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经济欠发达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2020-02-28李秦华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2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部区级欠发达

谢 超 李秦华

平舆县环境监察大队

1 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一个战略高度,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力度和环境保护投入,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达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因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加上环境保护系统内部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克服和解决,与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相比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承担更重的任务,遭遇更大的压力和阻力。

2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目前,经济欠发达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到干预制约的因素多。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上,由于经济欠发达县区级政府加快经济发展的愿望往往比经济发达县区的愿望更为迫切,对建设项目的需求更为强烈,势必会造成地方政府对引进建设项目饥不择食,对未批先建和违反“三同时”制度等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采取了一些宽松的政策,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期考虑,常常对生态环境部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行为进行限制,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增加了生态环境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难度。二是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不足。经济欠发达县区级环境监察执法力量相对较弱,监测监察装备差,取证手段单一,人员执法能力水平不高,自身能力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同时日常执法中,由于缺乏强制执行权,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对违法排污者起不到威慑作用,也就不能及时有效地遏止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门行政执法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用人机制不够完善。目前,由于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用人渠道不畅通,环境保护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业务能力偏弱等问题,与新形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相适应。四是编制人员少在职人员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方面原因,县区级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系统人员编制严重超编,存在办公经费紧张问题。五是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市级以上生态环境部门内部机构设置趋于合理,许多职能和机构设置基本一致,但是县区级生态环境机构由于受编制问题制约,仍存在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在一些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存在一个股室承担多个股室工作任务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日常工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致使县区级生态环境保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处于疲于应付情况的发生。

3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由于受传统政绩观的影响,片面追求GDP 和经济发展指标,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只看重经济指标和GDP,只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发展,忽视长远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少数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工作口头上重视,思想上漠视,行动上忽视,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日常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生态环境部门具体执法行为进行干预。经常不由自主对地方重点企业进行保护,对生态环境部门的正常执法活动设置障碍和限制性条件。二是对生态环境部门的自身建设重视不够。未按照工作任务定编定岗,未按照工作任务设置合理的内部机构,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垂直改革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对生态环境工作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区环境保护部门大多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基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甚至没有独立的业务办公用房,有的地方基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仍在租房办公,有的虽然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但使用面积不足,基础设施差。由于当前基层生态环境工作开展的新业务多,任务重,工作量大,随之而来的办公经费也在逐渐的增加,但基层党委政府未能根据新形势新任务适当增加基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编制和办公经费,在经费上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上、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建设上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投入十分有限。四是生态环境部门自身能动性发挥不够。目前县区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自身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自身业务素质不足,开展自身业务培训工作少,工作思路不清,工作目标不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差,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不能发挥保护环境的主力军作用。在日常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环境执法缺少主动作为,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4 采取的对策举措

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由于经费紧张、物力匮乏和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和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上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和挑战。为加快发展,提升环境管理水平,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和新任务,经济欠发达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四个到位,以全面扭转以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动应付的不利局面。

一是宣传教育到位,确保有位。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看起来是软指标,但环境保护宣传揭示的都是硬道理,用硬道理破解软指标使思想观念硬化起来,往往这些硬道理就能破解环境保护工作难题。一是向党委政府领导宣传环境保护工作,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有人说“困难困难,领导撑腰出面就不难”,争取各级领导尤其是基层政府党政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保证,有主要领导拍板定案、撑腰做主,环境保护部门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地位,环境保护工作就好办。二是多向基层政府组成部门宣传环境保护,多与各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横向联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共建“大环境保护”的良好格局。三是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向社会宣传环境保护,呼吁呐喊群众理解关注,通过他们的宣传为环境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在日常工作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诸如举办一些以环境保护为主旨的环境保护文化宣传活动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增加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确保有效。目前,为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各地县区级政府都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环境污染攻坚领导小组等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生态环境保护议事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基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牵头作用,及时将环境保护问题提交县级层面各个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解决,促进县级层面各个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功能发挥的核心力量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也是全面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和保障。县区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不等不靠,要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借助领导机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环境保护攻坚力量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三是加强协调到位,形成格局。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就环境保护论环境保护,也不能就环境保护抓环境保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仅靠环境保护部门单打独斗、唱独角戏是远远不够的,争取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工程,必须加强与其它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其它部门的配合支持,要建立定期协调机制,经常联络沟通协调,经常征求和听取其它部门对环境保护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唱“独角戏”为“大合唱”,共同搭建一个共同抓环境保护的舞台,形成了抓环境保护工作的合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召开多个部门的联席会议,定期开展多个部门的环境保护业务培训会议,对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纠正。

四是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有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关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失职追责的办法和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明确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律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在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同时、还要认真落实管行的必须管环境保护、管业务必须管环境保护、管生产必须管环境保护“三管三必须”要求,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在日常工作中,经济欠发达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根据上级要求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具体要求落实下去,对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问题要及时移送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处理,通过落实追责,实现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法治权威得到落实。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部区级欠发达
天津市总多项举措推动“区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落地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县区级社情民意调查方法初探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
环境保护部:发布五项国家标准于今年9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