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2020-02-28刘力源

经济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新政府权责会计制度

文| 刘力源

为了增强政府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我国财政部门颁布了新政府会计制度,该项制度在一月份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了该方面影响,针对于各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促使事业单位良好运行。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产生的影响

有利于提升政府机构财务核算效率和资金效益

其一,当前阶段,颁布新会计核算制度可以增强会计核算范围以及相关流程的规范性,进一步提升会计核算的效率。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规范背景下,事业单位中的财务核算数据越来越准确,可以为政府决策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依据。

其二,通过落实新会计核算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管理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合理判断自身绩效,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合理优化政府财政配置的基础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可以帮助事业单位高效率的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属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财务部门必须多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将预算编制与单位经济项目相互结合到一起,加大预算执行力度。特别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制定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根据预算体系中的内容对支出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在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也需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成立会计机构,明确人员的基本职责,确保资金增加或者是减少的基础上可以及时入账以及销账。

可以对财税体制改革进行深化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新增设了财务会计核算,这样能够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一体,使事业单位和会计核算信息要求相一致。对于新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来讲,能够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业务要求和特征来设置与之相符的会计科目,不再和以往一样是全部相同的报表,其有利于将资产和预算收支情况清楚的体现出来,保证政府权责的统一性。

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现状分析

会计核算越来越具备复杂性

以往旧政府制度对于各项财政事业单位提出的要求是将收付实现制当成基本的会计核算原则,不过最近颁布的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该项要求进行了相关的调整,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必须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互联系到一起进行应用,可是,如此就会加剧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施难度。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属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两项基本原则,其要求对一种业务进行两项账务处理,第一项是遵循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加以处理,第二项则是依照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进行处理,达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同步运行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话,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也会增加,会计核算复杂性随之体现了出来。需要明确认识到的一方面是,事业单位并不是对于每一项业务都实施两次处理,两次处理包含了预算管理项目和业务,而剩余的业务类型则是依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展开处理。

有待增强会计信息监管平台的规范性

新颁布的政府会计制度对于原有的会计制度展开了相关的改革和创新,会计核算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将两者相互分离,当反映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要素的时候,应处于相同会计核算体系中开展。使用平行记账方式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体现出来。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价值确认进行了创新,将固定资产划分为了两种,分别是初始确认和再确认环境,以新的形式对报表进行设置。然而,会计信息系统核算功能有着一定的单一性特征,仅仅具有会计核算功能的话,是无法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的,所以,有待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监管平台的规范性。

财务人员工作素质和技能不高

财务人员作为执行会计制度的主要人员,其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财务核算和管理效率。当前阶段,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酬均是来自于我国拨款,内部职工压力不大,长时间下来的话,便形成了事业单位职工不求上进和学习主动性较弱等现象,自身水平低下,难以有效的实施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管理对策

制定规范性的会计信息监督平台

要想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和健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然而,目前的会计处理系统核算功能有着一定的单一性特征,根本不符合新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基于此,财务部门必须大力开展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专业性的信息化平台,从而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效率。

其一,组建经验丰富的信息化建设小组,为其提供相应的资源保障和权利,明确各项小组成员的自身权利和责任,制定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进程。

其二,对财务软件系统进行创新和改进,集零散和独立体系为一体,共享各项数据,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覆盖预算、支付和核算以及资产管理等多项活动,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效率。

其三,事业单位需要将内控制度落实于业务软件中,采取信息化系统制定完善的岗位牵制体系,明确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权限,相互制约和高效率运行,达到授权和执行相互分离的目的,以此加强预算约束,构建内控基础环境,促使内控制度全面落实。

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使其熟练掌握新制度中的各项要点

现阶段,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增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自身水平,构建专业性的财务团队,这是顺利进行政府制度改革工作的关键。

当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普遍存在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和旧政府会计制度矛盾现象,基于此,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有关会计部门应当做好人员方面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各项内容,增强思想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中,熟练应用新会计制度准则。最后,从人员工作能力和特征入手,将其安排到与之相符的岗位中,进一步提升单位财务管理能力,从而和新制度改革中的要求相符合。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进行完善

新政府会计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会计体系,这就需要新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相一致,基于此,事业单位应当以新会计制度的应用情况为主,适当的改进和优化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制度。政府会计制度处于会计核算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还引进了各种新型方式,单位人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创新会计核算模式,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程度。加深对各项政策和制度的了解,将会计核算方式的优势体现出来。

对会计项目进行优化设置

会计科目的增加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工作效率和质量随之降低。事业单位运行管理内容较多,有着一定的复杂性特征,此种特征对于会计核算科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不能过多增加会计科目,对会计科目进行优化是最佳的选择方式。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属于会计科目管理的主要方式,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人员可以在收支账户的同时控制数据和资产负债情况,避免外界因素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

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步伐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于信息化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平行记账的方式实施工作,可是当前的核算软件尚无法满足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引进规范性的财务系统。当前阶段,伴随着周围外部环境的改变,事业单位实际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会计信息系统必须紧跟发展要求,在构建财务软件的过程中,需要以我国基本政策为主,对财务系统进行创新和改进,将其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体现出来,以此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明确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范围

当政府事业单位实施财会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处于新会计制度允许范围中实施,结合事业单位资产情况和单位特征等方面,严格检查单位内部输出和外账收入,明确账目基本来源,详细记录,采取财会和预算会计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核算,使各个方面更加完善。

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要想得到稳定运行,就需要加大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全面探究和分析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制定健全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改善和创新会计核算方式,从而促使事业单位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新政府权责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
健全体系 明确权责——江苏省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我国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管理中的权责匹配分析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