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2020-02-28兰丽英
兰丽英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前来说治疗冠心病时医生通常会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单来说是利用患者自己的血管绕过狭窄血管,将血流引入心脏冠状动脉当中,为心脏恢复工供血。通常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根据当前对于术后患者情况的调查,在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之后,患者体质变差,极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工作格外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资料来源于2018-01~2019-01之间在我院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共40人,男女分别20人,年龄在50~70岁之间。本次研究的材料均为医院提供的患者病历、护理资料,均得到参与研究的患者同意。
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其余患者术均恢复良好,并且没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半年进行回访病情,无不良症状,初步恢复正常生活。
1.2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的患者疾病诊断依据国家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进行判断,40名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治疗流程符合医疗操作标准。
1.3 研究方法
根据医院提供的患者病历、手术资料和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之后的护理工作重点。
2 结 果
本次研究中的在40名患者中,在循环功能方面,有一位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导致死亡,其余患者均无循环功能异常情况;40名参与研究均未发现情绪波动大、心律紊乱和呼吸道疾病导致病情反复的情况。
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之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循环系统功能低下、心脏功能低下和呼吸道疾病等方面的并发症。手术结束之后患者被送往ICU病房进行休息观察。等待患者脱离麻醉状态,患者的意识仍然不太清晰,对于手术的感受不明,语言表述的能力欠佳,但痛觉灵敏。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之后,心脏恢复供血,但是距离心脏功能的恢复还有一定距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手术之后常会引起并发症,比如心肌相关疾病,导致心脏功能恢复困难。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之后,患者容易出现心律紊乱,心电图监测应作为术后患者监测指标。一般手术后患者会出现心肌供氧不足、电解质失衡等心率紊乱症状。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因为疾病导致身体重要的脏器功能下降,患者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肺部疾病。
3 讨 论
根据此次研究,为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后并发症产生的风险,总结以下几条护理措施。
(1)为防止情绪激动导致的病情反复,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药物安抚患者情绪,注重护理期间的交流方式,保持耐心疏导患者情绪,并定时允许亲人探访,加强患者在ICU病房的适应能力;。医护人员与患者保持语言交流,进行肢体接触安抚患者的情绪,保持态度良好,促进医患在护理期间的良好配合。
(2)在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制定护理措施,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促进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关注心脏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维持心肌的氧耗稳定在标准区间内;注重身体的各项基础指标的平衡,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便于调整;按照医生的建议减少心脏的负担,如使用强心药物、扩血管药物或者利尿药物等。
(3)护理工作应实施心电图监测,注重对P波和心肌酶谱的观察;在护理早期应该使用钙减少血管痉挛的情况;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平衡。
(4)术后对于呼吸道的管理也不可忽视。目前对于大型手术之后呼吸道的管理工作,医生认为应尽早解除辅助呼吸设备,认为呼吸设备使用过长容易引起患者肺部产生疾病。移除呼吸机之后,护理人员进行正规操作,帮助患者咳嗽咳痰,对于咳痰困难的患者采取辅助措施,减少患者呼吸道疾病的患病风险。
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之后,应注意身体多方面指标的监测,尤其是在情绪状况、循环功能、心脏功能和呼吸道等容易引起病症影响恢复进度的方面做好监控和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手术后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对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