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在器乐合奏中的合作能力

2020-02-28马新莉

卷宗 2020年36期
关键词:器乐中学生教学活动

马新莉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 音乐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器乐合作教学活动的推进,是渗透与实现协同教育的载体与工具。教师既要将音乐技术传授给学生,还需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并懂得在器乐合奏中如何配合对方。教师需组织学生将不同音色器乐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还需保证他们在演奏节奏、速度、律动等方面协调统一。因此,教师必须在观念与思想上做好引导,使学生间在长期的训练与配合中,逐渐提高其合作能力。同时,教师需从全局视域出发,思考器乐合奏教学的具体措施与形式。且认识到器乐合奏教学的独特性与主要特点,以此为参考,制定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1 器乐合奏教学的主要特点

1)艺术性与文化性并存。器乐合作教学中,教师需传授学生必要的演奏技术与合奏技巧,还需引导他们对每个器乐的文化、音乐文化等进行全面了解。由此可见,器乐教学是一项集艺术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的学科。

2)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从某种角度来说,器乐教学并不是单一的技术教育,还需关注到学生个体的情感走向与价值取向。教师需营造一个欢快、轻松、积极互动性的教学环节,依托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真正提高中学生在器乐合奏中的合作能力。

2 面向中学生的器乐合奏教学的主要内容

1)乐器演奏形式。从乐器合作演奏的形式上进行划分,包括小合奏、民乐合奏、弦乐合奏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演奏形式,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并能融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元素,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而面向中学生开展器乐合奏教学活动,教师更多情况下是围绕小合奏教学形式,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2)乐器类型。不同的器乐类型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提高中学生在器乐合奏中的合作能力的过程中,首要任务需明确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如部分学生擅长打击乐器、部分学生喜欢吹管乐器或弹拨乐器。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选择的演奏乐器,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且将技术教育与情感教育、艺术教育进行科学的融合,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器乐合奏教学中,并有意识的进行配合与合作。

3 提高中学生器乐合奏中合作能力的具体措施

1)实施小组合作式教学法。相较于常规性的学科教学,器乐教学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教师既要创建一个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的教学空间,还需有效的讲解与传授演奏的技术与合奏的方法。关于中学生器乐合奏中的和合作能力的提高,教师需注重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可利用小组合奏式教学法,相较微观的开展器乐合奏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器乐演奏特长,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小范围内组织学生合奏,不仅易于培养学生间的情感,还有助于教师更加直观的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问题。教师需明确器乐合奏教学不应拘泥在技术的强化与提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审美能力。且利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法,教师可将情感教育深度的渗透到器乐教学中。利用这样的方式,使各个学习小组成为在情感上共鸣的集体。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还需强化学生与器乐的情感合作意识。基于小组合作式教学,教师可对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解与细化。指导学生以求同存异的思想,在器乐演奏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体谅难处、包容他人错误,且在相互鼓励、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默契。基于情感教育的深层次渗透,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当中提高中学生的器乐合奏学习中的合作能力。且鼓励学生科学的表达乐曲的情感,并在各个声部间进行情感上的呼应。基于愉悦、轻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器乐合奏的兴趣,有意识、积极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演奏出听感良好的乐曲。

2)加强中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关于中学生器乐 合教学中的合作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观念先行。一方面,教师需积极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展现器乐合奏教学技术性特征的同时,需充分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科学制定教学方案与计划。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发挥不同乐器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需注重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合作共赢的价值与意义。尤其,面对以辅助角色参与器乐演奏教学的学生,教师应使他们明确每一个器乐发出的独特音色,对整个乐曲演奏的重要程度。同时,教师需根据演奏形式,制定科学的合作要求与要点,指导学生学会在恰当的节点进入与停止。且教师应注重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与机会,选择器乐使用侧重不同的乐曲,令所有人都能担任重要角色与辅助角色。以此,通过教师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基于端正的观念导向积极行为,以此逐渐提高中学生的器乐合奏教学中的合作能力。

3)组织多样化的实践训练活动。任何能力的提升与强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在长期的训练与锻炼下才可形成。尤其,针对器乐合作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既要确保教育对象的器乐独奏能力获得显著提升,还需在长期的合作当中培养其默契。这样,才能逐渐提升中学生在器乐合奏中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师需组织多样化的实践训练活动,依托不同的教学空间,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与平台。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声部合奏的过程中,应确保他们能在各个声部间进行默契配合,且对整个作品的完美呈现,需发挥各个学生的作用与优势。若教师以打击乐器教学内容为核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演奏的过程中,需引导他们在听、练、合、议当中正确塑造不同打击乐器的音乐形象。且在学生合奏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间相互观察,能在眼神、身体律动等肢体语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乐器合奏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每一个音色、律动的意境之美、律动之美。从而,确保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乐器合作中相互配合的美妙与美感。在学生个体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令他们长期的进行磨炼与通力合作,全面提高其合作能力。

4 结语

总之,教师需根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务必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且以兴趣为驱动,令学生能长期、连续性的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中。以此,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合作意识,且在不断的训练与练习下,逐渐提高器乐合奏教学质量。依托高效课堂、优质的教学环境,达到提高中学生在器乐合奏教学中的合作能力。

猜你喜欢

器乐中学生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