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对现代外语教学的意义研究

2020-02-28潘乐乐

卷宗 2020年36期
关键词:索绪尔外语教学语言学

潘乐乐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对语言与言语明确而具体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被公认为结构主义的创始人,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的理论学说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语言学史上的伟大革命。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语言学派及其理论学说[1]。尽管索绪尔教授多种语言,却没有出版过任何著作。在索绪尔去世之后,他的学生将他的讲义和手稿进行整理并发表,即我们熟悉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通过这本书我们才有机会了解这一伟大语言学家的思想及其语言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并指出了几组对立关系:规定和描写、共识和历时、语言和言语等,其中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决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2]。索绪尔使用langue和parole两个词分别指语言和言语并对其做了明确而系统的划分。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语言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对语言和言语、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进行区分[3],这一划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并根据当下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现代外语教学的意义,希望研究结果对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1 语言与言语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语言研究的第一个分岔路,为语言学家研究人类语言理清了方向,明确了研究的对象。为此笔者认为,对语言和言语进行多么深入的研究都不为过。不难发现,在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进行区分之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和言语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和进步,为我们深入认识人类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明确指出“语言仅仅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且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团体为了使个人能够行使这一机能而采用的一整套不可或缺的原则”[3]。同时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人们话语的总和,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行为”[3]。根据索绪尔的定义,现在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语言指一个社会团体中所有成员共同使用和遵循的语言使用原则,这种原则具有社会性、稳定性、抽象性和一般性,而言语指的是说话主体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即个人的语言产出行为,与语言相反,言语具有个别性。

1.2 语言与言语的联系

语言学家不仅关注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同时也剖析了语言与言语之间的联系。关于语言与言语之间的联系,索绪尔认为整体语言是个体语言的总和,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同时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两者互为前提,紧密联系。索绪尔为了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把语言比作演奏,把言语比作音乐,要演奏必须要有音乐才可以,而要使个体言语带来效果必须有语言才可以。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工具,言语就是对工具的具体运用。

可以说一方面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明确的划分,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紧密联系。如果用哲学的观点来认识语言和言语之间这种紧密关系的话,可以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和言语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当然这种对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对现代外语教学的意义

很多年前就有语言学家根据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和联系来研究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意义并展开了专门论述。例如,董卫平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层面教学,包括语言层面教学和言语层面教学两种,在语言层面中教师要注重传授给学生准确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词义知识,在言语层面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4]。王长春认为外语教学法自始至终都是以语言和言语这对基本概念为中心的,并形成了侧重语言体系和关注言语交际技能两大对立的外语教学法流派[5]。

研究发现,学生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要优于其言语交际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造成这种能力差异与当下外语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的不平衡,即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言语教学,是造成“哑巴英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语言还要教言语,外语工作者应合理分配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

那么在语言教学中,要教学生什么内容?需要什么材料? 教师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最终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同样地,在言语教学中要传授学生什么内容? 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教师需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决定了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的差异,所以想要回答以上问题需要从语言和言语的内涵出发去研究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

2.1 教语言

教语言也就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首要问题是教什么。由于语言是指一个社会团体中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语言使用规则,是个体开展言语活动的工具,即系统的语言知识,所以很明显语言的基本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应该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根据学生外语水平能力测试结果,发现当下学生不仅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不够全面,而且已掌握了的知识只是机械的、孤立的储存在大脑里,没有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就导致了在实践中学生不能迅速将这些知识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运用。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理论性的语言知识,而且要及时的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使之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而不是以孤立的、零散的状态存在。另外,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的“准确度”,意识到准确的语言知识是下一步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基石。

在语言教学中最传统、最经典的材料就是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材被认为是教师执教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导向,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教材对语言知识的编排将其传授给学生。但由于教材中的知识需要通过教师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而传递过程中由于教师水平不齐、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导致学生习得的语言知识的量与教学大纲要求相差很多,这些不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体现,尤其是语音方面最为明显,包括音标问题、轻重音问题、语音流变问题和发音不地道等等[6]。同时单一的学习材料有时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失去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使用一些辅助材料是必要的,这种辅助性的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外语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当今集趣味性和仿真性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可以作为这种辅助性材料之一。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主动了解可以用于教学的智能设备并将其与教材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系统而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学生。可以认为教师是表演者而学生是听众[7]。

不难发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由语言的内涵决定,所以根据语言的内涵,这一教学目的应该是使得学生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规则,为在实际交流中可以产出使同一个社会团体中其他个体理解的言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教言语

类似地,教言语也就是言语教学,言语的内涵决定了言语教学的内容。言语教学的内容与语言教学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言语教学中应该教学生什么内容呢?因为言语被认为是个体说出的话或者个体对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所以在言语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机会来进行言语实践,即大量的言语操练。与语言教学恰恰相反,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操练是主要内容,教师讲解为辅助,教师要通过训练使学生具备缜密的思维、连贯的逻辑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与语言教学不同的是,在言语教学中,教师要监控学生言语表达的“流利性”。

言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运用已经习得的理论性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然而交际就需要环境,因此环境在言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课堂内的交际和课堂外的交际。在课堂上将重点放在学生言语表达的流畅性而非准确性,比如为学生提供轻松欢快的话题让他们自由交流来锻炼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定期开展演讲、辩论、模拟情景对话等锻炼交际能力的活动,开设相应的言语表达能力训练课程等等。笔者认为,课堂外的言语教学虽不容易控制,但在很大程度上比课堂内的言语教学更真实,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许多学者曾强调过真实情景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语言是在非正式的、自然的情景中习得[8]。真实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对已 习得理论知识进行二次加工,提高学生掌握水平[9],这些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很多,包括英文电影、英文歌曲、VR虚拟现实游戏等,尤其是现在应用广泛、备受欢迎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目前市场上也推出了许多用于外语学习的VR软件应用。外语教师应该充分学习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使之在外语教学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促进外语教学的快速全面发展。

教师在言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在语言教学中有什么不同呢?在多大程度上不同呢?这里有一个比喻来形象地阐释教师在言语教学中的作用,如果把言语教学比喻成拍摄电影的话,那么可以说教师是这场电影的导演,学生则是演员。也就是说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体”而非教师,这一点与语言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事实完全相反。在言语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设计、组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10],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安排进行大量的言语操练来提升交际的能力。

言语的内涵不仅决定了言语教学的内容也决定了言语教学的目的。为此,通过言语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将理已经习得的理论性的语言知识应运用实际交流中,具备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

3 对学生的启示

教学是“教”和“学”的结合,即教师执教和学生学习的结合。为解决当下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除了从“教”语言和言语的角度研究外语教学,从学生“学”语言和言语的角度来分析外语教学对提升外语教学质量也有重大意义。实际上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学习语言和学习言语的过程。那么学生应该怎样学语言?在学习语言时需要注意什么?同样地,学生应该如何学言语?在学言语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时切忌“急功近利”。因为语言知识是系统性的,这就表明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习得这些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妨把语言系统看成是由一个个的次级系统构成,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先一个个的由易到难学习次级系统最后将这些次级系统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语言体系,同时语言知识的系统性也是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语言知识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为此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时不要死记硬背,适当的结合语境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如记忆词汇时,将词汇放在句子中,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印象。

同时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知半解”,也就是说学生要将语言知识“吃透”,这样在运用时才能游刃有余。许多从事外语教学的工作者认为,许多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往往没有彻底的融会贯通,导致在实际应用时出现错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学生要时常复习已经学习过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系统的知识,如果学生学习后便“不闻不问”就很难在大脑中将这些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温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学生来说,与学习语言相比,学习言语趣味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言语场景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娱乐游戏中都存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言语,包括课堂上教师组织的言语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演讲、小组活动等等;课堂外的锻炼,如英语角、电影、歌曲等等。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善于发现这种训练言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并加以利用,如最常见的电脑、手机、游戏机等,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外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生应意识到言语学习的过程是进行大量实践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言语能力才能逐步提升,因此要抓住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并总结和反思每次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和收获。

4 结语

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特别是对外语教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广大外语教师应该高度认识到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两手抓”,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言语交际能力。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因此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交流或者说语言环境是最重要的条件。当下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这就导致语言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状况,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不同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现代外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制造现实虚拟语言环境这一大优势,不论语言教学还是言语教学,都应合理科学地与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相结合来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最终实现文化双向交流,经济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索绪尔外语教学语言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索绪尔的语音价值理论初探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被“延异”的语言*——德里达对索绪尔的批判再审视
索绪尔研究的哲学语言学视角——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索绪尔与海德格尔语言观*——本体论层面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