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更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践
2020-03-01汪宇峰
张 睿 汪宇峰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50
1 改造背景
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快速更新,虹桥国际机场既有的T1航站楼因建成较早,功能设施已不适应发展需要,与新建的T2航站楼功能设施、服务标准等不相匹配,因此T1航站楼的改造势在必行,其必将成为虹桥国际机场东片区的重中之重,并将带动整个虹桥国际机场东片区的发展。
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由A楼、B楼组成,根据航站楼不停航改造的总规划,分A楼、B楼2个阶段进行改造。现状航站楼A楼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部分区域及核心机房作为国内离港使用。为满足航站楼A楼的停用并改造,须将A楼的部分在用功能搬迁至B楼,即:在B楼新建临时国内离港流程,替代A楼的国内办票、安检、离港转盘、远机位厅等功能。经与运营单位共同研究分析,确定利用B楼及B楼周边的有限资源,对其进行简单改造,解决国内离港搬离A楼的问题。改造的其中一项内容即对现状食堂进行加固,改造成为国内办票及安检大厅(图1)。
2 项目现状
图1 B楼局部改造
拟改造的食堂位于T1航站楼南侧P2停车场内,东侧为P2停车场停车区,西侧、南侧均为轨交10号线旅客通道,北侧紧贴航站楼楼前高架(图2)。该建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为2层混凝土-砌体混合结构,建筑长约122.0 m,宽约15.75 m,单层面积约2 000 m2,1层层高5.4 m,2层层高为4.0 m,建筑总高度为10.4 m。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1 400 mm×1 400 mm,埋深约1 m。混凝土框架柱尺寸为350 mm×350 mm和300 mm×300 mm不等。框架梁尺寸为200 mm×640 mm和200 mm×380 mm不等。承重墙体宽度为240 mm。
经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房屋进行了检测鉴定,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检测与测绘;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和倾斜情况的检测;房屋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房屋损伤状况的检测;房屋使用荷载的调查;按现场检测结果以及国家现行规范,采用标准结构计算程序对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并校核其抗震构造措施等。检测发现:房屋部分墙体存在裂缝情况,房屋1层框架柱的配筋、轴压比不满足要求,房屋部分梁的梁底、梁顶纵筋不足,房屋柱下独立基础承载力不足,房屋楼板部分区域板底和板顶配筋不足。鉴定报告建议对房屋进行加固处理,满足房屋的临时使用需求。
图2 拟改项目地理位置及现状
3 设计方案提出及确定
3.1 平面方案
根据业主需求,拟将食堂改造成为办票、安检大厅,为早高峰时段国内离港航班提供服务。其内容主要包含办票柜台、行李运输系统、安检通道、安检设备及办票、安检所需的排队等候区等。
此外,局部预留自助值机等设备,设置相应的弱电间、卫生间等。经过综合设计,形成了以下2种方案(图3、图4)。
图3 平面设计方案一
图4 平面设计方案二
方案一从功能上能够满足运营需求,办票与安检的排队等候区相对独立不冲突。但由于原建筑的限制,东西向宽度较窄(仅15.75 m),安检通道设置时,虽已作相应考虑并布局,但对旅客排队区域及进入安检后的旅客通行仍有一定局限,对旅客舒适度有影响。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了布局优化,对安检通道进行调整。虽然安检与办票的排队等候区可能存在冲突的问题,但从快速通过及旅客舒适度而言,较方案一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对原房屋建筑使用的平面区域有一定量的缩小(20%左右),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造价。
结合运营单位的综合评估,最终选择方案二作为平面设计方案。
3.2 楼板加固方案
由于原有食堂区域的楼板未考虑到后期变更使用功能的荷载问题,改造过程中需要对楼板进行加固,以满足使用时的荷载承载能力。通过前期比选,初步形成了2种方案:方案一为板底碳纤维加固(图5);方案二为楼板叠合层加固(图6)。
图5 楼板加固方案一
图6 楼板加固方案二
两者均为成熟工艺。方案一无湿作业,施工较为简便,且板底施工时,对其他施工作业无影响;由于1层仍有部分房间用作员工更衣室、仓库等,施工时对其造成一定影响。在经济上,成本较高。方案二为湿作业,加固施工时,施工区域内的其他作业无法实施,对1层的员工不造成影响。成本上相对较经济。与此同时,由于结构标高的提高,对周边相关的门洞标高、窗洞离地高度等均有一定影响,在后续设计时需逐一核对并采取相应措施[1-2]。
为了减少因施工对运营的影响,结合施工工期、成本等考虑,最终选择方案二作为实施方案。
4 实施效果
改造期间,由于食堂两边均为在运营区域,对施工车辆的进出造成一定限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且仅有P2停车场作为施工车辆的进出通道。在施工前,与运营单位明确车辆进出路线、时间,占用部分停车位及场地,与此同时,圈定部分停车区不得停靠过夜车辆,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运营的影响(图7)。
图7 施工期间P2停车场场地借用与交通组织
除场外施工条件外,经现场实测,原窗洞标高距离原结构面标高约900 mm,由于采用了叠合板加固,及后续装饰面层,完成后的建筑面至窗台高度不满足目前规范要求,在加固改造时,同步对窗洞进行了统一整修,以满足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对于新建钢通道、行李运输系统等项目的接口标高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食堂加固改造实际工期共36 d,为后续装饰施工及专业单位进场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 结语
1)设计施工一体化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能使项目的设计方案,尤其是在细节考虑方面更贴合实际,更利于操作和实施,也减少了许多工程返工的情况。
2)在改造项目的设计前及过程中,现场实际的信息反馈十分重要,可有利于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3)对于与运营相关的改造项目,实施前须与运营单位充分沟通,并从施工角度出发,尽量减少对运营的影响。
[1] 王志禹.建筑梁板加固的设计与施工探讨[J].低碳地产,2016,2(12): 75.
[2] 李小栓,侯小喜.建筑结构改造设计和加固技术综合分析[J].农家参 谋·种业大观,2015(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