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流人才培养的大学办学核心要素与策略

2020-02-28

闽江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闽江办学特色

魏 饴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闽江学院拥有光荣历史传统,习近平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闽江学院前身)校长6年(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2017年12月,根据教育部安排,受福建省教育厅委托,由笔者带队组成国内22人专家组对闽江学院开展了为期4天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有机会研读了习近平当年有关大学治理的系列讲话。其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主要围绕大学如何培养广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展开。在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国正在推进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从突出内涵、需求导向、质量为首和特色发展等核心要素探讨基于一流人才培养的大学办学策略。

一、不求最大,但求最优:贵在突出内涵发展

1996年4月3日,习近平即将离开福州市委书记的岗位履新,他特地到闽江职业大学参加师生代表座谈会,针对学校今后发展做出了言简意赅、颇具前瞻性的中肯指导,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要求。这就明确了“学校的发展要从抓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着手”[1]。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3%[2],之后比例年年扩大,还明确提出毛入学率要达到适龄青年的15%[3]。1996年因国企改制,大学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面临新挑战,故“抓内涵、提质量”就更具现实针对性。2007年,习近平作为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更加坚定地号召大家:“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积极发展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人才。”[4]这正是他对多年前在闽江职业大学的讲话主题的新概括。党的十七大主题报告提出了著名的“科学发展观”,而高校突出以生为本的内涵发展正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5]这一科学理念现已成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一个非常集中突出的发展主题。

大学内涵式发展究竟应如何发展? 20多年前,习近平在闽江职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三个问题”,即“读什么书、什么人来教、在什么样环境中学习”。“读什么书”是教改问题;“什么人来教”是师资修养与素质的问题;“在什么样环境中学习”主要涉及优良的校园文化能否为“以文化人”提供坚强保障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强调的是“学生中心”和质量为首,内涵非常丰富。笔者认为这“三个问题”是对大学内涵式发展本质要素最简明的揭示。然而,在当下大学实际发展中,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常常不尽人意。2019年7月,有1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向教育部申报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申报书上明确说明拟开设专业核心必修课10门,但它与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新国标却不对接,其中既有“比较文学”,又有“外国文学史”,显然超出了本科层次的必修要求。这即是“读什么书”的问题。申报书还披露该新增专业有专任教师15位,硕博比、高职比虽不低,但却只有3位教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如何保证培养质量?

大学内涵建设,切不能盲目。2018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师生座谈会上对“三个问题”又有了新思考,深刻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6]前面“三个问题”与这里的“五个子体系”,目标相同,均在于人才培养质量及其管理,但各自的论说重点有所不同。前者重在回答提高质量之关键点,后者旨在回答人才培养质量与管理体系之构建。后者既是前者之生发,又与前者包容交叉,互为依托。笔者认为,“三个问题”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义与范畴,“五个子体系”则是对“三个问题”所构建的学科框架。我国高等教育学多侧重揭示高等教育外部规律和内部宏观运行要素,诸如高等教育功能、结构,以及高等学校职能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研究,而对如何厘清内涵式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切实推进高教法所明确的“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健全体系,不断促进质量提高却很少论及。“三个问题”和“五个子体系”的论断正为弥补以上不足指明了方向,也正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任务。深入理解“五个子体系”的学科意旨,对更好地把握“三个问题”,从而对加强内涵建设,追求“最优”办学目标很有必要。

相对而言,“五个子体系”中“学科体系”建设更为薄弱。诚然,教学、教材、管理以及德育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最为直接,也更为突出,但大学里研究高深学问、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本应相辅相成。事实上,大学教学中的学科研究常被忽略。习近平强调大学人才培养首先涉及“学科体系”尤为值得重视。大学教学“学科体系”包括“一级学科-专业-课程”。专业与课程建设即是教学“学科体系”内涵建设的基础,而明确专业建设一定层级的具体标准和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将是更为紧迫的任务。

大学专业建设,校级、省市级和国家级的目标任务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方向一致。2019年8月,教育部普通高校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评审推荐,是按照以下5条标准审议:一是专业定位明确。主要看专业服务面向是否清晰,是否符合所在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二是改革成效突出。主要看是否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带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且取得了一批“国字号”成果。三是师资力量雄厚。首先看是否形成专业团队,然后看团队结构如何,再看团队成员的教研水平。四是专业管理规范。重在看是否落实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管理是否科学严谨。五是培养质量一流。主要看毕业生近3年初次就业率情况,从“能就业”和“就好业”两个层面分析毕业生质量。以上5条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有、有什么样的标准,直接关系到教学“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优劣。

课程是专业的细胞,其建设质量更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根底。各地高校对此似乎比较困惑,不少学校年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但各种教学评估又总是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提出不少问题。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课程设置包括教学的“学科体系”归属于人才培养这个总目标,导致课程设置思路不明晰,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等情况出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就正是为了强化课程,其建设目标即是以上教学“学科体系”的明确体现:一方面,它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个总要求;另一方面,还得重点遵循“依据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设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7]这个总原则。那么,课程设置与教学,其目标指向和分类建设的现况如何呢?总体来看,缺乏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进行对应课程设置的研究,因人因事因时设课时而有之;不重视突出“学生中心”,不重视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专业课程总学分总是居高不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兼顾不够,从突出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的高度谋划不力等情况普遍存在。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内涵建设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深入。“不求最大,但求最优”,就是要重视和讲究大学外延和内涵建设的辩证法。当下办学同质化、管理行政化和学习快餐化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明显障碍。结合国家“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质量强国发展契机,建设教育强国应当有所作为。

二、坚持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

“双一流”计划是党中央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部署,争创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一流大学正成为全国不同类型高校的工作中心。究竟该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前几年,笔者了解到福建省省域5所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大多重在科研和学科建设,很少谈本科教学。其中有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0多个本科专业,含外聘教师136位,生师比也才19.5∶1;教师授课使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基本没有。再像“大学英语”等这些量大面广的必修课都没有采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大部分专业在65%左右,少者仅40%。2019年8月28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就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展开热议,一致认为当下大学都在拼文章、拼排名,人才培养问题没有多大权重几近常态,应当做出改变[8]。教育部高教司徐青森副司长也在会上对以上观点给予了正面回应:“改革要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8]

30年前,习近平作为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在一次学校迎新工作会议上即突出谈到:“要把每一位学生造就成多功能应用型人才,闽大的教改重点,首先就应该从此入手。”[9]习近平后来还曾向师生表示,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成为“抢手货”,即是办学成功。他对大学评价的这个判断,促使笔者反思全球兴办大学的缘起。11世纪后期至12世纪初期创办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史称全球最早大学,它们都是为了学生而兴办,学生本来就是学校的中心。习近平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0]其深刻内涵即是对高等教育规律最通俗且最明确的把握。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抓好人才培养这一“教改重点”,让每个毕业生都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抢手货”?闽江职业大学坚持办学初期确立“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宗旨,走出了一条符合教育规律、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新路子。这一“新路子”即是闽江职业大学多年所坚持的以质量为王和以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做法,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注重德育教育。毕业生到社会上去,不应“待价而沽”,一味向社会索取,而应持回报社会的积极态度,因此对人的培养应成为学校的重要一课。第二,要求学生讲求实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有实践的能力和勇气,在实践中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育和训练。第四,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完善,强调大学生要有紧迫感,树立竞争意识,发扬创业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创新路,敢创新业。第五,稳定并建设好师资队伍。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德育人。大学生处于求知阶段,模仿性、可塑性非常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会给学生很强的感染和影响[9]。第六,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重视用人单位评价。

尽管目前大学分为国家“双一流”大学、省部重点大学和其他一般大学,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始终都是不同类型学校的“重要一课”,它应是大学最为基本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推出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双一流计划”以及“双万计划”等一系列新举措,但其培养不同类型“一流人才”基本价值取向并未改变。人才培养之于不同类型大学固然存在应用型、研究应用型和研究型之别,而“一流人才”计划的实施,均须“面向市场”研究需求,否则就是空谈。闽江职业大学当年的这个办学经验永远都不会过时。

大学生面对市场竞争,要敢于创新,敢于创业。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全国上下尤其是大学人才培养频频使用的关键词。“2011计划”项目本就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的。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集中培育点,部分高校在推进“2011计划”过程中却过多顾及科技创新需求,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落实得不够扎实,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应也受到影响。19世纪著名教育家纽曼(John Henry Neman)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中说:“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大学教育是通过一种伟大而平凡的手段去实现一个伟大而平凡的目的。”[11]97在纽曼看来,尽管大学的功能有多个,也不排除人才、学科、科研三者的协同创新,但人的培养毕竟是根本。纽曼甚至还说:“大学并不是有望使人成为又一代的亚里士多德或牛顿,成为拿破仑或华盛顿,成为拉斐尔或莎士比亚,尽管此类自然奇迹以前曾出现在大学范围之内。”[11]97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部分代表对“一流大学”建设项目持不同看法,其解决办法实际可在以上六个方面找到答案,其中关于“要重视用人单位评价”,以及“毕业生成为‘抢手货’即是办学成功”等可谓深中肯綮。然而,大学主办者目前大都盲从于世界一流大学“三大排行榜”(1)“三大排行榜”通常指:THE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伦敦QS教育集团发布)和U.S.NEWS全球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但这些排名均忽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均以科研权重为主。教育家潘懋元说,著名大学之所以著名,在于“毕业生的整体素质高于一般大学,并且有一批有突出贡献的著名校友”[12]。他还直接呼吁:“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行榜’转。”[13]但很多人,包括不少大学举办者对当下目迷五色的各类大学排行榜却笃信无疑。“要重视用人单位评价”,“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14]尤为紧迫(2)笔者2016年底在澳门大学“海内外华文教育研讨会”上,正好也谈到大学评价,且已公开发表,有兴趣者可参考。参见魏饴《也谈华人大学理念及争创世界一流》,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19年第1期。。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

习近平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作为中共福州市委主要领导,校外工作自然很忙,但他出于对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视,对闽江职业大学工作却是从不懈怠,凡事亲力亲为,坚决不当“挂名校长”。闽江职业大学开学迎新、学生毕业典礼等这些学校重大活动他都会正装出席并佩戴校徽,同时他还经常走进校园看望师生、与师生代表座谈,畅谈学校发展大计。

习近平希望闽江职业大学办出特色,这也是他对闽江职业大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愿景。1990年9月22日习近平第一次到闽江职业大学并参加迎新活动,他在迎新会上说:“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努力把闽江大学办成颇具特色的新型大学。”[6]此后的几年,他又多次谈到重视特色办学,要求学校要千方百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出牌子 。“牌子”与“质量”恰如孪生姐妹,没有“质量”就没有“牌子”,没有特色。习近平离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岗位履新时还真诚祝愿闽江职业大学越办越好,更具特色。

办学注重特色,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内涵式发展不同于外延式发展,它所关注的是学校办学质量,是一种拒绝粗放的精细发展;外延式发展是同质发展,模仿发展,而内涵式发展则是质量第一,特色发展。“需求”“内涵”“质量”和“特色”,四者相辅相成。

目前,我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 120所(3)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在线”-“大学”,https://gkcx.eol.cn/school/search?argschtype=普通本科,查询时间为2020年5月25日,检索条件为“普通本科”。,另有民办独立本科院校241所(4)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在线”-“大学”,https://gkcx.eol.cn/school/search?argschtype=独立学院,查询时间为2020年5月25日,检索条件为“独立学院”。。特色是学校“名片”或“牌子”,它应是所有大学的共同办学追求。大学特色怎样打造?首先,明确范围。大学特色的范围可表现为宏观、中观或微观几个方面。从宏观看,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综合特色等,诸如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均侧重学校整体;从中观看,指特色院系和专业,诸如武汉大学哲学、法学等;从微观看,则指课程,诸如教育部2016年所颁布两千多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15]。其次,找准路径。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它都由若干个著名学科、专业乃至课程来支撑。特色培育须从小处着手,以下重点结合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略谈3条思路。

(一)做强“人无我有”,以错位竞争求特色

2012年12月,笔者随同安徽大学党委书记张敬民教授去钦州学院开展合格评估,对该校特色办学印象深刻。钦州学院作为广西沿海1 595公里大陆海岸线上仅有的1所公立本科院校,紧紧抓住地处沿海的优势,做足“海”的文章。率先在广西高校设置3个涉海专业的二级学院——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专业设置优先开设海洋科学、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一批涉海类专业;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如“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还有一批省级海洋学科发展平台:“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广西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该校还是广西省唯一一所成功获批国家高级海船员培训资质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的学校。正因为该校注重特色发展,追求“人无我有”,影响力愈来愈大。2018年11月该校已成功更名为“北部湾大学”。

(二)弘扬“人有我优”,努力强化比较优势

“人无我有”毕竟不易,特色发展也不是“另起炉灶”,更多的则是强化已有优势,弘扬“人有我优”。要创出牌子,关键还是靠它的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校地合作全面、密切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几乎是所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基本选择。全国一千多所本科高校,大多属于地方一般本科高校,如何在比较中突出自己优势,各显神通,这是一个严峻挑战。湖南文理学院近20多年来坚持从狠抓人文艺术学科的应用促进特色发展,以人文艺术教育引领素质教育,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受欢迎的高层次人才,其办学影响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曾进入全国高校50强[16]。另从湖南省发改委获悉,湖南文理学院2016年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100所试点高校。从人文艺术教育引领作用来看,湖南文理学院“武陵风韵”艺术团反映地方文化的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亮相,“新闻联播”有报道。此后“武陵风韵”艺术团每年都成为湖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骨干团体赴省内外演出,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

(三)聚焦“人优我强”,集中做大“我”的特色

“人优我强”更是一种质量比较的最高层次,一般可从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层面来比较。例如当下普通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一般为优,但如果能达到98%,乃至100%,这就是“人优我强”。我国提出争创全球一流大学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世界名校的差距近些年逐渐缩小。北大、清华等其他国内名校能够进入全球大学第一方阵,大多在学科研究创新方面更强而已。

闽江学院如何特色办学,当年习近平作为校长时已有全面指导。2017年,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组给予闽江学院办学特色的认定是“突出开放办学、培养最优人才”。这个特色不仅符合以上特色培育的3条思路,更是习近平当年之愿景。

如何理解和保持“突出开放办学、培养最优人才”这个特色?一般而言,特色应是一所大学办学最成功的、侧重在结果的突出优势。审核评估专家组认为,“开放办学”和“最优人才”就是目前闽江学院的亮点。闽江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采取名校合作、闽台合作、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形式,开放的格局和效果已经显现;而闽江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近些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福建省领先,金融学等41个专业初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在社会各界受到高度肯定(5)2017年12月8日教育部审核评估闽江学院专家组评估反馈报告,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网站点击查看。。这种效果还有谁不认可为特色?然而,闽江学院的目标是更好、更高水平,故应对近期、远期的发展做一番研究,做到“向更高标准努力,保证最低要求”。特色的追求不进则退、慢进也会落后,因而还需要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打造新的高水平成果。闽江学院在开放办学、服务地方方面是否可向北部湾大学学习,更加集中做活“海”的文章?是否能在海洋养殖业、创新制药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等强项上更加有所作为?是否能在习近平所提倡的“以文化人”方面突出展现立德树人的新亮点?“不求最大,但求最优”,其核心就是质量第一、特色发展。特色总是局部优势的体现,要坚持有所必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重点培育原则。需要果断决策,集中所有资源“打歼灭战”“打持久战”。可以坚信,如果都能按照以上思路加强大学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必定会早日实现。

(本文根据魏饴同志2019年9月26日在闽江学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座谈会上与教师干部代表一起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的体会录音整理而成,已经作者审阅修订。)

猜你喜欢

闽江办学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闽江雨情
特色种植促增收
沈葆桢题闽江仰止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