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防护指南

2020-02-28

农民文摘 2020年3期
关键词:手部公共场所劳作

一、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感染的肺炎有哪些特征?

(一)新型冠状病毒有何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通过对症治疗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二、如何科学防护?

(一)如何正确戴口罩?

1.口罩应该怎么选择?

一般人群在岗期间佩戴口罩,建议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有条件且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可能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高危人群,原则上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级别)并佩戴护目镜。某些心肺系统疾病患者,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口罩。

2.口罩应该怎么戴(以医用外科口罩为例)?

(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若口罩变湿或沾到分泌物也要及时更换。

3.用过的口罩应该怎么处理?

一般的口罩,取下来装在塑料袋里扔掉就可以。如果戴口罩的是传染病患者,那么就需要杀菌,用酒精杀菌消毒,用消毒液也可以。现在很多地方都实行垃圾分类,根据各地的规定,洒上消毒液之后密封起来放到相应的垃圾桶。

(二)如何正确洗手?

(三)家庭日常如何做好预防?

1.为什么最好待在家里?

公共场所及人群密集处,会增加与患病人群接触机会,加大交叉感染风险。

2.在家应该戴口罩吗?

若没去疫区,没接触疑似病例,在家没必要戴口罩。如果家庭成员有可疑症状,需分室隔离,全员都要戴。

3.如何保持手卫生?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应该保持怎样的卫生习惯?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饮食应注意什么?

饮食要卫生,正规渠道买生鲜,不吃活禽野味,食物煮熟煮透吃,生熟食要分开,处理生熟食间要洗手。

6.如何在家里进行消毒?

家里没病人没必要经常性消毒,注意通风、经常打扫,一定时期做消毒就可以。消毒可以用75%浓度的酒精,也可以使用稀释的次氯酸钠,也就是我们常见的84消毒剂。

7.家里应具备哪些物资?

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8.如何进行健康监测?

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四)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什么?

1.戴口罩需要注意什么?

出门在外,必须戴口罩。一般公共场所,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足矣,如果长时间接触患者,则要佩戴N95口罩。

2.如何保持手卫生?

出门在外,要勤洗手。如果没有条件洗手,可以用手消毒剂来进行清洁。如果没有手消毒剂只有消毒湿巾,用消毒湿巾擦一擦也是可以的。

3.和陌生人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在与别人讲话交流时,请最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2米以外会更安全。

4.在食堂等地就餐应该注意什么?

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避免就餐时说话。

5.针对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风险领域,如何做好防护?

电梯按钮、门把手风险较高,并不是因为病毒在上面存活时间长,而是因为这些地方属于高频接触区域,相互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大。应对策略包括:增加消毒频次;使用面巾纸、消毒纸巾等隔开,手不直接触碰;触碰以后,及时洗手、消毒。

(五)乘坐交通工具应该怎么做?

1.戴口罩需要注意什么?

规范佩戴口罩,在拥挤的交通工具上,至少要戴外科级别以上的口罩,随时保持手部卫生,还要注意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2.乘坐出租车需要注意什么?

乘客在乘坐以前开门通风,用消毒纸巾对坐的位置、手碰的位置做消毒,戴好口罩。旅程结束下车后,做好手部卫生。

3.乘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需要注意什么?

乘客乘坐时,要尽可能隔位而坐或分散而坐。

(六)下田劳作应该注意哪些?

疫情期间,若需要下田劳作应遵守村庄统一安排。一个家庭注意与其他家庭错峰耕种,同一家庭成员之间分散劳作,保持一定距离,注意农资农机具使用安全。劳作期间建议戴好口罩,劳作结束,归家进入生活区域前建议更换服装,并做好卫生清洁,保证手口鼻干净。

同时在春耕时期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劳动时间不宜过长,工间要适当歇息;每日按时进食,按时入睡;衣服要根据天气随时增减,劳动中出汗时尽量不脱或少脱衣服;雨天要穿戴防雨衣帽,不宜长时淋雨劳动,防止致病。

三、身体有异样怎么办?

(一)咳嗽发烧怎么办?

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同济医院建议,若体温低于38℃,可居家隔离,按当地规定上报,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自觉严重,先去社区医院就诊。若体温超过38℃,应前往发热门诊。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二)因其他疾病就医该怎么做?

1.去医院前应该怎么做?

原则上尽可能少去或不去医院,除非必须立即就医的急症、危重症患者;如果必须去就医,应就近选择能满足需求的、门诊量较少的医疗机构,只做必需的、急需的医疗检查和医疗操作,其他项目和操作尽可能择期补做;如果可以选择就诊科室,尽可能避开发热门诊、急诊等诊室。

若需前往医院,尽可能事先网络或电话了解拟就诊医疗机构情况,做好预约和准备,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和步骤流程,尽可能减少就诊时间。

2.去医院路上应该怎么做?

患者与陪同家属均应该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如果可以,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随时保持手部卫生,准备便携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在路上和医院时,人与人之间尽可能保持距离(至少1米)。

3.在医院应注意什么?

接触医院门把手、门帘、医生白大衣等医院物品后,尽量使用手部消毒液,如果不能及时手部消毒,不要接触口鼻眼。尽可能减少医院停留时间。

猜你喜欢

手部公共场所劳作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春暖劳作花相伴
防偷拍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广东:免费WiFi 3年内全省都有
阅读理解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