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020-02-28胡洋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

◎胡洋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各企业对于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作为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对于一个建筑整体的质量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必须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

一、混凝土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特点

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是通过将砂石、凝胶材料与水进行一定比例的配比、搅拌、融合之后,得到的水泥制混合物,其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并且可塑性强,保持较为持久,通过将混凝土浇筑在钢筋中,可以有效增强钢筋的强度,实现钢筋支撑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起到较好的抗震效果。但是,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浇筑质量不合格以及出现混凝土裂缝等问题都将对建筑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探讨

1.配制技术。

混凝土具有与水混合后获得流动性,水分蒸发后获得一定承载力和硬度等的特点,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原材料之一,配置工作本身涉及到的环节和技术要点较多。从整体上来看,要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有关部门在混凝土原料选择环节需要开始关注,施工单位应该在原料选购期间加大对材料检查的力度,混凝土配制涉及的粗细骨料、水泥成分等都要按照工程建筑实际要求进行严格的对比检测。且为保证监测结果更具参考性和科学性,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将材料送至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化验,再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混凝土配置比例。此外,混凝土配制中,需在材料选择和比例控制方面加以注意,各种材料的投放顺序和振捣力度也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施工,建筑施工单位在大量配制混凝土前可以先混合配制一部分混凝土,待完全晾干后检测其硬度等各项参数是否符合建筑工程标准,保证配置比例的正确性。如:某建筑工程单位选择的混凝土标号为C30,经合理手段检验后该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为混凝土原料∶水∶175kg 水泥∶461kg砂,具体配置参数为0.38∶1∶1.11∶2.72,且该建筑工程单位在大量配制混凝土前按照此比例配制了一份样品,送检合格后严格按照该比例配制建筑工程混凝土。

2.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

混凝土材料如果长期被暴露在空气当中很容易出现强度下降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需要计算好混凝土的使用和配置时间,缩短运输过程当中耗费的时间,避免混凝土离析或者凝固。同时,还要合理把握各个拌合材料之间的比例,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操作。如果在使用之前出现了离析或者凝固的情况,要经过重新搅拌之后才能再次使用。最后,还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场地与施工现场的距离,相关人员需要合理安排运输的时间和路线,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材料以最快的速度运达施工现场。

3.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的作用主要是将浇筑结束的混凝土进行均匀的分布,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其主要的作用原理为:通过振捣将浇筑作业形成的模板缝隙填满,从而使其成为一个稳定、安全的混凝土结构,从而有效避免后续安全问题的出现。但是良好的振捣工作必须要在机器和人工的配合下完成,以设备工作为主要部分,人工进行辅助。

4.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是整个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环节中最关键的技术,该环节的技术性较强,施工时应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引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严格要求混凝土倾倒高度和角度,且浆液倒入要保持匀速,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内部混入空气,在混凝土凝固后的结构内形成空洞,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在混凝土倾倒时高度过高容易导致混凝土离析,而浇筑高度过低则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均匀程度。同时,混凝土浇筑施工也需要控制作业时间,浇筑时间不宜过长,施工单位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此外,建筑工程中的特殊结构如梁、板、柱等浇筑时,施工单位更应提高注意,严格要求浇筑工作按照建筑施工设计参数进行,且为保证浇筑时长在可接受范围内,建筑单位浇筑成排的柱子时可以从一排柱子两端同时进行浇筑施工,由两端向中间依次进行浇筑,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承重能力。如:某建筑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单位采取了先浇筑与建筑整体墙体混凝土成分一致的材料,高度约5cm,再使用建筑要求裁量整体浇筑的方式。将浇筑时间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匀速浇筑,该建筑单位使用的浇筑方案使排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与建筑整体得到了良好融合。

5.施工后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硬化效果深受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加上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在无形中为混凝土的硬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此,在施工后期的混凝土养护操作中需要施工人员强化对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在正式养护操作之前,刚刚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会超过内部水分扩散速度,为了能够减缓这种蒸发和扩散,避免出现因过度蒸发和扩散而引发的施工裂缝,需要施工人员采取必要的养护处理。即在高温天气下要对模板进行浸润处理,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完成最终的浇筑施工。在寒冷天气状态下则是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水分,避免水分蒸发遇冷空气而出现的受冻问题。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一般需要施工人员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在35℃左右,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15℃左右。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为了使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创新。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试验之家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论结构
混凝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