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伦春族聚居地森林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

2020-02-28关大伟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鄂伦春族纪念品森林

孙 莹 关大伟

(1.哈尔滨剑桥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第三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1 鄂伦春族的生活环境

鄂伦春族的历史十分悠久,世代生活在我国东北部地区的内蒙古及黑龙江省境内的大小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现有人口8196人,是现今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大小兴安岭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富,覆盖着广阔的原始森林,素有林海之称。鄂伦春族的先民一直在莽莽林海中过着游猎生活,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中对森林充满敬畏和崇拜,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创作了独特的文化形式,如音乐、舞蹈、民俗用品、口头创作等,辽阔广袤的黑土地为鄂伦春人带来了不竭的文化发展动力和勃勃的生机。

2 鄂伦春族聚居地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势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都与自然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走进自然,享受林海中的阳光与空气。据调查显示,30%-40%的游客开始放弃海滨,转向森林,中国森林旅游人数将达到4亿。可见,森林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已经不是简单的打卡式观光,对于文化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需求与日俱增。因此,融森林文化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乡村森林旅游受到旅游者的青睐。鄂伦春族聚居地从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来看,发展森林旅游是具有较大优势的。

3 鄂伦春族聚居地森林旅游纪念品设计原则

大量森林旅游发展的事实证明,形式单一的森林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因此,为鄂伦春森林旅游地开发设计各种形式的旅游纪念品是有其必然性的。纪念品的采购不但能够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也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成为游客旅游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鄂伦春族聚居地旅游纪念品设计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遵循以下原则:

3.1 突出特色原则

森林旅游的开发要充分体现区位优势和市场特色,挖掘森林地区的“绿”、“野”、“奇”,尽量还原当地的原始风貌,使之成为森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在充分发挥区域自然特色的同时,可针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一些科考、科普类活动,保护与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剪皮艺术、桦树皮制品、纪念章、明信片、扑克牌等。

3.2 可持续发展原则

鄂伦春族聚居地发展森林旅游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的舒适环境,也能够发挥林区的多种经济效益。在宣传民俗文化和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努力维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3.3 市场导向原则

森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进行目标市场群体需求趋势分析,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密切注意市场动向,前瞻性地设计出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森林旅游纪念品。由于旅游者兴趣爱好各异,消费能力不同,其市场需求是多元化的。所以要将旅游纪念品在档次和价位上进行分层次设计,来吸引更多的消费。并且在开发过程中提前做好产品的更新换代准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化。

3.4 文化性原则

近年来人们旅行中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需要被满足,在森林旅游产品的设计当中,应以自然资源特色为基础,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要深挖当地具有辨识度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打造出蕴涵深厚民族文化积淀的特色产品,形成核心吸引力。

3.5 参与性原则

游客通过旅行暂时放下来自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琐事等各方面的烦恼,所以森林旅游产品的设计要强调其参与性和互动性,使游客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得到放松和舒展。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越强,带来的体验就越生动。因此,在鄂伦春族聚居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应该多设计一些参与性强、娱乐性浓的项目。游客通过参与制作旅游纪念品增强了乐趣和体验感,例如为游客创造DIY专属纪念品的机会,为游客打造属于个体的独一无二的纪念品,不但可以使游客在情感上与旅游地产生链接,而且避免了因纪念品的同质化而带来的乏味感。

4 鄂伦春民俗森林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

4.1 生态类旅游纪念品开发

森林旅游地就像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博物馆,充满生命力,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到林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特点。鄂伦春聚居地森林生态有诸多独特性,如寒温带冰雪季节长,其生态特性独特。可以开发设计对其林区植被、动物等介绍的纪念章、明信片、书签等,也可以建造野生动植物博物馆,加深游客学习体验,从而提升了旅游层次。

4.2 特产类旅游纪念品开发

鄂伦春族优质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使其盛产各种山珍、水产。以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为例,松、桦、杨等植被繁茂,木耳、蘑菇、五味子、松子等土特产量丰厚。可以还原鄂伦春人狩猎和采摘的场景,并出售各类风味食品和土特产品,利用鄂伦春族的传统视觉形态将这些土特真品的包装优化设计,突出土特产品的品牌形象。

4.3 民间工艺类旅游纪念品开发

针对鄂伦春人传统手工艺术,如桦皮制品、皮制品、木制品、刺绣艺术、剪皮艺术等对其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原发性进行研究。其中桦树皮制品适应人们的生存需要被广泛应用,刺绣艺术和剪皮艺术也较为常见。团花、几何纹、波浪纹、独立花纹、角隅纹和萨满服上的树木、动物、人物等纹样经常出现在皮袍、帽子、口袋、手套、桦树皮盒等生活用品之上,赋予其美好吉祥的寓意,也增强服装和器物的装饰性与美观度。神话故事、人物形象、动物形象、装饰图案经常成为创作题材,展示出鄂伦春族在游猎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观和对美的追求。在发展森林旅游的同时将民族传统手工艺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4.4 婚庆用品类旅游纪念品开发

婚礼仪式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是其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之一,具有较强烈的原始象征意义,程序复杂特别,可以在其森林旅游的开发中设置鄂伦春族的传统婚礼表演环节,游客可观摩感受民俗文化的震撼和魅力,情侣也可直接举办民俗婚礼,丰富旅游体验。将象征夫妻的忠贞和长久的“奎叶格音”、象征夫妻团圆和美的“珠勒都很”、象征纯洁的爱情纹的“南绰萝花”等鄂伦春族传统吉祥纹样应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中,赋予其喜庆吉祥的寓意,进行纪念品的售卖,将传统与时尚结合,吸引都市青年的目光。

4.5 文化类旅游纪念品开发

鄂伦春族传统的物质文化包括饮食起居等生活用品都可以转化成旅游纪念品。例如,可利用鄂伦春族传统住房“斜仁柱”来接待游客,体验鄂伦春的民居生活。鄂伦春人信仰万物有灵,属于多神崇拜,主要体现在对山川、树林等的自然崇拜;对熊、狼等的图腾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和对萨满的信仰上。让游客参与一些仪式性活动,增强旅游体验感,可以将对于神和图腾的崇拜转化成视觉形象,印刷或缝制在旅游纪念品之上。另外,鄂伦春族的民间文学、音乐、传统节日等元素均可转化成旅游纪念品。

4.6 冰雪林海类旅游纪念品开发

鄂伦春族居住地处于寒温带,四季分明,冬夏两季气候特点鲜明,在旅游地区的区位选择上要兼顾冬夏两个旅游季节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漫长的冬季林海雪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可发展滑雪、登山、狩猎等冬季雪上活动。另外,开发设计出冬季的御寒和生活用品,例如体现鄂伦春风俗的狍皮帽、皮袍、“其哈密”(用狍腿皮做的矮腰皮靴)等。这些纪念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实际需求,也代表了该地区的文化特点,有利于地区旅游品牌形象的树立。

5 结语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生长于森林、依存于森林,淳朴的民俗风情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相得益彰,使其便于开发森林旅游项目,满足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研究鄂伦春族聚居地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发展林区经济,对鄂伦春族聚居地森林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为鄂伦春族森林旅游建立品牌形象,也为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鄂伦春族纪念品森林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乡长张慧: 擦亮鄂伦春文化生态橱窗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科比告别赛 纪念品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