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产业PPP项目运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28李金波
赵 阳 李金波
吉林建筑大学
1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养老问题作为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百姓福祉。党的十九大对养老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指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致力于推进来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养老产业PPP项目是针对现阶段我国养老需求设置和运行的,通过政府有效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进一步扩展养老服务范围。养老产业ppp项目的运行,对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转变政府职能意义重大。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充分的发挥社会资本在养老服务行业中的功能作用,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增强养老产业活力。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PPP模式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端,注入管理水平并不高、监管控制不到位等等。需要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责任、利益主体,构建完善、科学的养老产业PPP项目运行机制。
2 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PPP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PPP 项目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养老产业PPP 项目的运行中存在明显弊端,不能很好的适应党的十九大有关养老事业的相关战略要求。这些弊端问题直接导致我国养老服务质量效果提升速度较慢,并未完全发挥出养老机构管理和运营应有的功效。
2.1 养老产业PPP项目前期规划科学性有待提升
现阶段配套养老产业的医疗设施等基础设施并未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开发;专业人才队伍并不庞大、专业人才并不十分充足;有关养老产业PPP项目的数据信息资源收集和整合不到位,相关资源并未得到有效运用。现阶段养老产业PPP项目运行的针对性、适应性不强,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对于区域内参与主体的把握不明确、不清晰,养老产业PPP模式实施缺乏标准、统一的规范,实施细则并不明确。从已经运行的养老项目的实际情况上看,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医疗资源分布的原因影响,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养老项目类型差别明显。现阶段大型城市以医养结合为主要养老产业形式,小城市以公寓型的养老项目为主。然而现阶段由于大型城市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服务便利,医养结合性养老服务对于用户的吸引度并不高,并未能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小城市居民由于受到消费能力和医疗资源有限的限制,高端养老公寓缺乏消费市场。从实际的养老需求来分析,大型城市与小型城市的养老服务行业发展颠倒。相对而言,小型城市更适合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产业,大型城市对于高端公寓型养老服务的需求更旺盛。整体而言,养老产业PPP项目的前期规划并不十分到位,并未结合区域养老的实际需求展开规划设计,前期规划科学性不强。
2.2 养老产业PPP模式项目运作的后续监管力度有待增强
养老产业PPP 项目运行需要依靠政府、医院、企业、个人等多方面力量,社会资本与政府的通力协作和资本的良好调度促成了养老产业ppp项目的顺利运行。然而现阶段并未建立起有效统筹和协调养老项目多方面主体力量的有效机制,并未设置和遵循相关协作规范展开项目运营。在实际的项目运行中一首社会价值的影响,一味的强调项目建设、运行,忽视了后续的项目运行监管工作。由于监管不到位,部分力量强势的干预养老产业PPP项目的运行,造成相关决策不科学、不合理。进而导致社会资本的浪费,降低社会资本经济效益。由于对养老产业PPP 项目运作定价监管不当,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漏洞借助养老产业项目套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社会投资偏好不适应养老服务业的实际需要
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机构发挥补充作用,致力于构建医养结合的而养老服务体制。根据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以及“十三五”中国家对老龄事业发展做出的规划要求,政府应当积极协同社会资本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区和积极安装综合服务基础设施。致力于为老人建立起集休闲、娱乐生活于一体的社区照料机构。在社区内积极的而建设基础设施和建设老年供餐,积极创办多样的娱乐文化活动。由此可见,我国养老服务的需求是构建起较完善的以居家社区为单位的,提供基本保障和中端养老服务的PPP 养老项目机制。但是,受到经济效益的吸引,社会资本在投入时更多的关注于例如高端公寓养老项目、生态养老院建设上。社会资本对于居家社区的投入并不充足,整体投入占比较少。社会资本投入的不平衡、不协调很容易造成养老服务的供需失衡问题,也给相关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营风险。社会投资偏好于养老服务业实际需要的不协调、不匹配,导致我国养老产业PPP项目实际效果不佳。
3 推进养老产业PPP项目深入发展的具体策略
3.1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养老产业PPP项目的运行机制
政府需要明确市场、社会对养老服务的实际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落实养老产业PPP项目立项。建立较完善、科学的项目运行制度,减少养老产业PPP 项目的运行风险。可以设置社会资本退出机制。在养老产业PPP项目市场化运营不受干扰的条件下,社会资本能进行股权的转让、回购、互换等行为,也可以将资产进行托管或者证券化。另外,政府应当落实还对养老产业PPP 项目运行的监管工作,应当提供风险评估服务。还需要做好养老产业PPP项目运行信息的及时共享。通过落实有效地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养老产业PPP 项目的运行工作,确保养老产业PPP项目的良性、健康发展。项目监管主体并不单单只是政府,还需要消费者、社会个人、社会企业等多个主题的参与落实,确保项目监管的公平、合理。
3.2 明确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的责任和厘清利益关系
养老产业PPP 项目运营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力量,即既要充分地发挥政府职能,又要发挥出社会资本在养老服务中的优势作用。通过社会资本,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扩展养老服务范围和优化养老服务内容,进一步缓和国家养老的供需矛盾。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政府将着力点放置在养老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老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实际需求上。社会资本则更多的关注养老产业的经济效益问题。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良好融合和合作共赢,既要实现政府的预期养老目标,又要满足社会资本对于经济效益提升的需要。基于此,应当充分的落实和明确政府以及社会资本的分工和责任。政府主要负责管理和服务工作。在项目运行的前期阶段,应当做好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立项审批工作,发挥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调动功能,激发社会资本的涌入活力。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政府要负责监管工作。项目运行后期,政府则要督促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并及时的予以帮助,及时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社会资本则要发挥好自身在资源配置以及管理专业化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养老产业PPP项目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效果的提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经营风险,进一步激发养老产业PPP项目的运行活力。
3.3 多种属性养老机构协调发展
优化养老服务体系的规划布局,需要正视现阶段养老机构多种属性的问题。为进一步开拓养老产业PPP模式运行范围和发挥养老模式的积极效用,需要协调好不同属性的养老机构积极参与发展建设。针对福利性养老机构,要通过发挥社会资本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优势,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服务,推进福利性养老机构内部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致力于推进福利性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质量的增强,推动福利性养老机构运行的社会化。针对营利型养老机构,需要严格对这一类型机构PPP 养老项目的立项工作展开管理和监控。特别是要做好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资金投入能力、营利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的评估工作。落实审批工作,严格规范,进一步发挥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另外,需要积极的引导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进行养老服务项目的开发,完善和丰富养老服务项目,例如法律援助、健康教育等等,促进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功能的完善,增强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活力和动力。不同属性养老机构的养老产业PPP 项目的落实,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致力于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宽的养老服务需要。通过积极的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运用相关资源,进一步优化养老产业PPP 项目发展布局,致力于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动力和活力的显著增强。
4 结束语
养老产业PPP 项目的深化落实,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协同合作。通过明确落实各自职责和厘清利益关系,优化养老产业PPP项目运行机制,致力于促进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致力于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业质量的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