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感之眼看教育

2020-02-28刘次林赵冰倩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术情感教育

刘次林?赵冰倩

朱小蔓教授的教育探索涉及很多领域,情感教育是她最具特色的学术标签。她在每个领域的研究无不打上情感教育的烙印,构成了其情感教育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应用哲学、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前沿思想,探索了个体情感发生、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又对人类生命价值、伦理生活的情感方面进行理性思考,最终以情感之眼看教育,提出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培养情感人文精神的教师、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以及课程育情、课程育德等命题。

一、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具有开创意义

说朱小蔓教授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并不是说在她之前没有人研究情感教育,而是从其研究的深刻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来看,她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正如鲁洁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序言”中说的那样,情感问题虽然备受重视,但是那个时候教育理论对这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所以,朱小蔓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十分有意义的开端”。

朱小蔓教授在其博士论文《情感教育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中对情感教育做了深刻、全面而科学的研究。朱老师认为,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认知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以及生命的享用机制,在人的发展中是最重要的一维。人的社会素质的生成不仅需要一条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支持性路径,还需要一种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情感路径。这种路径在人的早期自然情感的发生发展、生命早期由情感应答到道德养成、社会交往中形成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独特功能。朱老师认为,情感不是自然而然地成长,而是通过教育的影响获得发展。根据情感的独特性,她提出了亲身感受—情感的认知化—社会实践的情感养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哲学意义上的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的情感教育模式。她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情感教育既不是与德、智、体、美、劳诸育相对应,也不是五育之外的单独一育,而是作为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渗透于诸育中,发挥黏合剂的作用,使原有分割的诸育实现功能性的统一。

为了避免人们将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割裂和对立起来,朱老师严肃地论证了情感与认知的辩证关系,尤其从大脑发育的生理学角度论证了新皮质作为情绪的更高级调控系统,为分裂的情感、理智走向知情合一的智慧提供了科学依据。朱老师还从历史哲学的维度考察了情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表现样式。原始形态的情感教育是在生存斗争中对客体产生的敬畏感,表现为图腾禁忌等;伦理道德形态的情感教育是因为荣辱感而产生责任感、规则感,因而形成指引社会行为的善恶标准、社会秩序;审美形态的情感教育则形成了对不同于流俗、不趋利避害的自由感的追求;发展到宗教形态的情感教育,则摆脱了物理世界的羁绊,宗教情感表现为人对世界和自身状况的一种“态度”,其重要的情绪状态是心境和激情;科学理智形态的情感教育,虽然强调科学理智活动作为情感之源的意义和价值,却没有能在近代以来的教育中对人的情感培育发挥应有作用。

与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不同,朱小蔓教授把情感看作比认知更为基础、对人生幸福更为根本的人性维度。她的情感教育研究把哲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生物学等结合起来,具有心理学基础、教育学特质以及哲学的思想高度,使得很多后续的教育研究话题有了生根的地方。

二、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彰显实践关怀

改革开放以來,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不少人在经济上片面追求GDP,文化上一味向西方看齐, 教育发展慢慢陷入了认知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误区。在我们的教育中,看得到急于求成的迫切,看得到竞争之下的压力,看得到冲突带来的不安,却看不到快乐的学生。高三学生在高考后放肆地撕碎抛撒书本,那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多年种下的对教育的仇恨,对陪伴自己多年的书本的敌视,对自己辛勤劳动成果的厌恶。每当看到居然有学校专门创造环境鼓励学生去撕书时,我们无法理解校长的推波助澜体现的是什么办学理念!当教育抹杀了学习兴趣,培养出来无情冷漠、仇恨学习的学生,分数再高、成绩再好,那有什么意义?教育改革30余载,最应实现的是教育对人的生命的回归。

面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困顿现状,朱小蔓的情感教育从“情感”这一扇窗打开了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强调教育更加关注人的素养,重视内心的成长,强调激发人的内在资源,从而满足人的正当情感需求,关心、唤醒和发展人的自主性。情感教育主张学校教育在承载当下教育所蕴含的意义、内涵与使命的同时,需要不断拓展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关注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给予生命信赖、照料,导引生命成长,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与发展空间,为我们展示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她认为,当代情感教育具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适应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特征。当代情感教育的这种辩证性质,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看得见人、充满人情味的教育,一种关注心灵成长与发展的教育,一种快乐与成功(无论何种意义上的成功)并存的教育,一种个人成长成才与社会发展进步兼而得之的教育,因而得到一大批中小学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三、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传承文化基因

朱小蔓教授的教育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都体现了一种情本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不能割离的精神维系。不同于西方对理性的偏重,朱老师的情感教育重视情感关系,强调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教育现实对接应运而生的,兼具浓厚的精神底蕴与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

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者都从情感出发解释德性。孔子在《论语》中谈到的“父子互隐”“微生高借醋”典故,强调的就是从天然的真情实感诠释道德。孟子认为,道德情感是天生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成为人的情感之源。朱小蔓同样认为情感萌发于生命诞生之初。她肯定了儿童与生俱来对安全感、信赖感、依恋感的需要,相信如果进行恰当的早期培育,既可以形成儿童最初的个性特点、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反应选择,又为后续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生成与发展奠定基础。她认为,人的社会化不是简单的服从性适应,而是“发乎自然”、情出于心的认同。

第二,二者都重视育人的情感机制。一方面,二者都以家庭父母之爱为起点,进行自我扩展的德育,最终都是为了感悟价值、回归生命本真、回归自我。儒家的“仁”以宗法亲情为起点,将根植于血缘关系的最朴素、最本初的亲情看作整个“仁学”政治伦理的情感基础。朱小蔓教授的情感培育逻辑也是从家庭教育起始,进而扩展到幼儿园、学校、社会,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纯粹知识的学习,而是促使人形成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实现心灵成长、促进自我完善。另一方面,二者都利用了情绪情感的特殊机理。情感教育强调的是动力—发动机制(人脑相关部位的活动、荷尔蒙激素等)、传递—感染机制。中华传统文化讲求人际间的情意感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推己及人、亲爱泛众等,强调的是爱护、关怀、感恩、回报、体谅等为基本活动形态的情感互动。

第三,二者都主张情理结合。西方哲学思想是主张情理二分的,而中国儒家思想是情理合一的“情理”之学。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并不否定理性,而是肯定情感的特殊价值,探寻情感发生的特殊机制,在过程中以情感生成促进理性的发展,以理性的发展促进情感的丰富,从而使理性包含具体的感性,感性凝聚理性的思考,二者相互作用,在平衡与协调中实现知与情的统一,促进人发展的完整性与完善性。

四、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贯穿学术人生

朱小蔓教授的博士论文《情感教育论纲》1993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2007年由人民出版社再版,2019年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次修订出版。这不仅表明不同出版社对这部学术名著的厚爱,也见证了朱老师对原著不断修订与丰富的学术历程。可以说,这部博士论文贯穿和书写了朱老师的学术人生。这是一种从理论思考、模式建构,到课程建设、课堂改造的学术人生。她的情感教育理论与实践同样精彩,以实践推动理论发展,以进一步完善的理论指导与改进实践,使得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形成了理论研究、教材研制、教学改革三位一体的完整思想体系,真正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追求。

朱小蔓教授不只是一个仰望星空的教育思考者,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努力做事的教育行动者。在实践上,她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深入中小学开展情感教育实验研究。21世纪初,第八次课程改革所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视作对朱老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提出“情感教育的目标建构”的积极回应。朱小蔓教授参与并主持了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德育课程标准的制定。2012年,她受教育部委托又出任总主编,主持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工作。2015—2018年,朱小蔓教授又带领团队研制开发了针对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使用的《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建构》系列操作手册,制定了“情感—交往”型课堂观察—体悟的表现型指标体系,通过情感文明学校的创建活动吸引了大批基础学校加入其中。她在用自己的行动推动情感教育影响学校、改善课堂、惠及師生的实践进程。

五、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体现为学为人的统一

朱小蔓教授可以说是一位带有浪漫主义教育理想与诗性思维的学者,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术上都富有浪漫的人文主义气质。

对待学术,朱老师是一位充满教育情怀的人,对教育有着一种天然的爱好。朱老师经常对我们讲,她是教育的痴迷者。因而,她是一位非常专注、非常单纯的教育学者。尽管她曾经担任过很多教育行政职务,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学术的追求。在南京师范大学任副校长期间,她经常下班后在办公室给学生上课,讨论学术至很晚;她还经常抽出宝贵时间,带着研究生去中小学进行教育试验,开展实证研究。到中央教科所工作以后,她突破性地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和访问学者制度,并且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加强与国外学者的深度交流,大大增强了中央教科所的学术氛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朱老师不仅对自己的学术由衷地执着,而且能吸引来自不同领域的同仁一起投入教育科研。她是有一种学术魅力的,她的学术人格是很有感召力和感染力的。她的这种感召力不是靠身份、地位,更不是靠权力获得的,而是因为大家都喜欢她讲的东西,自然地聚拢到她的身边。朱老师做学术报告总是能感人肺腑,能讲到人的心里去。她说出来的都是发自内心的话,有时候因为她已经融通,所以不像是在做学术报告。她的报告总是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生活厚度,而且很开放,不同的人能听到不同的东西,很接地气。

在生活中,她从不功利。不论与谁相处,都一视同仁,都把他们当作“人”来真诚相待,而不以其外貌、身份、地位等外在因素有所区别。朱老师的思维很纯粹、很超越。她曾经担任过很多人看来很重要的职务,但始终都以平等态度说话、办事。她较少门户偏见,对自己的学生从不偏心,她甚至对不是自己的学生更加照顾、关心。在师门之内,对于一些“弱势”学生,她更加“偏爱”,成功地培养了我国第一位轮椅上的女博士。朱老师对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有一种特殊的慈悲,实际上,她的弟子中绝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她曾经亲自上门,对远在广西、湖南偏远老区的学生进行家访。在中央教科所时,她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幅“为政以德”的书法作品,笔者认为这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她的行政风格和做人品质:以德服人,以丰富、亲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实现教育领导。这确是一种超凡脱俗。

刘次林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赵冰倩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小学。

猜你喜欢

学术情感教育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台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