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研项目内部跟踪审计
2020-02-28潘小可
潘小可
(北京肿瘤医院,北京 100142)
医院的科研项目能够为我国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如何更加规范的使用科研项目经费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从而为科研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内部审计角度来看,可通过实施跟踪审计,通过一系列审计步骤,定位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措施,推动科研项目工作的有序进行。
1 医院科研项目跟踪审计的意义
医院科研项目中科研经费能够使项目顺利进行,同时也成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如何有效使用科研经费已经成为医院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医院内部应该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给予更多的重视,进一步提升医院内部科研经费申请及使用的规范性。跟踪审计能够帮助科研管理部门更好的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方向,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供帮助。
科研项目跟踪审计主要指的是审计部门对医院科研经费从申请到预算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合医院科研项目的经济性,实用性以及实际效率,做出全过程审计结果并提出改善建议,提升医院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质量。眼下我国医院内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较为薄弱,尤其是对于大量资产的移动与使用存在监管不严格的现象。例如一些电子资产和资料在科研项目在结题之后,仍然遗留在科研人员手中,甚至一些科研人员将其并占为己有,这也使医院无法有效配置固定资产。另外,医院对于科研项目的跟踪管理没有落到实处,由于管理效率较低,处理质量不佳,造成大量资金流失。因此目前需要开展有效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避免医院内部科研项目经费浪费。
2 医院科研项目跟踪审计模式
医院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跟踪审计属于其重要环节,而跟踪审计不但需要监督,更需要服务。打破传统审计方式建立新型跟踪审计方式,将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相融合,提升医院内部科研项目监督管理质量。使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科研地位,这也能为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审计目标是为实现医院目标而存在的,科研项目的目标是为医院带来新方式新技术,因此内部跟踪审计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或者促进这个新方式新技术达成,同时合法合规,使医院在安全的环境下完成目标。医院内部跟踪审计属于较为现代化的监督管理方式,跟踪审计方式能够使医院科研项目经费得到合理应用,还能够有效调查分析,核对以及控制。首先医院内部需要强化合作有效分析科研管理水平,不同部门之间互相监督避免出现审计漏洞,提升医院科研项目的价值。如强化财务部门与跟踪审计部门之间的合作,完善科研项目业务,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1]。其次要建立健全医院的内部控制,因为内部控制也属于科研项目发展中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而跟踪审计是作为内部控制中的一环发挥作用,如在科研项目开始立项的时候需要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使科研经费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使用并提升其经济效益,还要结合科研项目设计内容来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判断,跟踪内部审计人员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证明合理性、可行性的资料进行审核。
3 医院内部跟踪审计内容
在项目立项初期需要保证立项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审计人员需要针对立项程序的合理合法进行检验,尤其要关注医院内部是否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全面审核,是否充分论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在预算编制阶段,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阶段,预算编制的质量对科研项目的申报以及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的科学以及合理性,首先需要检验科研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标准,其中对于劳务费、仪器以及设备的购置预算是否符合预算要求。其次科研项目配套资金额度是否清晰,最后项目预算是否经过院内的程序以及肯定,并按照审计建议对预算进行调整和完善。
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属于科研项目跟踪审计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实施。在跟踪审计中需要重点关注项目经费收入是否完整,同时科研项目资金是否准确拨付,能否按照合同进度到账,还要检查资金是否有效落实并统一进行管理。在项目结题阶段要关注项目编制是否符合标准。数据是否真实可靠,跟踪审计中需要重点关注项目能否按照合同要求及时进行资金验收。一些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延期的是否具有延期手续,跟踪审计中对科研项目遗留下来的结余资金如无上交要求,是否有合理的使用方案对其作为科研项目的备用资金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4 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内部实施全过程科研项目审计能够更好的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监督和服务。医院科研项目全过程审计能够为医院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只有合理的经费审计才能够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漏洞,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改进提升医院内部科研经费的使用质量,避免医院内部资金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