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税务风险及其会计规避探析
2020-02-28文|江江
文| 江 江
税务风险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企业在涉税事项中违反了税法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实际纳税的过程中,因为纳税行为失当而导致少纳税的行为,从而产生了滞纳金、罚款,造成企业名誉受损的风险;第二层含义是指企业没有理解透彻或没有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涉税事项理解不够清晰,导致多缴税的风险。
税务风险的控制和会计规避工作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在进行纳税申报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有效合法的纳税,企业就会受到税务机关相应的惩罚,不仅在金钱上受到损失,更严重的是降低了纳税信用度,大大损害了企业的形象,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企业纳税出现了重大错误,出现严重违反税法的行为,甚至会被税务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这将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打击。纳税出现差错将会严重影响企业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导致企业发展受阻,经济效益下降。因此,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经营者应当加强税务风险的管理,制定与风险相对应的会计规避措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税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税务管理机制是有效规避风险的基础,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者基本比较看重项目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对于纳税工作不够重视,单纯认为只要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就可以,缺乏对税务工作的认知。企业税务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让涉税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容易产生风险。大多数企业通常仅在财务部设立单独的税务会计岗位,有些企业还设有监察审计部,对工程项目展开内部审计工作,但是没有设立专门控制税务风险的独立部门去进行税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人管理,使得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规避工作分散且无序。
比如在合同管理和发票管理中,由于缺乏专门的税务风险审查制度,容易出现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发票不合规,虚开发票入账等问题;在合同订立/材料采购等环节中,缺乏纳税报表资料相关的事后审计机制。企业各个涉税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因为没有完善税务管理机制,缺乏科学的制度和规定去对员工进行正确引导而导致的。
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我国税法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税务征收的内容和征收的方式就会经常发生调整变动,这些调整和变动就增加了企业的税务工作的难度,引发税务风险。纳税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及时关注税务信息,企业纳税将会出错。同时因为纳税政策、法规的变动,常常导致企业应缴税额和纳税税目存在一定偏差,进而产生税务风险。
企业涉税人员不专业
企业财务部门中一般设有相关的纳税、会计、审核岗位,财务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税务专业知识和相当的业务能力,对于国家税务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应当要十分熟悉,对于企业相关业务板块的纳税款项不能含糊不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纳税相关的财务人员的职业水平不够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缺失,对于税收的政策、法规条例理解有误,在一些项目纳税款项不清不楚,在企业纳税环节中常常容易发生疏漏,比如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税金或者缴纳税金数额出错等问题,这就导致企业需要重新进行税金的补缴,同时还要缴纳一定金额的滞纳金或罚款,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总之,企业相关的税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欠缺,企业总体的税务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偏弱,无法及时地识别税务风险并提出有效的规避措施。
建筑施工行业特性造成的税务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各不相同,涉及公路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等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建设施工周期长、含有工程分包、分布范围广等特点,部分跨省跨区的工程项目让企业面对着不同的纳税环境,也就是要面对各区域不同的税务政策、法规,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控制税务风险的难度。施工企业涉及的主要税种为增值税、附加税和企业所得税,主要存在发票认证、虚开发票、不同地区对纳税的操作存在一定差异等风险点。
企业税务风险的会计规避措施
树立正确的理念
首先,企业经营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纳税理念,清楚企业具有纳税的义务,同时具备一定的税务风险意识,更好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企业作为纳税人应当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及时纳税,严禁偷税漏税的行为,遵守法律法规,不为小利而少向国家缴纳税款,降低税务风险。企业应重视纳税工作,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调整,准确且按时缴税,提高自身的纳税信用等级,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还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更多的利润。其次,应该提高全员的税务风险防控意识,因为这涉及到了很多日常工作环节,不仅是经营者和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这种意识,更需要全员参与其中,通过加强沟通降低税务风险。比如企业定期召开工程例会,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度和计量情况,税务人员可以与项目负责人在会上直接沟通,及时办理税务登记并按时缴税,开具相关计量发票。
完善会计内控制度
在新时期随着会计准则、税收政策的不断更新完善,企业在发展中也要随之更新,跟上改革的进程,更新企业内部会计内控制度,合理控制税务政策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企业经营者和相关财务人员要熟悉基本的税务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及时关注政策法规的更新,以企业自身业务的特点及主要涉税的种类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提升会计核算的水平,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漏税、核算出错等现象,完成好企业税收的义务。在建项目可以配置专门的税务内审人员,对工程项目纳税和财务决算工作进行审计,加强对劳务分包、物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结算等流程中的审计与监督,防范每个环节出现的风险。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和时间逐渐完善的,通过这个过程,使得企业在税务风险防控和缴税纳税的工作更加的规范有序,也有利于企业管理工作的落实。
建立税务风险预测体系
税务风险预测工作非常重要,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税务风险预测体系的构建工作。在风险发生之前,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预测和评估工作,然后及时使用会计手段进行风险的规避,可以避免大量的风险。因此,风险预测评估是降低税务风险的有效途径,企业应在日常长工作中进行风险的预测,建立高效的税务风险预测体系。
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在施工企业中,对于一些异地工程项目的税务事项,应该提前报备当地的税务机关单位并及时开具证明,降低异地工程的涉税风险。同时应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第一,严格筛选供货商,与能提供正规增值税发票的企业进行合作,避免收到虚假发票;第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可以将提供发票的方式加入到合同条款中,规范发票管理,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争议;第三,财务部门提高对发票的鉴别能力,避免收到不合规发票;第四,加强对发票的日常管理,对发票的开立、票据申领、发票遗失登报等进行规范化管控。第五,明确增值税发票开具的时间及金额。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我国正处于税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企业应该对税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关财务人员应当全面掌握基础的税务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学习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条例,及时做出调整,具有识别企业的税务风险及风险评估能力,能做到及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案规避风险或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量降至最低。企业可以对涉税相关人员开展定期专业培训并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同时可以吸收一些专业税务管理人才,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税务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涉税事项等也要随之发生调整,意味着对企业涉税事务的综合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有许多繁杂的涉税事项,由于施工行业的特点形成了许多的税务风险,主要内部原因是税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员工缺乏税务风险防范意识等原因,外部原因则是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和跨区域税收政策的差异。因此,施工企业应通过加强全体员工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部税务风险预测体系和内控制度,同时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控等措施,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防控,合理规避风险,为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