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监管思路下园林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2020-02-28陈礼腾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图纸园林项目管理

陈礼腾

南平市园林服务中心

1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中的园林项目发展十分快速,园林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具有提升城市形象、创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于城市的影响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当前城市建设当中热点的工程项目之一。在园林项目的整体建设中,园林项目的管理对于园林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园林项目具有固定性、长期性以及特殊性三个特征,具体表现在:园林项目通常建设在城市中心城区的绿线内,绿地及公园的位置上固定不可移动的,受众为周围居民;园林项目中包含各类花卉草树、土木工程,园林植物“三分种七分管”,种植是短暂的,却需要长期养护和管理才能达到要求的成活率及长势,从而达到设计要求的景观效果;与其他项目工程相比,园林需要将绿色植物与整个工程结合,而植物属于有生命的活体,因此园林项目在植物与景观的搭配上具有特殊性。

由于我国园林项目建设起步较晚,使得当前园林项目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传统的园林项目管理方式大部分是以纸质材料作为载体,这种方式存在精确度低、时效性差、统计困难、查阅不便等问题[2]。同时,在传统监管思路下对园林项目进行管理还会由于管理人员的变动,出现严重地断层情况,缺乏系统性的管理,项目控制难度较大,施工技术支撑不足,施工技术人员对外部管理不专业等,都严重影响园林项目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园林项目整体施工质量,本文开展转变监管思路下园林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2 合理规划园林项目施工要求

转变监管思路下园林项目管理方法在项目工程施工前,由管理监督方对具体施工要求进行全面地规划,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准备的内容主要包括:明确项目施工单位中主要负责人的人员分工,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落实到个人,并针对整个园林项目完成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在项目管理时要结合项目经理制度完成管理,项目经理制度体系为:由项目经理分管项目总工、财务劳资组和项目副经理;再由项目总工分管技术质量组,技术组分管技术员、质量员、材料员;财务劳资组分管成本会计和劳资专员;项目副经理分管生产安全组和材料设备组,生产安全组分管安全员和施工员,材料设备组分管材料员和机电员。

项目经理制度组织施工的开展,并且严格按照园林项目交涉目标进行,对于每个分部门而言,则责任与义务同样要明确落实到个人,保障施工方单位做到定岗到人。根据园林项目施工工期的具体时间,对现场的施工设备、材料、施工人员等进度进行实时更新,严格控制工期,保证不出现拖延工程工期的问题[3]。其次,对园林项目中涉及的图纸、材料等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管理人员可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园林项目中的绿地、广场、设施、行道树等进行查询和管理,并将对应的编号、类型、数量、质保期、养护期等信息进行重点标注,从而方便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对于园林绿化周期的管理可通过选择园林项目绿化的起止时间,对其规定时间范围内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在园林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植物以及种植土壤的质量进行严格地把控,对植物的高度以及植物受到的病虫害进行实时考查,从而保证绿化植物的质量,保证植物的生产存活率达到最高,同时,针对种植植物的土壤也要进行严格地控制,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绿化植物的长势。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园林项目的质量,需要定时对土壤情况进行检查,从而保证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4]。

对于园林项目中的图纸设计要进行更严格地会审工作,完成技术交底。由于在园林项目当中,与其他项目施工的不同之处在于,必须让施工团队清楚地了解施工设计的重要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施工工程中出现施工人员随意修改施工项目的问题产生。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严格按照图纸中的设计内容进行会审工作,并交流设计意图,保证在施工结束后完成的园林项目与事先图纸设计的内容一致,保证园林项目质量。

3 提前做好园林项目设计变更控制

在传统园林项目监管思路下,项目图纸并未按照实际施工的技术水平进行设计,而是针对项目的最终目标,制定出与施工方单位实际技术不相符的图纸设计内容。当前,施工方单位的施工人员由于技术水平普遍较低,造成按照原始施工图纸完成施工的难度极高,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造成设计理解不足等问题。例如杨真公园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原始施工图纸中的部分树池、景墙设计比较复杂,施工方单位施工人员对设计理解不足,在建成的树池无法达到设计效果的情况下,设计单位只能依据施工方单位实际技术水准,变更树池和景墙的施工图。

为了有效提高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应当转变传统监管思路,结合设计单位给出的设计图纸,根据园林施工现场的条件,对项目设计进行变更控制[5]。在杨真公园、三元公园等社区公园项目改造中,因公园位置处于社区内,周边居民较多,日常人流量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现场的条件及周边居民的需求对施工图进行设计变更,如园路宽度、广场面积、亭台楼阁的位置、植物的种植位置等均需要在现场放样后进行部分调整以达到使用效果和景观效果。园林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硬质铺装、景观建筑物、构筑物、小品、水景、植物种植等,对于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定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在原始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条件做出更人性化的设计变更,确保实用性和美观性。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求其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要求施工人员受过专业的素质培训,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施工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保证其安全上岗,并根据园林项目实际条件,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更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对园林项目的责任感,提高园林项目建设质量。

在对园林项目设计变更控制时,还可以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及安全责任导向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对园林项目现场施工的管理。对于现场残留的杂物要进行及时清理,对现场剩余的原材料进行合理利用或回收管理,从而保证整个园林项目做到文明施工[6]。在进行园林项目设计变更时需要在建设方负责单位、设计方负责单位、施工方负责单位三方均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发布变更通知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操作,从而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方随意变更的现象,完成变更后,还要保证所有的变更材料均归档保存,方便日后对园林项目中的各项环节进行查询,保证对园林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监管。除此之外,部分园林项目还涉及宗教建筑等具有特色风格的建筑设施,如慈荫巷公园建设项目,公园紧邻古刹慈荫庵,服务人群主要是佛教信众和周边居民,该公园在设计上定性为区级山地宗教公园,因此,针对这一类型建筑设施的相应需求,建设内容变更控制还应当包括楼阁、爬山连廊、休息亭、夜景灯光、广场、步游道、绿化景观建设等。

4 加强园林项目工程验收管理

结合本文上述两点园林项目管理措施完成园林建设后,还应当加强对交工验收环节的监管力度,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园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苗木养护工作,具体管理内容包括:首先,加强园林交工后的验收管理力度,对于园林项目进行交接验收,从而保障项目质量,具体验收流程为:申请人提出申请,资料审查(资料审查不合格的需申请材料不符需一次性告知补齐),审查合格后需现场审查(法定时限为3天,清理后所用时限为1天),出具审查意见到签批需要法定时限的7个工作日,最后送达申请人。

按照上述交工验收流程,当管理人员收到施工单位交工验收申请后,由管理人员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初验,在验收阶段,一旦发现项目中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通过书面方式通知相关施工方单位,并命令其进行修护,若问题较为严重,则甚至需要返工重建。管理人员在项目初验合格后,组织三方单位进行竣工前的最后一次验收工作。由申请人提出申请进行交工验收,并确保其资料详尽、可查,待全部施工内容的质量均达到合格线标准时,才能进行验收。在验收阶段需要申请人提交完整的项目施工资料以及项目保修书,保证严格地园林项目养护管理[7]。交工验收若不合格,则由管理人员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护,待达到交工验收标准后,重新组织三方单位进行最后的验收工作。

其次,绿化工作是园林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园林项目建设施工后的苗木进行养护是绿化中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应当保证苗木养护期在1年左右。绿化养护期满后,根据绿化工程交工图纸以及所有苗木的移交清单内容,由园林项目管理人员到工程现场清点苗木数量、规格,保证苗木养护条件符合移交验收的相关要求后,由管理人员将验收手续和相关图纸及施工建设材料一并移交,从而保证最终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

5 结束语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园林项目的施工与管理十分重要,伴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逐渐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通过园林项目的建设既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地绿化空间,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和谐的生存环境。本文针对传统园林项目监督管理思路下,园林项目质量较差的问题,开展转变监管思路下园林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通过本文提出的几点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园林项目的管理需要,增强园林项目建设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促进园林企业的长足发展,实现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图纸园林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看图纸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