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2020-02-28周旭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育主体经营

◎周旭

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当中,如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从实际工作情况当中可以看出,传统的经营内容和形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各地农村都应当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从实际工作情况当中可以看出,现阶段还存在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一、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的难点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或者在其基础上组建的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地农村想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必须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制度问题。

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传统工作方式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如果一味使用传统的管理机制对员工进行工作行为的约束管理,无法发挥出管理工工作的应用价值,容易导致员工工作马虎,工作方式不合理,而出现经济运行的安全隐患问题,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这就要求各地农村应当积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对管理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创新优化工作,这就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

2.基础设施问题。

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时,存在有启动资金不足的情况,导致无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实际工作情况中来看,一般来说,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大多以农业产业建设工作为主,而耕种工作的产出率就是影响农村经济收益的关键。这就需要从技术操作水平以及农耕机械设备完善两个环节入手,实现机械化农业产业经营工作。然而,许多农村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加大资金技术投入。现阶段,不仅存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难题,还会由于机械化水平不高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以及农作物产出率无法得到提高的问题。因此,在具体进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工作环节中,各地农村必须要重点将工作目标放在筹集足够的资金和资金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上。

二、有效解决目前农村经营主体培育问题的可行对策

在现阶段实际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时,必须要结合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人才教育培训。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意识到农业种植工作人员是新型农业经营工作的主体,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农业龙头企业必须要保障种植人员具备专业的种植能力,能够操作先进的科技设备开展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工作,以此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工作的有序运行。这就需要相关农业龙头企业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定期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分析出现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员工及时予以淘汰,然后,邀请专家定期为员工传授工作经验。同时,针对人才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农业企业可以面向社会招聘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方式,吸引人才参与到新型农业建设工作当中。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经营方式,可以全面提高整体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的难度。

2.给予政策支持。

在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新型农业发展建设的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比如,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规范各个农业企业的工作行为,设置市场准入门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然后,针对于农村地区资金不足,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设置银行免息借贷或者向社会其他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缓解农村发展的经济压力问题。并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技术交流培训会议,此外,应当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为流转提供有关法律政策宣传、流转信息、流转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等基础服务,从而引导土地流转工作在规范有序的状态下稳步发展。

3.创新研究工作

基于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时,可以重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工作平台,方便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收集相关数据信息。比如,可以及时了解现阶段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了解市场售卖价格和经济管理制度的变化情况。然后,结合这些内容,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来制定科学的农业种植管理工作方案。在保证质量和产量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提高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个环节当中,还需要农业种植人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产业经营结构体系。开展一体化经营模式,从种子采购,种植工作,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等方面,实现一条龙服务,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结合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农业互联网开始从过去的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这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论:想要科学解决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的难点问题,就要求各个农业龙头企业积极规范内部的监管机制,开展人才工作能力考核和教育培训工作。还可以面向社会招聘高技术、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壮大工作团队,提高工作水平。同时,政府部门应当给予资金及技术的支持,出台相关管理政策,为农业经营发展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最后,农业企业还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构建农业一体化经营模式。

猜你喜欢

培育主体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