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忆“猪姆奶”
2020-02-28李善旺
李善旺
那天是农历七月三十,是民间比较重视的“地藏王菩萨诞”。民众为感念地藏王菩萨功德,当天忌动土,家家做供奉。福州话中,“”念“zhie”。母亲一早就在厨房忙着做,做着做着,突然笑叹道:“哎呀,好想吃猪姆奶!”正在吃早饭的我惊讶地笑问:“什么,你吃过母猪奶?”母亲说:“不是的,是一种跟类似的东西,里面包着红糖,咬下去,糖汁满口甜滋滋的。”“以前厝里有养母猪的,一般都会做……”听着听着,就勾起了我对小时候好奇地追着猪笼车,一边看着笼里庞然大公猪的回忆;也想起曾经专业课上老师在介绍福建特有家畜家禽品种时,对福州黑猪品种未能及时得到保护而感到惋惜。
福州原有本地猪种福州黑猪,老百姓习惯称之为“乌猪”,主要分布在闽江中下游地区。福州乌猪全身乌黑,体型肥大,面部微凹,额头有较深的菱形皱纹,繁殖能力强。说起来,这样一个地方品种的产生和性状的稳定遗传,往往需要长久的岁月洗练与地域环境的滋养。
五代末至宋,福州地区率先开始水稻两熟制的耕作及冬季油菜的广泛种植。明代,福州丘陵坡地等大都种植番薯,加之近郊地区大量种植蔬菜,为培育福州地方品种乌猪提供了丰富的青绿饲料。充足的食物使得福州乌猪脂肪率较高,繁殖能力较强。过去,由于生产技术落后,食用油相对匮乏,穷苦人家平时用不起食用油。福州乌猪肥、大、好养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人们对肉、油的需求。
古有“一猪抵九债”之说,说的是一头繁殖能力较强的母猪所产生的价值,相当于一个劳动力。特别是福州市郊鼓山、横屿一带的乡民,自古就有饲养母猪的习惯。母猪生猪崽成了乡间常有的事,有时母猪生多了猪崽,母猪奶头不够,多出的猪崽还要提早出售,农户便找写字的先生写好告示,贴在集市上。家里母猪生得少的农户看到,就会将墙上的告示撕下,按上面的地址上门购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原有的福州本地乌猪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为了提高瘦肉品质,就与其他优质猪种杂交,导致福州纯种乌猪的消失。万头猪场的出现,使得与之相伴相生的职业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起早贪黑,衣衫褴褛,背着竹筐,手拿夹子的拣猪屎;走在牛乡马里,用猪笼车拉着大公猪配种的牵猪哥;肩抗长凳,吹着小箫,走街串巷阉割家畜的手艺人;还有给母猪坐“月内”、做“猪姆奶”的习俗也随之淡出人们的生活。据西汉《礼记内则》中所述,西汉时称坐月子为坐“月内”,福州人至今仍旧沿用此称呼。
在漫长的时光中,福州乌猪早已烙印在了闽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今福州的一些地名、习俗等依旧能照见它的身影。
福州地名中有乌猪寨、乌猪洲、乌猪港等。俚语就更丰富有趣。有指读书很重要的“养囝无读书,不如一头猪”,有指享受很高的待遇,但只能做很少事的“食猪姆料,叫猪仔声”等;熟语中的“猪姆肉,卖乡里”“庙里猪头都有主”“无猪犬也刣”等;传奇故事“好是好,可惜没糟养猪姆”;儿童游戏中的猪姆猪崽棋;童谣中的《砻砻粟》:“砻砻谷,谷砻砻,糠养猪,米养人,有谷养鸭姆,鸭姆生卵还主人。”这些都形象地反映了福州乌猪对闽都百姓生活的影响,富有趣味,具有十分突出的闽都区域特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含一方风情。三山闽水的福州百姓对家畜给予了特别的人文关怀,有六月六、犬洗汤,还有给生崽的母猪做“月内”,俗称“猪姆奶”。
母亲说,在母猪生崽的一周后,猪崽眼睛渐渐“开目”了。农人再忙都会给母猪做“猪姆奶”,大人小孩一起参与制作,其乐融融。
做“猪姆奶”是将糯米磨成米浆,装进布袋压成米粉团,再揉捏成粿皮,用红糖做馅。底衬以豆蔻叶,一片叶子摆置三个,一次要做30 个“猪姆奶”。当然,若家里小孩多则会加倍制作。
有趣的是,“猪姆奶”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扁圆奶头形;另一种则更像饺子,酷似惠安传统美食“猪崽粿”。猪崽粿因其外形像小猪而得名,相传这是古代中原移民迁徙闽地,因思念故土乡味,就地取材做成这种形似饺子的食物以慰相思。刚出笼的猪崽粿,嫩滑而不腻,香甜适口,其独特的番薯外皮加香味十足的花生馅,十分好吃。一段历史就这样凝成了一道闽南人们喜爱的传统美食,流传至今。
做好“猪姆奶”,还要准备豆腐、切面、肉燕各一碗,供在猪栏厝前,供者对着猪栏里的猪,口中念念有词。念的都是祝福词,如:“保佑猪姆奶水多,猪崽健健康康。”念毕,扔五个“猪姆奶”给母猪吃。留下的“猪姆奶”不但给自家孩子食用,还送给厝边邻居的孩子们共享,希望他们也健健康康,胖胖壮壮。小孩子们吃到甜滋滋的“猪姆奶”,嘴里吧唧着,甜美自然流进心里,成了甜味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