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收入准则对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影响的思考

2020-02-28鞠录波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所得税准则增值税

■鞠录波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山东分所)

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及发展要求,全面了解新收入准则对其增值税及所得税的影响,可使企业纳税工作开展更加高效、科学,为现代企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避免增加其税负。因此,在对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方面进行研究时,应对新收入准则所产生的影响加以思考,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成本经济性要求,为其生产效益增加、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必要的支持。

1 新收入准则概述

2017年,7月财政部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为提高对新收入准则的正确认识,细化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需要了解本次准则修订的背景及内容等。

1.1 本次准则修订的背景

(1)我国长期以来收入确认分别按照收入准则及建造合同准则两个不同体系执行,销售商品以主要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条件;建造合同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如何划分业务类型选择收入确认方法,实务中存在诸多困惑,为解决原收入准则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两个不同标准统一为一个模型标准,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收入准则进行了修订。

(2)2014年5月,国际会计则理事会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合同产生的收入》,自2018年1月1日起生效。为保持与国际财务准则的持续趋同对收入准则进行了修订。

1.2 本次新准则修订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①以确认收入的方式应反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的模式,确认金额应反映因交付商品或服务而预期有权获得的金额,为收入确认的核心原则;②收入与建造合同两个准则收入确认统一为一个收入确认模型,以控制权转移取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判断的标准。从识别客户合同、识别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分摊交易价格、确认收入这五方面入手,可为新收入准则转移权的科学判断提供参考依据,确保企业涉税项目申报工作开展有效性;③收入确认要先行区分,该履约义务是某一时段内的履约义务还是某一时点的履约义务;④明确了多重交易安排合同的处理标准,对交易价格的确定提供更多具体指引,对特定交易明的收入确认计量提供标准及会计处理方式等进行了必要规范。为总额与净额确认收入区分、收入确认时点及金额计量确定等提供了科学指导,充分发挥了控制权转移的实际作用,逐渐提升了会计准则的潜在应用价值;

2 新收入准则对企业增值税的影响分析

2.1 对增值税的影响

从基本定义来看,增值税是政府对商品流转过程中时增加的价值所课征的税。在新收入准则下,由于收入确认时点判断标准为控制权的转移,与原收入准则的风险报酬转移为收入确认时点存在较大差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因收入确认方法变化、收入变动等而增加新的税务和会计的差异。

2.2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时点的税会差异

新收入准则要求客户取得控制权为确认收入时点,但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法规则以收款日、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日、开具发票日、约定的收款日、预收款日、所有权转移日、发货日等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因此,会计确认收入时点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差异较大。

2.3 特殊交易收入确认对增值税的影响

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增值税的自身特性,也需要考虑新收入准则下特殊交易的收入确认计量对增值税的影响:①新收入准则确定交易价格以预期有权取得的对价金额确认收入,特殊交易的收入确认及计量涉及可变对价,税法一般会按照合同规定的收款期,按全部应收回货款进行收入的确认,没有强调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这一标准,也就是说,税法不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不遵循谨慎性原则,两者之间差异较大;②在对特殊销售业务进行科学处理时,由于新收入准则下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履行业务的比例,完成好合同折扣方面的工作,进而会在销售返利的过程中对增值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③企业经营活动开展中的特殊销售业务处理,在产品销售中出现退回现象时,由于消费者会在新收入准则下获得相应的控制权,让企业在合同资产主体确认过程更加复杂。在此背景下,当企业开出了红字发票,则能达到增值税销项税额有所减少的目的,客观地说明了销售退回中也对企业增值税方面产生了影响。

3 新收入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探讨

3.1 对所得税的影响

新收入准则下,企业收入确认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所得税确认的准则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对企业的所得税的实施、所得税金额的确定等造成影响。

3.2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时点的税会差异

新收入准则下,科学合理的引入了可变对价、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等条款,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需要严格的依照合同的具体条款和要求进行,根据合同的相关规定,自行的判断收入确认的时间、收入确认的方式、收入确认的金额的计算。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和税务处理的过程当中,依照权责发生制进行,企业的所得税的确认时间,所得税的缴纳金额计算等与之前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3.3 其他方面的影响

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所得税的自身特性,也需要考虑新收入准则在这些方面对其产生的影响:①新收入准则对于收入确认评估和判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与所得税的相关规定有比较大的差距。新收入准确下,要求企业在日常的业务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交易的价格进行大量的评估。在交易发生的时候,可以按照期望值确定可变对价;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对销售过程中的销售退回等进行评估;当合同发生变更的时候,需要重新的进行评估。要求企业针对具体业务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更为科学的判断,要能够准确的判断控制时点的转移、判断收入确认的时间和节点。②新收入准则对于收入确认与企业所得税存在时间性的差异。企业需要严格的依照合同的要求和标准、依照合同的具体条款、依照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执行结果进行收入确认,如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在销售的时候可以不确认收入,在会计和税务处理的时候将其作为应收账款。销售某商品,合同要求两年后付款,则收入确认的时点为两年后。

4 新收入准则下企业有效应对税会差异的相关措施

4.1 加强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新收入准则下,企业在进行会计和税务处理的时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企业需要根据新收入准则的实施的相关要求,促使相关的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职责。①定期组织和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提高相关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②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完善责任制度,促使相关的人员更好的履行职责。

4.2 重视对会计的科学管理

通过对新收入准则实施状况及要求等方面的分析及考虑,在准则核算税金、完成税款缴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给予会计科学管理管理更多重视。①重视信息技术的引入及作用发挥,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会计管理中,提高信息化管理方式利用效率,促使会计管理作用下的依法纳税工作得以高效完成;②加强精细化管理方式,优化企业会计管理流程,并从其商业模式及时调整、销售及结算方式转变等方面入手,满足新收入准则下纳税工作落实要求,增强税金核算准确性。

4.3 注重税金的准确核算

为确保税会差异应对有效性,满足新收入准则实施要求,需要企业及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注重对税金的准确核算。①根据新收入准则实施要求及企业的发展要求等,加强会计核算方式使用,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税金核算过程中,提高其核算结果准确性,满足企业税负减轻方面的要求;②强化税金准确核算意识,将切实有效的核算工作计划实施到位,并通过对税会差异影响的充分考虑,高效地完成税金核算工作。

4.4 缩小税会差异

在新收入准则实施背景下,促进企业组织的良好发展,则需要缩小税会差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加强财务核算,在专业能力出色的财务人员支持下,获取利用价值良好的核算结果,逐渐缩小税会差异,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专业支持,避免增加其税负;②重视合同签署,细化其条款内容,按照相应的约定要求,积极开展各类经营活动,从而达到企业生产实践中税会差异缩小的目的;③严格把控货物发出过程,规范流程,了解增值税发票出具状况,丰富税会差异缩小中所需的参考信息,增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竞争优势。

4.5 其他方面的措施

为有效应对新收入准则实施对于企业会计和税务处理的影响,企业需要准确把握和分析新收入准则实施的影响,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①企业日常管理中,要严格依照合同具体条款和合同约定,科学把控收入确认时间和节点,在进行收入确认过程中,需分析货物是否被退回,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开展复核处理工作,促使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更加规范、合理,避免出现税负增加现象;②重视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及高效利用,并根据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实际发展情况,优化企业存货会计核算方法,做好折旧费用核算工作,改善计量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纳税方案。③健全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改革企业管理制度,结合新收入准则做好会计与税务工作。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收入准则的充分考虑,可为企业增值税及所得税方面的工作效率及质量提高提供专业支持,不断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及思路,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因此,未来在促进企业发展、改善增长税及所得税方面的工作状况过程中,应给予新收入准则更多关注,促使企业在实践中的纳税工作落实效果更加显著,保持其良好的效益及竞争状况。同时,需要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对税会差异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重视会计核算的引入及高效利用,确保企业收入确认有效性,满足其可持续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所得税准则增值税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增值税下调化肥企业利润是增是减?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增值税?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
各项税收收入(1994~2016年)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浅谈所得税会计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Excel 巧算个税及土地增值税
学学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