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
2020-02-28桂习华
桂习华
(云南省德宏州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云南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678400)
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不同,其机构定位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自身的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事业单位在图书管理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员对于知识的学习,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找出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改革和创新,帮助图书管理工作走出困境,这是目前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事业单位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图书的摆放比较混乱。现在众多事业单位图书馆存在着图书摆放较为混乱的现象,图书馆内部图书摆放混乱不仅给借书的读者带来不便,使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寻自己需要的书籍,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图书存储空间的浪费。图书摆放混乱还会给图书管理者的工作造成较大困难,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对混乱的图书进行排序。在图书寻找上耗费大量的时间,这对事业单位工作繁忙的员工来说,无疑是较大的读书借阅的障碍。如果图书管理也不够合理,就会导致图书馆的图书处于更加混乱的一种状态。事业单位图书馆内图书摆放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图书数量和图书种类越来越多,导致图书管理者对图书整体整理处于一种较为繁琐的工作阶段,这会导致许多图书管理出现摆放混乱结果的出现。图书摆放混乱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图书管理者掌握的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型图书管理体系的要求。
2)缺乏合理的借书管理秩序。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存在借书秩序混乱的情况,导致在归还的时候经常出现差错,甚至还会发生破损丢失的现象,没有办法联系到借阅人员,对书籍数量造成一定的损失。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发生问题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在较大的事业单位里面人流量非常大,如果缺乏合理的秩序规范,混乱的情况会更加严重,给日常工作带来很多麻烦。除此之外,和借阅者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没有树立起及时归还的意识,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给借书管理增加了难度。
3)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有待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是公认的铁饭碗,图书管理人员没有工作绩效的压力,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存在工作散漫的情况。此外,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无法和所在地区大型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相提并论,因为事业单位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低,通常由非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的图书管理方法,故而经常导致图书管理工作出现漏洞,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4)读者的阅读需求很难被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要借助图书管理才能满足,但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中往往忽略了读者需求的满足。图书管理人员没能主动进行读者阅读需求的分析,这在降低了图书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也降低了读者群体的阅读体验,图书馆本身的功能发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限制。当新增的图书无法与读者阅读需求较好匹配时,后续图书管理活动在开展上也会受到一些明显的负面影响,想要进一步提升图书管理的实际有效性也会更为困难。
2 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优化措施
1)优化管理理念。管理理念对于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关键,因为管理理念很多时候决定着管理方式和手段,所以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只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才能够高效的提高图书管理水平,才能够在电子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保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不被淘汰,才能够更好的确保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借阅者进行图书借阅,进而可以在保证图书馆管理体系运转的同时,保证事业单位图书馆的长远性发展。
2)依照科学分类进行图书摆放。对于事业单位的图书馆而言,在进行图书整理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科学合理的类目进行图书整理分类,综合考虑科学系统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将图书放到合理的位置,这样不仅方便读者的借阅,而且也能够方便图书管理人员高效地整理书籍。例如,在对书籍进行分类的时候,要将图书按照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划分为两大类,然后再根据小类目进行划分整理。此外,还要注意图书之间的互补性,互补性的图书尽量靠近摆放,便于读者寻找借阅,也更加减少找书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充分地表现出了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而且事业单位在进行图书归类整理的时候,要根据国内现行图书管理制度,在图书上进行规范编号,粘贴索引,从而使得图书管理更加规范,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另外,事业单位可以开通内部图书借阅和查询的网上直通车,能够准确获取馆藏信息和图书的详细信息,这样能够使得读者大大减少借阅时间。
3)建立健全借阅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业单位在图书馆中必须要制定完整的、明确的图书借阅制度和规章程序,只有在完善的制度制约下,才能使事业单位的图书馆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图书借阅工作,特别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图书馆中要设置相应的图书借阅处和还书处,这样就非常便于图书的整理,还能提高借书和还书的工作效率。此外,要对归还的图书做检查,对损坏图书的行为按照制度进行处理,并制定相关的图书损坏赔偿规定,依照规定进行图书损坏追偿,这样会使得图书馆的利益获得及时的维护。当然,针对条件较好的事业单位的图书馆而言,可以安装升级图书馆电子化技术,提高图书馆的电子化管理,能够简化图书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投入,最大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图书管理工作水平。
4)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图书管理工作是靠人去实行的,所以优秀的管理人才是图书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事业单位必须定期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统一的培训,提高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图书管理专业技能以及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利用培训,能够使得图书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当前最新的图书管理新理念和方式,同时更能够使得图书管理人员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
5)充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事业单位图书管理活动需要同读者需求之间较好适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进行读者需求分析,并在较好分析的基础上对读者的需求予以满足。例如,在新增图书这一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通过在线调研的方式,获取读者群体较为感兴趣的图书类型、数目等信息,并在整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采买。此外,常规图书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强化同读者群体的沟通,对于一般性图书阅读需求进行较好分析,并鼓励读者群体提出一些图书管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科学、系统的对读者阅读需求进行分析,并在图书管理层面上予以满足,图书管理的实际有效性便可以大为增加,图书管理资源自然也可以较为充分的利用。
综上所述,针对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应该要优化图书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依照科学分类进行图书摆放,建立健全借阅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事业单位图书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事业单位图书管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