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2020-02-28贺琳
贺琳
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芒四照的巨星。尤以文中的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描写影响深远。有爱慕男子的少女,恋爱的少女,相思的少女,思妇形象,弃妇形象等一群已为人妇的女性的真实生活写照。正是从这一首首动人的生命赞歌之中,我们可以体会那个时代女性对待情感、婚姻和生活的基本态度。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意义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20)01-056-02
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长河中,在中国古代的泱泱文化中,有质朴的《诗经》,绮丽的《楚辞》,博大璀璨的唐诗,豪放或婉约的宋词,灵动、典实的明清小说和散文。但是关于女性形象描写的诗篇当属《诗经》,它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女子的生活场景等各方面的情况。文章以婚嫁与否为划分标准做以分析。
1.少女形象
活泼、青春、活力是我们现当代少女形象的代名词,追溯至公元前,那个时代我们的同胞是如何享受她们的豆蔻年华的呢?“媒氏掌万民之判。……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帮而不令者罚之,司男妇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此时的妇女在恋爱中的形象显得特别的自由,真实的展现了她们的感情历程。还有那一群无忧无虑的少女的快乐青春生活。
(1)爱慕男子的少女形象。“一切风俗制度,即当文明之世,亦必略存最初之制,以示不忘古。”因此可以看出,周代并非一个礼法森严的社会,由于与原始社会相距不远,周初的社会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社会的婚恋风俗,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机会。《卫风·木瓜》其中写道:“投我以木瓜,投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器厂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当女子送男子木瓜和桃李,男子回赠女子贵重的玉佩,投微报重,却仍感受不足以报答,只是表示愿意永结情好而已。比如:《简兮》中:“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简短的几句话就道出了女主人公对男子的坚定的爱慕之情。女主人公观看男子舞狮表演就大胆的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爱意。
(2)恋爱时的少女形象。因为妇女这时很少受到礼教的束缚,在与情人一起约会的时候,女子也表现出相当的主动、热情和开朗、大方的性格。如《王风·大车》中,真实的描述了一位女子对恋人的态度。她很想和情人同居,但不知对方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所以还有些畏惧而不敢找他私奔。最后,它对情人明誓,表白她矢志不渝的爱情。经典的约会诗歌《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其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首诗写情人幽会“静女”“候城隅”,情郎“爱而不见”,遂“搔首踟蹰”。那种焦急万分,左顾右盼、不知如何是好情景。“静女”再也难忍心“俟”下去了。她突然地出现于情郎面前。多情地“贻我彤管”。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就形象地跃然纸上。这也正是一个情窦初开的正在初恋的少女形象。她们是那么的天真纯洁,那么的烂漫可爱。通过在约会时,男子等待时的神态,也同时说明了女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3)相思时的少女形象。两个人相会在一起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可两个人还是有分别的时候,这时的女子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之情的呢?《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短短的三节诗,诉尽了自己对情人的思念。嗔怪情人不主动来寻找自己,虽然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但由于思念之苦,女子还是把自己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寻求情人对自己的理解。《桧风·羔裘》描写一个女子怀念心上人。他是一个穿着羊皮袍、虎皮袍的大夫。由于某些原因又无法达到目的,心中很忧伤,便唱出了这首诗。这些相思的少女她们对自己的感情从不畏畏缩缩,大胆表达。
2.妇女形象
古代女子对于寻找归宿是极其迫切的,婚姻是女性的最佳生存保障。经历了恋爱的缠绵,理想的结局就是结婚,当然在《诗经》时代,许多婚姻并不是恋爱的直接产物,大多是在父母的干预下、在媒约之言的搓和下结合的。那么婚后的妇女生活的真实面貌又是怎样的。以下我们也同上做以分类说明。
(1)幸福快乐生活的形象。从恋爱的苦苦的相思到结婚的朝暮相处,两个人终于开始经营自己的家庭。《诗经》中的《齐风·鸡鸣》描写的就是妻子催促丈夫起身早朝的一段夫妻對话,妻子促丈夫:“鸡已经呜叫了,大殿里已经站满了大臣。”而丈夫则说:“这不是鸡叫啊,是苍蝇的声音。”贤惠的妻子再劝,不要因为她的关系而耽误早朝。夫妻间和谐的生活乐趣,由此可见。
《郑风·女日鸡鸣》也是反映和谐生活的一首诗。“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丈夫射来大雁和野鸭,妻子调和烹饪它,夫妻以此佳肴下酒。“这个女子以自己的真情与机巧表现出对丈夫的尊重,对家庭的爱意,对平实生活的幸福感受,获得了丈夫的共鸣。”其实这也体现着一种夫妻间互敬互爱的幸福美满的安定生活。
(2)恩妇形象。所谓外有征者,内必有思妇。这一类型中有《卫风·伯兮》“伯兮揭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疼。”整首诗就是一位思妇的痛苦心曲。首先写她的丈夫是多么英武,是全邦国内杰出的人才。这一夸赞叙述,显示出妻子对丈夫的倾心、钦佩和自豪,同时也为她深切的思念之情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认为“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句话写得非常妙,跟“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接着女主人公说自从亲人离开以后,自己整天愁容满面,无心打扮,生活中失去了一切欢乐。思念亲人使她感到万分痛苦,好象连老天也跟她作起对来,一切都事与愿违。她似乎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长久的思念已弄得她头胀目眩,但即使如此,她仍是甘心情愿地去想,末章则写她希望寻求到忘忧草,来使自己忘忧。一个真实,形象地思妇被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
(3)弃妇形象。婚姻幸福的人,则会幸福快乐。婚姻不幸的则会夫妻之间不和,这样的事情继续发展的结果,是什么呢?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妇女婚姻中的不平等。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必需服从丈夫。因为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能独立,其命运自然受到别人与社会的摆布,女子被遗弃是其中最为悲惨的。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卫风·氓》。
《卫风·氓》是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诗中的女子被一个虚情假义男子的蒙骗,与之结婚;婚后,女子任劳任怨的操持家务,可男子这时却已变心,将女子抛弃,让她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折磨与打击。
通过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浅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周代女性的生活及情感状况的各个方面。文章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她们追求内心与外表的统一美,是对劳动人民质朴性格的赞美,她们不幸的婚姻和爱情经历,也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夫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