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
2020-02-28刘越
刘 越
(邢台市图书馆,河北 邢台 054000)
互联网独有的便捷性和先进性不仅吸引了大批受众,而且伴随着互联网掀起的浪潮范围越来越广,信息化时代也随之而来,在互联网浪潮席卷的当代,智能设备越来越普遍,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的快捷。目前,传统的纸质资料已经不再是当代大多数群众的需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在此环境中也受到了一定阻碍。基于此,为了让公共图书馆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紧跟当代社会的步伐,公共图书馆则应作出相应的改变。当下,公共图书馆需引进快捷、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提升,以便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
1 “互联网+”时代剖析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现状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最突出的特点是海量的数据和丰富的信息内容。伴随着智能设备越来越普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也越来越广,可获取的内容日益增多,每个人不仅可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还可以发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则形成了海量信息化的现象。随着互联网上的数据迅猛增长,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最早的纸质读物也正向数字读物发展,因为数字读物没有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所以不同读者可以选择不同读物。此时,信息海量化也让读者对于阅读信息与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依旧运用着传统管理模式的公共图书馆而言,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各类需求了,基于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有效的变革与创新,从而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各类需求。
2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有效方法
2.1 加强数字资源管理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使用移动阅读的读者越来越多,对于移动阅读的要求也相对越来越高,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加强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管理建设显得较为重要,这种情况下,需采用各种方式增加服务内容,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如:将馆藏资源转变为数字资源或者建立网络数据库等方式。
第一,对于公共图书馆现有的一些馆藏文献进行筛选,把一些价值比较高且具有一定特色的馆藏纸质资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例如:扫描、压缩、剪辑等,让纸质资料转变为具有现代科技技术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出具有自己图书馆独有特色的数据库,提高读者对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使用率,实现优质图书资源共享,为构建公共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将馆藏资源转变为数字资源。
第二,根据每位读者的不同需求,图书馆可以设立一些有针对性的网络专题图书资源数据库。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读者需求,其次,合理运用各种搜索引擎或搜索方式搜集网络信息,查找网上有关信息资源的分布点,最后,把搜集到的和站点有关的信息及内容进行分类与整理,建立不同的网络专题图书资源数据库。第三,构建可供特殊群体阅读的数字资源。特殊群体一般情况下会因为身体情况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来图书馆阅读,针对这一群体,公共图书馆应 更多的关注他们的需求,通过调查了解,从而提供特殊群体所需要的阅读资源。例如,对于老年读者,不仅要提供他们养生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阅读资源,还要推荐他们一些相对容易的网络知识方面的资源,比如,电脑、移动阅读入门等一些简单易懂的入门之类的资源;针对农民读者,给他们提供农业方面的资源;青少年读者,则为他们提供少儿动画、儿童电子等资源。
2.2 “互联网+”时代提供多种文献检索、获取途径
以往图书馆的检索途径,需要读者通过登录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或者是数据搜索引擎才能检索文献。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运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构建了统一搜索平台。读者可以利用PC端、移动终端对自己想要搜索的平台进行访问,不需要再进行多次检索,只需要检索一次,就可以搜索到自己想找的类型文献。如果要实现读者更加方便快捷的检索、获取所需文献,图书馆则需开发移动APP程序。因为纸质资源已转化为数字资源,所以读者想要阅读、下载的大部分资源是可以直接通过PC、移动终端实现的。由于一些智能设备的移动终端与PC终端在阅读方式上有所不同,所以图书馆通过运用自动调整的处理方法让数字化文献可以自动转化格式,这种处理办法实现了读者不管在哪种方式下阅读,都能感受到极佳的效果。读者通过网络申请、物流运输的方法来借阅馆藏文献,解决了无法来到图书馆的问题。
2.3 适应“互联网+”对图书资料管理业务流行进行再造
影响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业务流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以前公共图书馆是以“馆藏”为主体理念的,而现在要转变为以“读者”为主体理念;第二,在“互联网+”时代中,读者和用户针对阅读方式和信息需求有了全新的改变;第三,据了解,公共图书馆现在所要面对的是泛在化情况。根据调查得知,以“读者需求”为指引和“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信息技术已是各个图书馆“十三五”发展和所需突破的最新方向。据了解,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流程是根据服务模式的改变而变化的,而公共图书馆界资料管理多年的业务流程已不再占有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各馆都有着自己独有特色的业务流程。总之,在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图书资料管理流程中,要以读者或用户为主体,凭借互联网技术重建新的业务流程,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互联网+”时代的盛行对公共图书馆的有关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也让公共图书管理资源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与修养,完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充分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公共图书馆的运营中,不仅可以提升工作质量、完善管理制度,而且管理效率也有明显提高,从而,能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