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心城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研究

2020-02-28岳儒焱

经济视野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十四五建设发展

文| 岳儒焱

为抢抓历史机遇,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系统分析环翠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提出其“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环翠区是威海市的中心城区,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海岸线43公里,辖3个镇、5个街道,常住人口36.58万,其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发展成绩可概括为“五个新”:

(1)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2019年,环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0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23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0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44元)。经测算,已基本实现“双翻番”目标。(2)发展质量取得新突破。制造业发展方面,打造了威海国际新材料产业园,助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新增省级以上“瞪羚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18家次,共有17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功获批全省首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服务业发展方面,2019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9.8%,华夏城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中国油画小镇对外知名度不断提升,成功获评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文化消费示范区、购物旅游示范城市、现代化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3)动力引领增创新优势。创新方面,研究出台了“英才汇翠”新政,打造了威海创新园、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3家,获批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项目37个,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7.6%,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改革方面,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调整优化部门职责100余项;扎实推进“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一窗式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等3个省级试点全部通过验收;于2017年启动“三联三服”活动,累计解决企业、项目、人才各类困难问题2000多件。开放方面,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扎实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与首尔市衿川区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获评渔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功引进了万达集团城市综合体、复星集团地中海国际风情小镇、龙湖集团泉乐坊等中国500强项目。(4)城市品质得到新改善。致力于精致城市建设,所有镇街的水、暖、气、污水全部并入城市主管网,里口山城市山地公园与周边镇街实现一体化贯通,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城管信息指挥中心并创新实行了“街长制”,率先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清洁供暖、饮用水安全工程、垃圾集中收运和处理“四个全覆盖”,羊亭镇获评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王家疃村获评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精选试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贝草夼村成功申报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启动了“四增四减”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河长制”“湾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深度推广垃圾分类,3个镇全部获评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全区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中德生态示范城市。(5)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教育方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四项行动”,截至2019年底省级规范化学校比例达到87%,省市级示范幼儿园比例达到98.2%,获评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社会保障方面,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以内。医疗养老方面,组建环翠医院集团,鲸园街道荣获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全区获评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文化建设方面,获评山东省首届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县,打造了5·23国际合唱艺术周等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000多场,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十四五”发展环境与挑战

从国际发展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加之贸易摩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挑战和压力。从国内发展环境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从本级实际情况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受国内外大环境以及动能转换“空笼期”等各项因素交织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结构性矛盾凸显、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核心基础零部件还依赖进口;制造业新兴产业集聚程度不够高且相关企业“山多峰少”,现代服务业企业“低、小、散”现象较为普遍,经济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精致城市建设处在初步开展期,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不够高,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

“十四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能变化,在“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意识,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质量。一是做强制造业产业集群。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威海国际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向创新链高端转型、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二是做优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以现代金融、商贸为先导,以全域旅游、文化创意、医养健康为支撑,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构建“垂直经济带”;围绕特色街区建设,注重发展夜间经济,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三是持续促进跨界融合化发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断拓展“军转民”“民参军”渠道;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四是不断推动品牌高端化发展。引导企业弘扬“工匠精神”,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升制造业品牌,壮大服务业品牌,打造国际自主品牌,持续增强市场话语权。

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支持创新型企业膨胀,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并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力争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二是强化创新人才引育。继续实施“英才汇翠”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领域需求,持续优化完善多渠道、立体化的人才引育体系;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企业家培训体系;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推动校地企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发展互助。三是强化创新服务能力。聚焦经略海洋,打造好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加强产业创新公共服务载体平台建设,依托威海创新园各专业分中心、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等优质载体,力争引进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专业机构。

3.持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实现“只跑一次腿”甚至“零跑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企业加快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持续抓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信用应用。继续开展好“三联三服”活动,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机制,进一步擦亮服务品牌。二是提升双向开放水平。持续深化精准招商,力争引进落地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提升产业国际化分工水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培育国际化本土企业;加强城市功能国际化、规范化建设,在语言环境、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化标准全面接轨;开展系列国际交流活动,推进友好城市交流、海外联络联谊,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4.全力推进精致城市建设。一是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全面抓好净化、美化、亮化、绿化、花化等各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水平;继续推动羊亭区域与市区一体化,并积极融入市级“西展”战略;持续实施好里口山区域建设,抓好景观工程提升、体育赛事活动等;着力推动乡村实现“五个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环翠样板。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精致社区建设,突出力量下沉、阵地建设、组织覆盖三大重点,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在商圈、园区探索实施“社区化”管理模式,推进精致社区向更高层次发展;深入推行垃圾分类,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垃圾分类“环翠模式”。三是全面建设美丽环翠。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落实好“四长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蓝天绿水青山;大力实施中德生态示范城市建设,继续抓好“城市双修”,打造国际一流的绿色生态城市。

5.不断增进区域民生福祉。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强师兴教等工程建设,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持续推动育人理念方法、教育教学技术、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持之以恒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三是推进健康环翠建设。深化环翠医院集团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中医药事业振兴,深化医养结合发展,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全力构建“大卫生、大健康”发展格局。四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完善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实现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级标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持续办好5·23国际合唱艺术周等品牌文化活动;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

猜你喜欢

十四五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