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包子烫了背
2020-02-28刘建春
刘建春
吃包子烫了背,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外乡人到江南旅行,在一家临河的点心店靠窗位子坐定,点了一笼汤包。由于吃汤包心切,一口咬下去,满满的汤汁溅到手臂上,他下意识将手高高举起,那汤汁一路朝下钻,最后就这样不可思议地把自己的背给烫了。
这汤包里的汤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是高明的大厨在做包子馅的时候,加了一样宝贝,叫做皮冻。皮冻的主要成分是猪皮,将猪皮炖烂,搅碎,加入高汤、葱姜汁、胡椒粉、绍酒、虾子、酱油,熬熟冷卻后制成。这皮冻有个特性,冷的时候看上去就像琥珀一样,是固体,不过这固体并不十分坚固,碰一下,颤巍巍的,一旦蒸熟,就摇身一变,成了鲜美的汤汁。一口咬下去,鲜香在味蕾丛中萦绕,汤汁在齿颊之间奔流。
包子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家常面点,家庭主妇也会做,人人都是潜在的吃包子的熟练工。但是,这并不代表吃包子就没有学问。不经过一番摸索,就贸然下口,有可能让你狼狈不堪,一口咬下去,不是弄得自己满脸花,就是让同桌的食客“富得流油”。
一只汤包,汤最讲究,其次是肉馅,再次才是面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面皮是轻而易举就能做成的,其中蕴含着面点师傅的功底和神韵。
扬州汤包传统的做法是,面点师傅左手掌心向上,一块面皮摊在左手,好像自己会顺时针跳动似的,大师傅的右手在上面轻拢慢捏,眼花缭乱之间,一只饱含汤汁的包子就做好了。上好的包子,形状要像荸荠,开口处要像鲫鱼嘴。而那些盐商的后厨,一定要把包子皮收口做成女子百褶裙的模样,未免有点花里胡哨了。
还是松毛包子更接地气,城墙根、巷子口、水井边的摊点上都有卖。
在扬州,松毛包子曾经是一种平民食品,几乎每家茶楼、点心店都会做。蒸包子的笼屉里铺满了马尾松针,是清晨时分去山上采摘的,洗净后开水煮两遍,去除苦涩,留住香气,均匀铺在笼屉里,淋上麻油即可开蒸。刚出笼的松毛包子,散发出松香、麦香和肉香交织的馥郁。现在,在翻阅《扬州画舫录》的时候,还能还原那烟火人间的繁华,吃,却是吃不到了。
许多早茶馆都卖那种袖珍小笼里只装着一只的蟹黄汤包,边上配一根塑料管,外乡来的客人有滋有味地吸着醇美汤汁,特别满足。其实,那根吸管塑料气息太浓,跟汤包的风格不大般配。准确的吃法,并不需要吸管,用手拎起汤包,牙尖咬一个米粒大的口,然后,吸一口,就鲜得眉毛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