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城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均衡供给研究
2020-02-28於振朋
於振朋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城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实现城乡间均衡的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供给,是对我国地方经济、文化、政治的持续和谐发展的一个有力促进。对在体育财政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如何实现城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加深探讨,也是对地方政府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理论方面进一步的充实。
1 制约鞍山市城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均衡供给的因素分析
鞍山市城乡间供给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体育财政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活动的供给均衡分析,发现城乡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政府与社会观念的滞后和文化需求表达的欠缺等方面是制约其均衡供给的主要因素。
1.1 城乡间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鞍山市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制约。在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政府财政体育专项拨款上,城市所获得的体育专项拨款要远远高于农村。社会结构的二元性不仅导致城乡在人均收入上差异巨大,对所享有的公共体育服务同样存在明显差距。据“鞍山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鞍山市全年常驻居民人均收入为3775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为17759元,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达2.13倍,如果加上各种福利保障等,实际差距达4倍多。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不均衡供给在受到城乡社会结构二元性影响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城乡社会结构的二元性。在城市为主导的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供给环境下,地方政府用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财政拨款少之又少,农村所需的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给自足的供给模式。这就使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与城市相比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差很大。
1.2 政府观念的滞后
受传统的政绩观念影响,发展经济一直以来被当做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在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方面的意识就相对比较淡薄。鞍山市与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相比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不小的差距,轻文化,重经济是政府部门的固有观念,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地方政府只有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建设时,才会给与一定的财政支持,这就使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始终处于不均衡状态,对于体育文化底子薄弱的农村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政府只对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特色体育文化进行大力宣传和财政支持,如千山冰雪节等,而对农村体育文化事业不愿过多的投资和扶持,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一直处在公共事业的边缘,做不到供给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1.3 文化需求表达的欠缺
需求表达是指人们对公共物品的真实需求通过哪种渠道和采用什么方式将其反映出来,供给方由此决定进行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式。目前鞍山市对农村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存在着供给失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广大农村居民并没有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对于公共事业服务的内在需求。而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事业服务的一部分,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地方政府趋于统一的供给模式中,不同地区之间的风俗习惯差异越大,就越不容易表达出对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需求的喜好。而且离市区越远这种特征越明显,在鞍山的岫岩和台安等地,有些地方农民居住十分分散,获得的信息也很不对称,在表达对体育文化的需求方面就更显无力,这就导致权利意识不足,缺少主动的表达需求的渠道,只能被动接受。
2 促进鞍山市城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均衡供给的措施
2.1 完善政府财政机制
完善鞍山市城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针对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首先处于供给主体的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公共体育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按照鞍山市各县区农村人口比例,并根据基层体育文化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状况,建立发展鞍山市农村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专项基金,该专项基金要制定长期补贴计划,用于发展鞍山市农村体育文化事业资金补助。另外,鞍山市政府还应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使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到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来,创造资源高效能配置,补充政府职能的缺陷。
2.2 转变供给模式理念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公共事业服务类供给的单纯依靠外部输入的状态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政府管理者认识到应该更注重农村自身的创造性,并考虑其自身的长远发展。但是在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往往容易被忽视,思想仍然停留在以政府供给方式为主的意识模式上。因此,尽管每年鞍山市都会举办一定数量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也较为齐全,但当地农村体育文化落后的局面任然存在,与城市相比差距较为明显。虽然政府提供了体育文化服务供给,但获得的农民参与度并不高,那些喜闻乐见的真正适合的体育文化物品供给量并不足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因此,应从开发当地传统体育文化入手,将体育文化服务供给变送为种,这样才能转变人们的观念,促使供给双方良性发展。
2.3 保证相对公平原则
想要实现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城乡间的供给公平,就要保证供给的均衡性。但由于鞍山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在城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体育文化服务和产品在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年龄阶层只是在分配效果上达到相对的均衡,而不是等量实物的绝对平均。因此在实现城乡间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过程中,要正确的认识公平的相对性,并不是绝对的无差别的均衡供给,而是要实现鞍山市城乡间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需求相匹配的平等化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3 结语
实现城乡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不仅有利于改变鞍山市因县区间、城乡间和社会阶层不同而享受不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而且还可以促进各县区间、城乡间的统筹发展,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并对我国的同类城市加快完善和发展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起到示范和指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