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
2020-02-28王延尚
王延尚
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
1 引言
在建筑技术持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也持续增加,从建筑技术、功能、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但是因为高层建筑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其对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住户的居住安全。
2 高层建筑实施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背景下,城市中高层建筑的数量持续增加,整个城市也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高层建筑也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基础指标。城市发展越好,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也越多,两者之间属于一种正比关系。新时期的高层建筑越来越科技化和智能化,因此在防火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火灾治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因为高层建筑中的人员分布也十分密集,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在近几年发展中频繁出现高层建筑火灾问题,从而对人们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和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业容易受到雷电攻击,从而产生火灾事故。因为高层建筑主要是住宅和写字楼的形式,所以人口数量集中,面临较大的用电负荷与用电压力。在长时间应用后,其用电量和线路激增,便会形成一种安全隐患。高层建筑特殊性决定其消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 高层建筑实施消防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3.1 多产权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明确
高层建筑的产权较为分散,租户替换较为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防人员开展各项工作,消防责任不够明确。此外,因为某些高层建筑在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尚未设置专业管理部门,消防安全管理任务没有进行明确分配,降低安全消防管理水平。
3.2 公众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较差
高层建筑中的部分居民尚未形成完善的安全意识,对于火灾的认识程度不够,并且认为自己身边是不会出现火灾问题。为了自身能够舒适生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任意损坏高层建筑中的各种安全设施。高层建筑本来设置了防火门,但是部分居民却安装一般防盗门,无法发挥出应有的防火效果。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屋顶消防通道疏散口经常会被人为损坏或改造,增加了消防人员的安全隐患[1]。
3.3 没有对消防设施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尽管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对于那些高层建筑中基础消防设施的检查,但是却无法彻底消除管理隐患,部分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消防设施因为使用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人们还下意识忽视这种问题,没有进行科学维护管理。而高层建筑中的部分消防设施甚至已经达到淘汰基准,而那些管理人员却依然存在一种侥幸心理,没有进行及时替换。部分高层建筑里面所安装的消防设施单纯作为一种摆设,出于应付检查的目的而设置的,部分高层建筑中甚至没有设置消防设置的维护管理岗位,缺少专人管理,即便设置了管理人员,但因为操作技术方面的不足,导致无法发挥出消防设施的应有作用,最终消防设施变成了一种摆设。
3.4 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堵塞
因为高层建筑中住户的安全意识薄弱,经常会任意封堵和侵占消防通道和楼道,而这些区域也是人们重要的逃生通道,为进行消防救援留下一定隐患。此外,部分高层建筑内的逃生疏散通道较为堵塞,住户所以替换防火门,而各种随意停放的车辆也侵占了消防通道,造成消防通道堵塞。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仅仅留下一条十分狭窄的安全通道,如果一旦出现火灾问题,会导致消防车无法接近火灾建筑,这也成为高层建筑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3.5 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不够清晰
部分单位机构单纯看中经济效益,进而忽略了消防安全管理,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无法落实。大部分情况下是上级持续发布各种任务,而下级却没有认真落实,出现中间脱节的问题,导致大量消防安全措施没能得到全面落实,留下各种安全隐患。甚至部分单位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消防支出,而开始撤销消防管理部门,进一步缩减人员,出现消防管理的真空地带,产生没有人监督管理消防工作的现象。
和一般建筑比较,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更加严密和规范,但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导致高层建筑在实际施工操作中不可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比如楼层中的地板空隙没有应有各种阻燃材料进行填充。而管道井和空调系统中的防火阀和孔洞也没有进行仔细封堵[2]。
4 高层建筑实施消防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明确各自消防安全责任
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详细分配,明确各个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充分联系当下高层建筑中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在当地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制定颁布消防安全权利责任规定,而相关规定中提出社会中的事业单位、企业、团体和机关应该认真落实各项消防安全责任,保证责任到人,提升相关负责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消防安全认识,使其能够维持一种最佳消防管理状态。除此之外,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相关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管理机关应该结合消防安全管理中所发现的问题,优化领导团体建设,并在安全管理中,将领导的引导作用全面发挥出来,把消防安全管理任务分配到下层各级人员手中,创造出一种高效化消防监督环境。
4.2 加强宣传消防安全
通过新闻媒体多种传播渠道,做好下消防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同时还应该带动全社会形成消防安全认识,不断扩展防火知识。可以为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设置专项经费,为消防知识的宣传推广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在各个部门、单位中构建起科学化、法制化的长期宣传机制,设置专门的负责机构,重点面向高层住户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法规和建筑火灾等基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确保高层住户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基础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应用方法,提升住户自救能力。
健全消防监督措施未未来消防工作的主要模式离不开社会元素的参与,除了需要通过消防部门进行管理之外,还应该积极引入其他参与元素。当下的专业消防队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包括人员数量较少,技术实力不足,因此无法满足新时期消防部门的工作要求。为此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形成专业化消防机构,提升整体消防实力,同样这种做法也是一些发达国家所应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中介结构参与的方法,分配专业消防员入驻,为高层户主提供消防安全按服务,特别应该针对火灾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并对高层中所设置的基础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管理,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辅助消防人员实施消防演练工作。
4.3 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
高层建筑因为楼层相对较高,人口数量密集,如果发生火灾便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同时因为高层建筑里面的安全消防通道和楼道等并非是某个单独人家和个人的私有空间,所以其本质上等于一种生命通道,所以高层建筑中的住户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禁止随意封堵和侵占安全通道,此外也不能将各种杂物堵塞这一安全通道,需要保证高层建筑中的生命通道可以一直保持一种顺畅的状态。
4.4 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
高层建筑内部应该全面设置自动化的喷水系统,应对火灾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建筑外部还应该设置配套的给水系统。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结合其建筑结构特征,出于防火层面考虑,设置防火排烟系统、漏电警报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在楼道中设置疏散通道的指示标志,安装火灾照明,上述种种设计都能够在高层建筑出现火灾问题后,发挥出有效的保护性作用。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还可以针对高层建筑中的各种安全消防设施进行创新优化设置,比如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以及喷雾式灭火系统等安全消防设施,在遇到火灾难问题后,相关自动灭火系统能够自动开启,并处于建筑中的火灾问题。由此能够看出这些安全消防设施对于高层建筑的重要作用,为此作为高层建筑中的住户,应该主动对于其中的基础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管理,因为这些消防设置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住户的安全。应该确保相关安全设置始终维持在最佳应用状态。高层建筑中的住户还应各自准备好灭火毯、安全绳、防毒面具、小型灭火工具等防火器材。
4.5 定期实施防火检查
高层建筑需要设置完善的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制度约束有序开展各项消防管理工作。同时还应该坚持以消防安全机构为中心,针对高层建筑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从多种层面和多种渠道入手,全面排查火灾隐患,制定合理的消防安全整治方案。此外还可以不断强化居民法制意识,提升消防安全理念,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是我国开展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目标,需要加强重视,为此需要对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掌握高层建筑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安全氛围,使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达到一种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