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专业群建设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2-28刘胜华崔婉茹
□ 詹 斌 高 瞻 刘胜华 崔婉茹
交通专业群建设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实现特色办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湖北省高校交通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完备的专业群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工作要求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结构优化。
一、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交通专业群的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划分专业,形成专业目录以及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而是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实训基地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虽然各院校交通类专业在内涵建设方面有较为成熟的案例,政府大力支持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但目前从交通类专业群内涵建设情况来看,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群建设认知尚不全面
目前,部分院校对专业群的组建目的认知尚不全面,存在单一倾向的问题。比如,有的仅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组建专业群,有的仅围绕单一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来组建专业群。这种认知的不全面性将会导致一些专业跨系、跨学科组群,或是某一专业同属不同专业群等情况的出现。要处理这种由于学科导致的专业群分割问题,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形式,可以选出专业带头人作为专业建设的责任人,由各专业责任人与老师配合制定出构建交通专业群的可实施具体方案。
2.课程体系更新不足
尽管交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依照相关企业及交通行业的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及完善,但要将其真正与工作过程融合,实现老师及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直接受到工作环境的感染与熏陶仍然存在困难。目前,我国交通行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传统交通业正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因此,在这种发展形势下,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行业变化及需求,实现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紧跟交通行业发展趋势,教学环节与行业实际工作需要无缝连接,将实际工作需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3.实践环节薄弱
(1)场地、资金等条件制约。目前,各院校以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要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实践性教学不断线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职教育院校尤为重要。但是,很多交通类院校由于资金不足、硬件设施不具备,导致实习、实训仍然无法在校内实训场所完成。
(2)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培养目标有待改善。一是很多高校仍然存在理论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不协调、实践课程安排不与时俱进等问题。二是很多高校任职的实训老师不接触实际工作环境,缺乏实战经验,对行业、企业一线的发展动态了解较少。三是国内有些学校过度追求宽口径培养模式。在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定得过宽,如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既扩大专业课数量,还要求深度学习,使专业培养计划中基础课学时过多,造成实践环节学时严重缺失。
4.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生比不断优化,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呈现多样化。尽管如此,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团队建设有待加强,在实践过程中,教学团队作用无法发挥至期望值,且一些高校的教学团队仅是摆设,“名存实亡”。
(2)教师梯队与教师结构不尽合理,从目前众多示范性高职院校历史来看,多数院校的前身为中专院校,原有教师结构无法满足学院快速发展扩张的需要,同时,部分院校为达到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只能招聘刚从学校毕业的缺乏教学经验的新人任教,整体素质结构并不符合要求。
5.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入
(1)校企合作深度低。大多院校与实习单位的合作仅停留在学生寒暑假去单位实习上,企业未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建设。比如,教学计划安排、跟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设置等。
(2)校企合作广度不够。通过合作办学,虽然示范院校已开展多种形式校企合作模式,但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较少且固定,并且未与交通运输局、铁路局等核心单位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6.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示范建设,交通类专业能够与社会对接,在培训交通类专业人才、设计交通项目等环节更能与实践接轨。由此,社会服务的深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高职教育未能发挥出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应有作用,仍然停留在社会服务的初级阶段。
二、建设方案
1.专业体系构建
(1)根据不同培养目标,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交通类专业群研究型人才,是实现交通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在“硕博”学生培养方面,要注重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方式培养拔尖创新型科技人才;科教分离是当前大多院校人才培养速度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交通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必要基于“科教融合”教育理念,采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各大高职类院校为培养交通类技能型人才,纷纷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即校企合作,根据不同职业要求,改革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以实现校企双方双向对接。
(2)增设热门专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科建设要考虑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市场,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因此,学科建设应在北斗导航智能交通专用电路板、无人驾驶、无人机WIFI遥控专用电路板、海陆空天四栖汽车、交通调查、飞行汽车交通运输组织优化、汽车轻量化等方面夯实基础,在轨道交通、汽车运用工程、智能交通安全技术、交通新能源科技、物流、风电技术以及物联网等领域增设相关热门专业,对接行业发展,构建完整的专业培养体系。
(3)细化培养方案,全面提升毕业生专业素养。面向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需要,持续改进现有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细化现有交通类各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全面提升毕业生的专业素养。
2.专业课程设置
交通类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应划分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自主个性教育等3个层次,由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集中性实践环节、个性课程和课外文化素质培养6大板块组成。构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并举,既注重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又鼓励专业个性化发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培养体系,全面支撑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力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专业课程设置应做到:全力打造精品课,制定专业特色课、核心课,增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实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持续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3.实践培养方式
要培养出优秀的交通运输类人才,应以重点课程建设为龙头,以面向实践、面向交通行业未来发展态势的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完善实践培养方式。
(1)改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在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交通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汽车运用工程实验室等)的同时,还需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利用校企联合机制,加强与学校合作单位的合作,强化实习监管机制,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
(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据调查,在专业实践之后设置创新实践环节,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效。基于此,交通类专业实践划分为4个实践环节,依次是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创新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在基础实践环节,保障学生基本实践动手能力在专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在创新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实践环节,主要通过综合课程设计进行,这种设置有利于促进各实践环节间的协调,大大提高实践培养的效果。
(3)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参考国外“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订单式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交通运输专业重实用性的特征,建议学校实行“3+1”的组织模式,即前3年学生在校进行工科基础教育,后1年在企业实习,深入实习单位可以让学生直接学习到与交通行业相关的实践专业知识。
4.师资队伍建设
为应对我国科技进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对交通专业人才的要求,根据各高校交通专业的办学定位和教育部发布的意见,必须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改革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学体系更能服务于交通人才的培养。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结构合理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所具备的显著特征之一,主要包括4个基本方面: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及学缘结构。要建设结构合理、能力卓越的师资队伍,需要在提高个体素质的基础上达到整体优化。
(2)提高师资职业素质。高校教师作为教师职业的领头羊,其教学的专业化能直接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指的是高校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教学知识体系、教学能力结构、教学态度与情感等多方面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大学教师职业素质主要包含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职业态度。
(3)建立完善的教学队伍运行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学院根据教学内容和科研任务实行“岗位责任制”,成员各承其事,各负其责;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激励考评制度,在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较为公平的评定准则。
(4)加强学生职业教育。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教师指导体系。交通专业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全国及校内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从业教育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另一方面,多方位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从业教育指导。各专业任课教师将学习指导、职业辅导和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设计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配合学生管理工作教师对学生采用多维并行的教育与管理模式,为本专业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高效的支撑环境。
三、结语
人才战略资源已成为众多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深化交通专业建设,创新交通人才培养模式,为湖北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