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的监测及护理
2020-02-28袁翠琴
袁翠琴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主动脉夹层是因主动脉的内膜发生破裂,破裂开的口子会流入血液,然后血液进入主动脉的内壁,导致中膜和外膜发生分离,部分外膜因变大膨胀形成动脉肿瘤,发病急是主动脉夹层疾病的主要特点。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主动脉夹层疾病应用了覆膜支架置入,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但新技术带来良好医学成果的同时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新挑战。2015年3月-2019年2月期间,A院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的55例主动脉夹层,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A院2015年3月~2019年2月期间的患者为调研对象,总计5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5~64岁(49.26±2.44)。症状:胸背突发性疼痛,有撕裂感,汗量大。55例患者中,患有高血压病史的占54例,入院测量血压为151~191/91~112 mm Hg。在手术前进行了CAT的检查,明白主动脉夹层破裂口的具体位置以及病变的局限。
1.2 手术方式
手术都在杂交手术室进行,手术方式: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过程:患者完全躺平,并为患者留置尿管,进行消毒。通过左肱动脉穿刺做主动脉造影,确定破裂口位置,主动脉的直径和主要分支的情况。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覆膜支架,在沟部纵行切口,显露股总动脉。再置入加硬导丝到主动脉,将收缩压到降到90 mm Hg,心率≤60次/min之后,再放入覆膜支架将裂口堵住,退出覆膜支架输送器,对主动脉再次进行造影确定支架的具体位置,仔细观察是否出现内漏的情况和主动脉分支情况,以此判断手术治疗结果。
1.3 术后护理及监测
①脉搏和血压的监护、监测:对患者的脉搏和血压的监护、监测是持续性,确保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在此基础下,利用硝普钠控制收缩压,收缩压控制在100~120 mmHg,70~80次/min能使夹层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其中35%的病人两侧的血压和脉搏有差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手术过程中覆膜支架的放置使左上肢缺血,所以,在手术后患者的血压以右上肢为主,并对患者桡动脉的搏动进行观察,查看是否对称,是否有力,肢端温暖与否,感觉是否正常。如果患者左上肢出现无力、肢端冷、麻木等情况,要积极地进行抗凝治疗,如果情况严重要则需要对左锁骨下动脉进行重建手术。②疼痛感的监测和护理:手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胀痛等情况,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疼痛的位置、性质、程度并进行评估,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止痛治疗。③神经系统的观察及护理:首先,由于手术的需要,可能会致使斑块脱落,从而形成栓子,容易诱发脑梗死,所以,术后要对患者的神志、瞳孔进行观察。其次,供血动脉根最大动脉可能会受覆膜支架置入影响以及围手术期低灌注,使部分脊髓供血减少,此外,部分患者左锁骨下动脉被封堵,同样会引发截瘫,所以,医护人员要观察患者的四肢的运动情况和运动感觉,是否出现肿胀、麻木、疼痛的情况。④尿量肾功能的观察:造影剂的使用以及手术过程中的低血压都会导致肾衰竭,所以,要做好尿管引流的通畅,精准地记录全天的尿量、颜色和性状。定时对相关检查进行复查。保证每日饮水2000~2500 mL,进行适当的补液,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避免使用不合理的药物,维持血液流动稳定,确保肾脏的血液灌注正常,当患者尿量过低(全天候<800 mL),应迅速报告主治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进行透析治疗。⑤出院后护理:对患者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仔细地指导,按时按量服药、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合理健康、定期做相应的复查。
2 结 果
并发症6例(8.7%),其中2例因脑梗死亡:术中左锁骨下动脉受阻,术后意识模糊、肢体不灵活,检测斑块脱落,经过保守治疗部分功能得到恢复;截瘫2例:最大动脉缺血,术后48 h出现,双下肢运动障碍,经检测脊髓受损,引发截瘫,经治疗后逐渐恢复;左上肢缺血2例:术后出现无力、麻木等情况,进行抗凝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内漏1例:及时进行限制性支架置入,内漏消除。进行随访50例,5~12个月,未出现支架移动以及严重并发症出现。
3 结 论
合理有效的监测以及专业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病率。对患者的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和安慰,有利于缓解患者情绪,利于恢复,护理人员,了解并熟练掌握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后护理方法,能有目的地监测患者术后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并报告主治医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