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2020-02-28田正纲

卷宗 2020年36期
关键词:智能化图书人工智能

田正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人工智能自在中国生根发芽以来,国家政策不断地为人工智能开道,颁发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以让人工智能教育可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与国际的智能化应用接轨。作为人工智能的顶尖研究区域,高校是人工智能首先进行内部试验的地点,当一项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才有可能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和工业发展领域。近年来人工智能逐渐兴起,云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语言等成为国民普遍接受的知识来源。图书馆的应用场景,对应着更多的社会应用场景,因此在图书馆当中,利用人工智能的特性提供的各种服务创新,有助于人工智能在其他场景下的应用。

1 人工智能服务概述

1)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是人类研究智能控制系统的科学,把人类的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相关的知识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通过模拟人类的行为和活动,让机器也能够自动学习,自动把自己升级成为更加高级的系统。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人类的生活更加的智能化,不再需要过多的浪费人类的劳动,人工智能能够帮助人类做到想不到的事情,是一个超级“大脑”。近些年来无人汽车,无人超市,智能送货,智能快递,智能家居,智能餐厅等各种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当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且有实际的成效。2)人工智能应用到图书馆的意义。人工智能自身存在着不断学习,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的能力。图书馆的管理自身是一件非常需要耗费精力的事情,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资源越来越多,相对应地要管理好图书馆,光靠人力是个非常费时费力的活。但是,如果有人工智能的应用,就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方面来说,就可以把图书馆变成“智慧图书馆”,同时把图书馆的服务数据统一起来,形成智慧的系统,为前来图书馆学习的人类提供方便快捷地寻找相关专业书籍的作用。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图书馆里,可以满足从人到机器,从知识到用户的三方连接的作用。此外,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数据,帮助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到市场上出现的专业新书和新报刊,以及前来借书的学生用户群体的读书报告,从而针对学生个人提供智能推荐和综合分析。

2 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创新服务实践分析

1)智慧知识和信息推荐。在高校的图书馆当中,就目前的阶段而言,最主要的应用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智能的图书管理信息,同时通过挖掘学生的借书信息,向学生提供智能化知识推荐等服务。另外一方面,高校的图书馆的智慧应用,主要用于在图书馆的前来人数的数据分析上,将人工智能数据进行自动地收集,可以判定学生们最爱看哪一类型的书籍和报刊,为图书馆的工作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支撑,以分析学生的图书馆阅读情况。2)智慧课堂。学生们通过智慧图书馆的借书服务借书的信息联通到智慧图书馆的管理后台,后台的教师们可以通过学生们的使用数据分析学生的需求点,通过智慧课堂的服务提供,从智慧方向转化成为为学生们提供有关知识检索方面的课程。通过人工智能提供的数据,帮助图书管理者更好地输出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就目前而言,在高校里,最常见的使用人工智能的以智慧线上课堂和智慧机器人咨询器为主,智慧书目推荐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应用。3)智慧盘点服务。就目前的高校应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而言,主要还是从人工智能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图书盘点,图书筛选入库,图书编码入库等方面。因此,很多图书馆也在逐步将这些可行性的技术应用到自己学校的图书馆当中。例如上海大学的“小交”,清华大学的“小图”等智能机器人,综合了盘点和咨询的功能,可以从事存取图书、盘点图书和搬运图书的工作,将图书管理人员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图书管理有关的工作。这些机器的应用,同样是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当中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应用。4)智慧知识的服务。在大多数的高校当中,都是利用人工智能的特性来对图书馆内的知识进行互联网化,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设备自身的大容量储存,高计算反应速度,以及快速自动学习的特点,将图书馆内的知识利用智能化的方式,将知识形成一个网络状的形式,收录到机器人当中,再将机器人进行联网的服务,帮助学生和教师通过服务的机器人,快速地找到图书馆当中某个领域的资料,还能通过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人的服务进行联网,通过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将知识的智慧服务变得更加地智能化,让知识也能够形成相应的关联,提高知识服务于人的效率。5)全面扫描感知服务。现如今各大高校为了保证图书馆的管理方便,判断前来学校图书馆的人员信息,都是采用了智能扫描的系统。进入图书馆之前,提前使用学校下发的IC卡,通过扫描机的扫描,收集记录下前来图书馆的人员的身份信息。扫描的机器,主要通过IC卡识别和人脸识别,出入图书馆也会通过一个数据统计的出口用于统计图书馆每日的进馆人数,方便图书馆的数据统计。此外,图书馆中的较多地方采用的是具有全面扫描感知的服务的人工智能硬件,其中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选座,实时更新数据信息等。这些人工智能硬件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及时获得相关的数据信息,帮助图书管理人员从数据当中分析出一些应对策略。

3 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探析

1)智能知识关联检索应用。智能化的图书馆信息检索主要体现在,通过图书馆内的图书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信息检索工具,可以将电子信息的内容通过可被检索的方式,将图书馆的知识变成一个大型的可搜索的知识库。在版权年代,将图书馆内的信息利用信息检索的方式获得来源和出处,帮助学生和教师寻找到相应的图书的纸质版,在学生做科研的时候,可以快速简单地找到纸质版的书籍,书籍的出处等信息,方便对相关的书籍类文献进行引用。与此同时,智能化的知识网络,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相关词条的信息进行权威化、智能化的筛选,将信息多样化地整理组合后呈现到读者的面前。这种服务的实现,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就需要图书馆培养一批专用于图书馆人工智能实现的人才支持,把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当作一个产品来做,更加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2)配套人工智能商业服务。在传统的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设施当中,最常见的就是设置智能打印机,可以付费打印自动打印文档,付费打印资料等服务。提供电子书使用平台,用户使用的时候采用付费的形式来推广人工智能,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产业链,既可以维持住人工智能平台的投入,又能够让最新的服务配套起来,将新科技应用到日常的师生生活当中。

4 结束语

人工智能环境之下,作为人工智能研发最可能推陈出新的高校,要积极地利用高校内自身存在的资源,优先把能够满足高校使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到日常的师生生活当中。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人工智能化服务,可以结合成熟的书店商业配套的方式,将图书馆、图书出版及相关的知识服务等,利用不同的人工智能服务结合起来,为在校师生提供一个优质的知识平台,是未来可实现的。

猜你喜欢

智能化图书人工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班里有个图书角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