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单元阅读教学策略
2020-02-28邹会权
邹会权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0)
1 引言
目前,我省高中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英语1-5》,它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通过单元主题(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来建构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运用听说读写等途径和技能来让学生习得语言、语用、文化知识以及语篇知识,帮助学生深化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渗透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其中,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更应该注重语篇与语篇分析。正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指出的“把握不同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那么,何谓是语篇与语篇分析呢?在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它提出: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常见形式。语篇中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如句与句、段与段、标题与正文、文字与图表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涉及语篇的微观和宏观组织结构。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指代关系、句子的信息展开方式等,属于语篇的微观组织结构。语篇中段与段的关系以及语篇各部分与语篇主题之间的关系,则属于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语篇分析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以语篇的角度来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解读的活动,它主要分析阅读文本中的片段句际、段际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来把握语篇材料的逻辑结构、叙事方式和衔接手段。在高级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对文本材料中的字词语义、用法以及语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应该引领学生从语篇和语篇分析的角度来解读语篇材料,比如从语篇整体、段落和衔接方面等。通过这种文本解读,来帮助学生建构语篇整体意识、段落逻辑意识和语篇衔接意识等以及拓宽文本解读思路,促进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实现对英语阅读教学效能的提高。
2 语篇分析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单元阅读教学策略
从语篇类型来说,高中英语阅读文本涉及诸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语篇形式。不同类型的语篇文本在语言和结构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记叙文通常是以时间、地点、任务和事件为线索,议论文则是通过各种论据和论证方法表达某种观点。与此相对应,其语篇的组织结构也有差异。比如有:一般——特殊、问题—解决、提问—回答以及叙事等模式。在高中英语单元阅读教学中,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语篇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特点与结构,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概括等综合能力。对此,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one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为例,从语篇分析的视域来阐述高中英语单元阅读教学策略。该单元主题是“festivals”,其中的Reading板块“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是一篇介绍“festivals”的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通过陈述观点、相关论据来传递事件、主题、方法、人物或观点的信息的文体。其篇章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主题介绍、文章主体及结论。每段一般以阐述事件或目标的主题句开始,然后由若干个句子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来支撑,而后以过渡句或总结句结束。(周伟,2020.11)依据这一特点,笔者在该单元阅读教学中,实施以下教学策略。
1)从标题出发,引领学生走进主题文本。标题是阅读语篇的文眼,通常是文本内容的精华和语篇形式的外在表现,它对语篇文本阅读具有指引作用。对此,我们教师要告知学生重视文章标题,并从文章标题入手,把学生带入语篇,来预测语篇内容和语篇形式。从该单元标题为“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以及Reading板块标题“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我们可以知道:该阅读文本的核心是“festivals和celebrations”。而且有定语成分“around the world”,这些信息给我们预测阅读文本的内容和语篇形式带来指示作用。学生很容易地猜测到该篇文本是介绍“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around the world”的说明文。
2)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建构篇章结构。通常,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语篇组织形式各不相同,但一篇完整的语篇都包括介绍、主题和结论等三个部分组成,而且文体相同的语篇,在结构和语言特点上均有相似之处。在学生对主题文本初步接触后,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引导他们从宏观组织结构的视角来分析语篇结构。比如段与段之间、段与句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等关系。其中,图表法是通常所运用的方法。它通过将语篇的文字信息转换为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可视化图表,能使教语篇内容和结构更加直观清晰,便于学生理解整个语篇框架结构。例如,在阅读文本“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第一段:“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是总领句,第二段“Festivals of the dead”至第五段“Spring Festivals”是对总领句的说明和例证,最后一段“peaple……a little while.”是总结句。通过对语篇宏观组织结构的分析,能让学生习得语篇建构技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篇章组织的借鉴和参考。
3)注重衔接,培养学生语篇的逻辑与连贯。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认为:语篇衔接形式包括词汇衔接、逻辑关系衔接和语法衔接三种形式。他们更多的是体现在句子之中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中。比如:词汇衔接。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具有同一语义的词汇在篇章中反复出现。某个反复出现的词汇,不但能衔接篇章,而且还能有效地突出篇章主题。如在阅读文本“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中,这个词汇“festivals”反复出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语篇的主题就是“festivals”。其次是逻辑关系衔接。任何语篇中,句子之间、 意群与意群之间需要有逻辑关系的词来体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把他们衔接起来。这些词体现顺序、因果、转折、并列等意义,诸如firstly、secondly、and、then、for example、so、moreover等。第三是语法衔接。在英语句子中,词汇是依靠语法来连接的,因此,在语篇中,语法衔接是必不可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法参与传递语篇的基本意义,语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语用意义。”通常,除了时态、语态之外,更多的是从句。通过运用从句,使得句子不会那么枯燥,简单。例如, 句子“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3 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单元阅读教学中,仅仅关注阅读文本的字词句、语法等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运用语篇分析理论,从语篇分析的视角去开展阅读教学。一方面,教师自身需要对语篇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语篇解读和语篇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针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他们的语篇分析和语篇建构能力,并在今后的英语写作中去借鉴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