付的同时,提供业主一份完整的数字孪生信息成果。

5 结语

西湖大学以打造上海建工智慧工地标杆工程为目标,研究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建造,构建集“数据采集、信息记录、数据分析、快速反应”为一体的智慧工地平台系统。以“人、机、料、法、环、测”为核心,横向覆盖项目管理各条线,涵盖人员、车辆、现场监测、技术、质量、安全、进度、资料等关键环节;以“材料管理”为主线,纵向贯穿项目建造全过程。以BIM模型为载体,整合项目设计初始信息、施工过程信息和竣工运维信息,在项目竣工的同时实现数字化交付,为未来西湖大学智慧运维提供数据信息基础。

[1] 谢玮成.浅谈"智慧工地"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房地产业,2017(23): 43.

[2]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施工企业BIM应用研究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英自昱,岳磊,刘满玲.打造智慧工地,助力智慧城市[J].智慧建筑, 2014(3):49-51.

猜你喜欢

工地西湖智慧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波比的小工地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热闹的工地
当西湖遇上雪
工地上的女人们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