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数百个家庭带进博物馆
2020-02-28刘冬梅
刘冬梅
这几年时间里,博物馆可能是王皓去的最多的地方,而且是从自己一个人去开始转变成带着一个个家庭去,两年时间已经有八百多个家庭随着她的脚步走进了博物馆。
王皓的目标很远大,她想改变现在多数孩子不爱进博物馆,进了博物馆参观很茫然,走马观花一圈,讲解员的话听不懂这种状态。她想用孩子喜欢的语言给他们讲文物故事,通过博物馆、美术馆让他们爱上艺术,爱上传统文化,建立艺术修养。
她说:“我就是希望让家长在博物馆里富养孩子,培养孩子欣赏美的能力。”
30岁时毅然辞职?进鲁美“回炉”再造
王皓的青创项目“好玩的博物馆”才刚刚起步,但是她却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准备。她是在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工作多年,而后在三十岁毅然辞职进入沈阳鲁迅美术学校将自己“回炉”再造,这才有了现在的项目。
裸辞一份原本不错的工作去读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很大的勇气。王皓心甘情愿,她选择了艺术管理专业,一面潜心研究艺术传播,从理论上夯实自己的根基,另一方面她用奖学金和兼职工作的收入在假期开始四处游学,她的心里悄悄地萌生着一粒种子。
在游历的过程中,王皓的目标从来都是各地的博物馆,巴黎卢浮宫?、法国奥赛博物馆……国内外上百家博物馆、美术馆里都留下了她求知若渴的身影。
去了很多国家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有两个现象深深触动了她。“一是很多西方国家的普通市民会把去博物馆和艺术馆当作是生活休闲的一部分,下了班之后跟家人、朋友一起去逛艺术馆,跟我们去看一场电影、撸个串似的,是特别自然的一件事;还有一个现象,这些场馆里随处可见小孩子的身影,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围坐在一个展品前,非常专注地欣赏或者对着作品写生,那个画面美极了。”
“但是我发现,我们的孩子很少去博物馆,尤其是去了也不是欣赏艺术的目的,或者是看不懂。”王皓说。
想让家长在博物馆里“富养”孩子
最好的艺术课堂就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国内的博物馆里,王皓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家长意识到了带孩子去博物馆的重要性、必要性,但方式方法上陷入误区。
比如,有的父母采用放养看展式,就是孩子爱去哪玩去哪玩,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遛娃。还有百度百科式,父母仿佛一个行走的“百度百科”,将展品的背景知识一股脑儿地倒给孩子,一路下来口干舌燥,孩子也興致索然。
还有全权托管式,让孩子紧紧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不时给孩子认真的表情拍张照片。更多的是展厅里一张张茫然的脸,孩子们听不懂针对大人的讲解,显得有些茫然无助。
在这几类看展方式中,父母和孩子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只是将自己或他人的见解强加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博物馆产生“无趣”的印象。
“其实,博物馆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休闲场所。艺术与文学相近,是对人的感知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也同样需要父母的引导。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当父母从内心爱上艺术的那一刻,这一切才真正发生。”王皓心里隐藏的目标终于变得清晰,她想让家长和孩子爱上一个“好玩的博物馆”。
王皓主张在博物馆里“富养”孩子,把博物馆作为家庭休闲学习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实现对孩子的艺术熏陶。
研究生没毕业就开始小试牛刀
2017年,王皓研究生还没毕业,她的“好玩的博物馆”青创项目雏形就开始渐渐形成了。
“带孩子看展的方式有很多种,说教和单向输出最为简单,只需要一个人一张嘴就够了,而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和心思在如何激发、启迪、参与上,把文化艺术的种子真正种在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爱上博物馆,这比什么都重要。”王皓说。
然而,这个充满理想但缺少“钱”图的“好玩的博物馆”项目在最初并不被认可。“开始的时候,我身边总能听到一种声音,说我做的事情‘太超前了,很多家长重视孩子的分数,就算学艺术也是学画画,觉得艺术修养不是‘刚需,只能往后排。”王皓说。
但是有些家长却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一位带着孩子参加王皓组织的“好玩的博物馆”活动后,感慨颇深:“各地的博物馆没少去,但是都是听机器讲解,了解皮毛。这次多亏遇见你,孩子和家长都有收获,现在中国的孩子不缺少文化课教育,也不缺少技能教育,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行,唯独美育无人问津。沈阳现在能有这样的机构、这样的活动真的是太好了。”
把欣赏艺术变成寓教于乐的亲子时光
王皓认为,去博物馆学习不应该是孩子们的课外负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家庭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主张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也意味着我们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关照不同的需求。
在此之前,一所国际幼儿园体验王皓的项目,2018年“好玩的博物馆”完成了第一次游学。随着家长们的良好体验变成了口碑传播开来,到目前为止,王皓已经带领八百多个家庭走进了博物馆,把欣赏艺术变成了寓教于乐的亲子时光。
“我以前来过博物馆,但是啥也没记住,今天我第一次觉得博物馆里的宝贝这么有意思。”8岁的马依依在参观完沈阳故宫《万紫千红》展览后开心地说。马依依跟其他9名小朋友一起,在王皓的带领下,听故事、做游戏、画画,玩得不亦乐乎。同去的家长们也听得入迷,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音,希望能记录这个难忘的活动,跟孩子一起成长。
梦想带孩子们从沈阳的博物馆走向世界
2018年12月,“好玩的博物馆”文创项目在首届全国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全国艺术管理学生创意策划竞赛中获得银奖。
王皓说:“沈阳有着非常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我们将立足沈阳本土挖掘文化资源,打通线上线下,把艺术修养作为核心内容,将沈阳优秀的文化艺术传播开来。”
“艺术修养类的活动研发起来难度比较大,首先研发者自身要有较高的艺术底蕴,并且有能力把作品中的美好分拣出来,在熟悉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找出孩子们感兴趣的点,然后用他们喜欢的故事、游戏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对于未来的发展,王皓雄心勃勃。
“把一个个家庭领进博物馆,让人们爱上中国文化,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美的种子,用艺术影响更多的家庭,一起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王皓朝着她的梦想奔跑。
(青碧摘自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