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前NRL、PLR、RDW、MPV血常规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

2020-02-28高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血常规淋巴细胞病理

高鹤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32)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据统计,全球该疾病发生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发生率高出1%~2%〔1〕。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乳腺癌早期检出率及临床治愈率逐步提升,但依然是女性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2,3〕。乳腺癌患者器官功能不断下降、抵抗力降低,对自身健康状态认识不足,且缺乏定期检查意识,常延误病情诊治。卢孔泵等〔4〕研究指出,肿瘤患者预后与临床病理特征紧密相关,而慢性炎症在肿瘤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炎症反应中涉及循环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系统性变化,如淋巴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异常改变等。血常规是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检测,通过观察其数量、形态变化可对疾病发生机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也是检测炎症反应的常用指标〔5,6〕。本研究以此为着眼点,以回顾性分析形式,对上述细胞相关的血常规参数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关系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形式,样本选取时间: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样本对象:91例乳腺癌患者。年龄35~67〔平均(51.4±2.1)〕岁;疾病类型:导管原位癌7例,浸润性导管癌68例,其他1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41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50例;手术类型:根治术5例,保乳术21例,改良根治术65例。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中乳腺癌的诊断标准〔7〕,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②术前未辅助化疗、放疗者;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无手术禁忌证;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术前合并高热、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者;②伴有活动性出血、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服用类固醇药物者;④失访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进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RL)、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常规参数检测。指导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作离心(转速2 000 r/min,时长10 min)处理后取血清,采用血液全自动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指标包括RDW、MPV、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血小板计数(PLT)。根据血常规中N、L、PLT计算NRL、PLR。

同时搜集患者一般病理资料,包括绝经情况、肿瘤组织学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肿瘤分子分型、TNM分期、肿瘤分级等。术后患者出院后开展随访工作,包括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形式,了解患者总生存时间(术后第1天至死亡日期)。

1.4观察指标 ①检测分析患者NRL、PLR、RDW、MPV。②以NRL=2.485作为分界线将91例患者分组,对比两组一般病理资料。③回归性分析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Log-rank单因素对基线资料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NRL、PLR、RDW、MPV 术前91例乳腺癌患者NRL、PLR、RDW、MPV分别为(2.48±1.5)、(5.4±1.8)、(22.5±1.8)、(16.8±2.2)μm3,上述指标预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95%CI值分别为0.624~0.837、1.257~2.168、1.567~2.654、1.325~2.057,P值分别为0.031、0.685、0.684、0.527,由此可见NRL对乳腺癌术后总生存时间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以NRL=2.485作为分界线,将9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其中NRL≤2.485的44例患者作为A组,NRL>2.485的47例患者作为B组。

2.2不同NRL组别一般病理资料Log-rank单因素比较 两组绝经状态、组织学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N分期及分子亚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NRL组别一般病理资料Log-rank单因素比较〔n(%)〕

2.3乳腺癌术后总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T分期、N分期、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术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乳腺癌术后总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现象。发病早期,患者多表现为乳房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等,随着疾病进展可因癌细胞远处转移引发多器官病变,危及患者生命〔7,8〕。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近调查数据是显示,乳腺癌在全世界女性癌症中发病率约24.2%,其中52.9%发生于发展中国家〔9〕。临床认为加强病理特征研究对于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尤为重要〔8〕。

研究发现,炎症反应是乳腺癌微环境中关键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炎症、肿瘤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炎症微环境会导致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免疫逃逸及治疗药物无效,甚至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10〕。NRL、PLR、RDW、MPV是血常规检查中常用指标,NRL、PLR属于稳定性较好的炎症因子代表,与多种肿瘤的预后紧密相关;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研究发现,高RDW值是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现阶段国内尚未开展RDW与乳腺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报道〔11〕。血小板也是炎性反应的常用指标,其分泌的各种生长因子能够刺激肿瘤分化,特别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MPV异常改变,其变化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多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本研究结果发现仅有NRL值预测结果与乳腺癌预后具有基本一致性,认为该指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张丹等〔12〕研究中,根据NRL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结果绘制了ROC曲线,其线下面积为0.782(95%CI:0.691~0.847,P<0.05),同时考虑到敏感性与特异性,确定据NRL最佳截断点为2.485,为本研究分组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性粒细胞是反映机体正常反应、防御的重要炎症细胞,其分泌物在肿瘤细胞侵袭、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淋巴细胞能够介导细胞毒反应对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产生抑制。因此临床多采用NRL来反映肿瘤增殖、转移,马晓路等〔13〕研究指出,其在肿瘤疾病复发预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度,数值增高与肿瘤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相关,再加之该指标检测“简单、高效、成本低”,成为当前乳腺癌预后预测的常用指标。一般而言,术前NRL值越高,术后疾病复发的风险会相应增加。国外一项研究表明,术前NRL值升高的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无复发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明显差于术前NRL值正常者〔14〕。本研究2.485作为分界线,术前NRL值升高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分期、分子亚型存在相关性。NRL值升高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相对增高、淋巴细胞相对减少的结果。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源于:①毒性淋巴细胞的功能得到抑制;②肿瘤细胞加速突变,可通过激活核因子-κB抑制肿瘤细胞凋亡;③炎性因子会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血管新生及肿瘤细胞分离、转移。淋巴细胞减少主要在于:①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减弱;②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下降,为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创造了有利条件。NRL值反映了机体炎症反应与抗肿瘤免疫状态之间的平衡,若平衡被打破(NRL值上升),会推进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这也是高NRL值老年患者病理分期较高的原因〔15〕。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激素受体阳性肿瘤、激素受体阳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多有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术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分期是乳腺癌的关键预后因素,加拿大、丹麦、瑞典及英国等西方国家乳腺癌疾病筛查结果发现,病理分期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建议医疗机构开展以预防为主的癌症筛查项目〔16〕。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存在差异,主要与不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对手术治疗的反应不同相关,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当前学界尚未完全阐明,未来研究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术前NRL升高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分子分型存在相关性,提示预后不良,临床治疗中要加以重视。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炎性指标检测中容易受其他炎症及血液疾病的影响,且本研究未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未来可进一步探讨完善。

猜你喜欢

血常规淋巴细胞病理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血常规解读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