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
2020-02-28牛凤新
◎牛凤新
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中,现代企业面临着种种竞争和复杂的考验,对于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出完善的风险防控策略,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本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防范与化解一起潜在的或现实的经营、生产、流通与投机风险等,从而促进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控制的相关内容
1.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种类。
从工作属性来说,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核心工作,涉及到反映与监督两大块,主要是对企业资金的使用、调配进行详细的监督与检测,及时制作出财务报表,向管理人员与社会各界公布成本利润数据,展现出盈利能力,来回报客户与股东的信任。现代企业资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从一个领域流通到另一个领域,从一种资金属性转移到另一种属性,这其中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多种风险。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财务工作一般会遇到两种风险,一种是经营类风险,一种是财务管理类风险,经营风险主要集中在生产与销售领域,现代企业必须以盈利为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围绕着利润的实现来展开,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产品从商品转化为利润是最为惊险的一跳,故此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排除经营类风险,确保利润的实现;财务管理类风险主要集中在资金领域,比如企业融资、筹集资金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现代企业不可能完全依赖自有资金来开展经营工作,都会使用一定的财务杠杆,财务人员就应关注投融资的回报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注政策性风险如加息、银行收紧银根等,避免财务危机,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与流通。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领域常用的风险控制方法。
整体上而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属性的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大致来看,风险管理都应结合风险的发生过程来制定决策,从风险的产生、评价、处理与反馈的过程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就资金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实时检测本企业负债程度,使自有资金与企业债务保持科学水平,科学利用资金杠杆,从源头上控制财务资金风险;其次,做好企业运行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量力而行,科学测定每个环节、每个领域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粮,满足各个环节资金运行,又避免资金的限制与浪费;在风险的处理工作中,明确部门职责,建立清晰的资金审批制度,规避由于权责不分而带来的运行风险;最后,在监督与反馈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策略,实现风险管控,确保经营利润的顺利实现,为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排除掉相应的风险。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控制工作需要改进的环节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环境。
现代企业的风险控制离不开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环节,尤其是内部控制更为重要,一些企业没能意识到这一点,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往往都认真风险控制是一项外部工作,这就必然影响风险控制效果。现代企业应该本着风险导向原则,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建立起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环境,根据本企业所从事的行业特征,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内部风险控制准则,也不能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风险控制条文;还应把风险控制与潜在收益结合起来的,往往风险与收益并存,只有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才能获取倍加收益,这是一把双刃剑;树立起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对现代企业而言,风险控制不单单是管理阶层的责任,也不仅仅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而是全体员工的职责,每位员工都应增加风险意识,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风险控制效果。
2.风险识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
现代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进行风险识别,就是如何在复杂、无绪的信息中甄别出哪些是风险、哪些是机遇,同样,已经甄别出来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评价,哪些是高度风险、哪些是中级风险、哪些是低级风险,从而采取不同等级的应对策略,变风险为机遇,防范与化解高级别风险,确保本企业的健康发展。一些企业管理系统内部缺少完善的风险识别措施,这就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对于管理阶层与财务工作工作,应加大风险信息收集力度,分门别类的整理,比如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国内风险、国际风险等,在进行甄别与识别,明确不同的风险等级,发不出不同等级的风险预警标识,引起管理阶层、决策人员的注意,从而采取有效的控制与处理政策。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量化,分为事前的风险评估与事后的风险反馈分析。实务中存在重视风险的前期量化而不重视风险的后续反馈的问题,容易造成对风险分析的不彻底、不全面等问题,从而不利于企业在日后的生产经营中面对类似的、重复发生的风险问题。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评价某项风险事件发生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以及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结果。事前的风险评估可以结合风险识别,明确考虑到企业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企业存在威胁的问题是什么?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一旦风险产生那么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多大的影响,并最终回归到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才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事后的风险评估是对已经发生损失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透过风险事件可以发现企业风险管理中的漏洞,提高企业风险应对的能力。风险应对是对风险进行评估之后进一步的控制措施。风险应对包含对风险的规避、对风险的降低、选择性的风险承担等。实务中企业在风险的管理往往不愿意承担风险,在可以选择的时候都是情愿花费较高的成本去降低风险,而不是进行更为理性的选择。企业十分重视风险的规避与降低,很少考虑进行风险分担、风险承担以及风险对冲。企业应当理性看待风险的管理问题,评估风险应对措施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以总量的风险控制为主,将总体风险控制在理性容量之内。
四、结语
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管理阶层加强管理、采取正确的经营决策外,财务管理人员还用加强风险控制工作,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化风险为收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