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融合趋势研究
2020-02-28冯伟
◎冯伟
一、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存在必然联系
资源储备与建设是图书馆自身的一种内在发展,同时服务板块构建更加专注资源的合理利用形式创新和转换,由此可见,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资源与服务的互相作用下,无论偏向于任何一方均是狭隘与片面的表现,将为图书馆科技化、现代化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二者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资源的共享是确保服务实效性开展的前提;服务与资源辩证属于一组辩证统一体;资源建设的最终目标便是个性化服务。
1.资源的共享是确保服务实效性开展的前提。
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行业”时代的到来,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已不再局限于本馆图书查找,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全新趋势。通过资源库的共同建立与内容共享,可大幅改善单一图书馆资源规模不足,处理能力有限等问题,是图书馆服务有效开展的关键性基础保障。
2.服务与资源辩证属于一组辩证统一体。
服务与资源辩证属于一组辩证统一体,即以服务为中心,资源建设为基础。图书馆资源建设是服务有效开展的保障,服务工作的具体效果作为资源建设的评定标准可指导其更加合理的稳定发展。只有将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贯穿,才能构建更加优质的图书馆图书、文献保障体系,进而为使用者提供完善、优质的服务内容,避免资源难以利用甚至无法利用现象的发生,减轻传统形式主义带来的危害。
3.资源建设的最终目标便是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功能立足于使用者实际需求、偏好及习惯等,图书馆应为使用人员提供针对性、全方位、立体化的高质量服务,以发挥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优势。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极为强调图书馆自身与使用人员的实质性、持续性沟通,继而将使用人员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同时,在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现有传统服务模式已无法充分满足不同类别使用人员的差异性需求,造成大部分用户流失。因此,现阶段我国图书馆行业急需对服务模式加以个性化创新,满足使用人员对图书馆提出的高要求、新要求。由此可见,资源建设的最终目标便是个性化服务。
二、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图书馆在加速资源与服务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普遍利用资源、服务集成性系统,即将系统分为统一检索、本地特色资源检索、浏览导航、扩展链接、数据提交及管理六大服务板块。以上述具体板块为基础,下分多项具体内容,包括统一检索服务功能中的商业数据库资源检索、互联网网页资源检索、OAI收割资源检索(Open ArchivesInitiativeProtocolforMetadata Harvesting)等;本地特色资源检索服务功能中的Rescart数据、板块加工、网页采集数据检索等;数据提交服务功能中的互动提交服务、学术论文提交服务等。该系统针对传统图书馆运行模式的不足进行了全方位弥补。首先,随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在馆藏图书、文献结构方面产生较大改变,正逐渐由落后的纸质资源向数字资源发展。在此过程中,传统图书馆缺点和不足不断凸显,尤其是资源检索服务功能难以满足信息化资源库构建要求,缺乏高效、便捷的资源检索界面,造成使用人员在查找目标文献的过程中受到较大幅度的阻碍,提高查找难度、降低查找效率。其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使用人员信息查询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更加注重多元化的网上服务,如较为常见的百度搜索引擎、搜狗搜索引擎等,此类查找服务不仅具有更高的便捷性、简单化和及时化优势,还具有丰富性、互动性等特点。然而,上述功能是传统图书馆所不具备的现实性功能。因此,新时代的图书馆必须以资源和服务的内在联系为基础,构建集成系统,实现资源内容与服务内容的有机集合,为使用人员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图书馆服务,实现图书馆文献查找的功能最大化。
在资源、服务集成性系统为图书馆使用人员提供便捷性服务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做好下述工作。首先,在资源与服务内容方面,应构建一个系统化、规模化且覆盖面广泛的集中性搜索引擎,该引擎不但要容括图书馆内部资源,更要涵盖互联网数据库多样化资源。其次,在服务功能发展方面,应构建较为先进的高级检索平台,为图书馆使用人员针对性检索需求提供便捷性服务。再次,在传递服务方面,为实现使用人员高质量的系统应用体验感,应为其建立更加直观、简洁的操作界面。最后,在系统灵活性方面,应针对不同使用人员设计灵活性较高的个性化服务内容,通过立体化的操作满足客户差异性需求。
三、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融合模式发展现状
1.立体式图书馆服务功能。
图书馆发展的根本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内容,部分国外图书馆以使用人员的角度区分工作人员职能,以团队性任务进行各项工作的统筹与协调。201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California,LosAngeles)开展了关于图书馆行政管理情况系统性调查,研究表明自2011年以来图书馆建设主要体现在学术交流、馆藏文献、数字计划、公共事业、管理服务、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多方面领域。与此同时,据国内相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由系统网络、综合性办公室、资源建设、信息情报等部门组成。
2.虚拟化图书馆资源共享。
在信息技术作用于各行各业的背景下,图书馆物理资源逐步向虚拟化发展。如美国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wissFederalInstituteofTechnologyZurich)对实体图书馆的合并与减少工作,实现了实体图书馆向虚拟图书馆的成功转型,2012年将生命科学馆转型为无馆藏图书馆,馆内再无实体图书,管理员仅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2014年将鸟类馆与生命科学馆良好合并,对鸟类馆所有图像进行信息化处理。同时,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大量图书馆相继建立资源共享库,通过资源库的共同建立与内容共享,进一步实现了资源与服务的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融合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图书馆在建设资源、服务集成性系统实际过程中,必须明确具体目标与发展方向,使包括系统设计人员、网络工程师等在内的全部参与者对系统整体有一个较为明确、清晰的认知,进而从客户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科学的系统服务,并以目标为基本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系统构建方法。
1.提高资源与阅读服务的融合。
图书馆的服务重点是支撑客户的资料查找与阅读,为实现资源与服务的有机融合,可为客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构建图书馆资源转换结构,依据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实现相关视频资料阅读功能,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数据库服务,并通过研发、改造有声有色的多媒体电子信息资源,为图书馆发展吸引更多的客户。其次,图书馆可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视频讲座等混合资源模式,构建网络资源阅读浏览平台,根据学科、层次的不同,将图书馆现有资源进行分类,为客户建立一个高质量的虚拟资源空间站,并利用现阶段广为流行的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建立客户建议、意见反馈平台,将服务融于客户的日常生活中。最后,可利用信息整合软件,对互联网大量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在及时获取先进阅读资源的同时,过滤大量网络负面信息,改进资源、服务集合性系统,创建客户个人阅读网站和智能移动终端APP,进而实现知识资源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2.提高资源与科研服务的融合。
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相对有限,导致大量图书馆难以高效参与到社会、学校等机构的科研工作中。现阶段,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局部资源与服务融合式发展成为现实,图书馆可更高效的为科研工作提供资源和服务。例如,深圳、珠海等地区的图书馆联盟组织,以广东省图书馆为核心构建资源共享集群式网络平台,其图书资源、文献资源等融括几乎国内所有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并包含大量国外著名图书馆图书内容,为自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此外,图书馆可与既定地区相关科研部门、技能部门构建专门的科研档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资源对科研服务的支持。例如,建立图书馆与本地科研学术内容的保存系统,完成图书馆对学术资源的储存,并将此类资源上传于互联网资源共享库,以科研资源优化科研服务,以服务促进科研资源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结语: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公共资源建设的背景下,资源与服务的有机融合,为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资源与服务是图书馆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资源的丰富与扩充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功能,而服务的进步需要资源的不断完善与更新。因此,资源与服务的有机融合,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服务功能性的有效手段,是未来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