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办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原因

2020-02-27程二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资金政策

程二利

摘 要:我国民办博物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目前,专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最大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源头上对此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办博物馆;专业人才;教育;政策;资金

民办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依法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①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正式登记的非国有博物馆1297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4873家)的比例已达26.6%。

国家对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支持政策在不断完善,2015年国家文物局出台《博物馆条例》,明确提出要公平对待博物馆,不论是国有博物馆还是非国有博物馆;2017年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完善了扶持政策,对推动民办博物馆发展提出了更加细致、精准的要求,明确了民办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2010年到2017年都有相关政策提出,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对民办博物馆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亦是挑戰。在民办博物馆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问题逐渐凸显,如不合理的经营模式、不科学的藏品开发利用、短缺的资金及不科学的管理运营机制等,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专业人才匮乏。

1 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1.1 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

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平台。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学专业的开设规模与博物馆的建设规模不成比例,这直观体现在培养数量上,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远慢于博物馆建设速度。据统计,截至2011年全国有50所高校开设了博物馆学专业②,但博物馆学专业依附于考古学,独立性很低,很难将其看作真正的博物馆学科。从培养人数上看,2014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主要高校博物馆专业毕业生人数仅300人左右③,与同年博物馆数(4692家)相比,远不能满足博物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2 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脱节

1.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设有博物馆学学科的高校几乎都冠有“博物馆学专业”的名称,但是课程却没有按博物馆学专业的知识体系进行科学设置,仍旧以考古学和文物学为主。博物馆学学科体系涉及一系列内容,包括博物馆运营、博物馆管理、博物馆陈列策划、博物馆教育及其社会功能、博物馆文化传播、博物馆教育学等课程,这些也是博物馆学专业有待设置的课程。

1.2.2 教学方面不合理

首先是教法单一,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未结合现代教学设施和技术;其次是教学理念和观念较为传统;最后是教学内容单一。随着当前博物馆功能和角色的转变,博物馆不仅需要科研型人才,还需要能够与民众对话和交流的人才。

2 政策及管理问题

2.1 民办博物馆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民办博物馆的角色定位即身份定位,民办博物馆从诞生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定位。④管理部门多次更改民办博物馆的定名,如“私立”“私人”“非政府办”“民间”“民营”,直至2010年更名为“民办”。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同为我国博物馆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同样的社会功能,却难以得到有关政策的支持。根据相关规定,国有博物馆是文化事业单位,民办博物馆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样一来,民办博物馆处境尴尬,经营困难:非企业单位的定位,则不允许其有经营权,不以营利为目的,账目报表不能出现盈亏,在缴纳城市各项费用时,得按照经营性企业的标准来执行;由于“民办”这一身份,民办博物馆在土地征用、规划建设、财政补贴等方面得不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也就无法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①

2.2 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民办博物馆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国家针对各类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其发展仍十分缓慢。2010年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民办博物馆身份得到认可,明确要求各地切实解决民办博物馆馆舍和经费保障问题,但在执行层面却存在较大问题,各地落实不一,所以困难仍旧没能得到解决,仍然困扰着民办博物馆。2015年,国家文物局出台《博物馆条例》,明确要公平对待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特别是提出了在财税制度上也要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但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却缺少在这方面的操作性政策规定,执行起来毫无头绪。2017年,国家文物局颁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提出健康、持续、现代化发展博物馆,完善扶持政策,但政策颁布之后未能彻底落到实处,未能解决民办博物馆的切实问题。

2.3 相关管理缺位

近几年我国民办博物馆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伴生了众多乱象:企业宣称要建设博物馆,但凭借优惠政策搞商业建设,借用博物馆的平台高价转卖藏品,或者直接将博物馆转化成商店;有的甚至无故关门,人和物杳无音信。

3 民办博物馆自身问题

3.1 法人治理不完善

在民办博物馆筹备阶段,举办者负有筹备资金及提供藏品和建馆条件的责任,成立后则由理事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来参与博物馆重大事务的决策,但我国民办博物馆却依存于举办者。根据国家文物局“规范与促进民办博物馆”调研统计:我国有60%的民办博物馆是由举办者直接管理的,并没有设立理事会等机构,且许多民办博物馆的藏品,不管来源如何,皆为举办者所有,馆内决策权和管理权也归举办者所有,民办博物馆85.4%的投入来源于举办者。在这种情况下,民办博物馆法人的无作为或违法行为将会影响整个民办博物馆的运营。

3.2 藏品收藏和买卖不合法

第一,藏品来源的不合法问题:民办博物馆可能会出现非法购买出土文物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该法的实施细则明文规定出土文物都归国家所有,不允许进入流通领域。②第二,文物买卖的不合法:从定义上讲,博物馆是非营利机构,博物馆是不能进行文物买卖的;从我国法律上讲,博物馆并非商业性质的机构,不能进行文物买卖。

3.3 资金缺乏

资金缺乏也就是民办博物馆经費问题,博物馆的运营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但在我国,除少部分民办博物馆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外,绝大部分博物馆是单纯依靠举办者来支撑,这样就造成我国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困难的问题。

3.4 专业人才培养的不注重

民办博物馆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不重视也是其自身问题之一。民办博物馆本身就是教育机构,它不仅向外传播文化,对内也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养符合自身定位的专业人才。

3.5 社会教育职能发挥不到位

我国民办博物馆同国有博物馆承担着一样的社会责任。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进行社会教育不仅可以实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还可以扩大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有益于社会,会为博物馆赢得社会的支持。我国民办博物馆未能很好地履行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既没有创造社会效益,也没有为自己赢得社会支持。

4 社会公众的认知问题

社会公众对民办博物馆的认知程度也是影响我国民办博物馆专业人才引进的因素之一,而影响我国社会公众对民办博物馆认知的因素也有很多:一是我国民办博物馆的角色定位。相关政策对我国民办博物馆的定位是,我国民办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一样都是文保事业,但是国有博物馆属于文物事业单位,民办博物馆属于非企业单位,在这种条件下,国有博物馆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民办博物馆则没有。民办博物馆自身定位的模糊和建馆的盲目性,使社会公众偏向于发展形势较好的国有博物馆。二是资金问题。民办博物馆运营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我国民办博物馆正面临资金不足的威胁。三是我国社会公众对民办博物馆认知程度低。社会公众对民办博物馆本质的认知不清晰,有民众认为我国民办博物馆是企业性质的,属于营利机构,国有博物馆属于非营利机构,这样就导致社会公众天平的倾斜,倾向于国有博物馆。

5 结语

我国民办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因素可分为内因、外因两大类。内因是我国民办博物馆自身问题;外因包括三方面:一是高校博物馆教育问题,二是政府政策以及管理问题,三是社会公众对我国民办博物馆的认知问题。民办博物馆自身问题应是关键因素。我国民办博物馆应积极弥补自身缺陷,牢牢抓住博物馆快速发展的机遇,拓宽引进专业人才的渠道,促进我国民办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造成我国民办博物馆专业人才缺乏原因还有资金问题。目前我国民办博物馆为解决资金问题尝试进行了文创开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是利用博物馆平台及其资源进行了“造血”活动。吴先斌先生认为,民办博物馆总是呼吁政府出资“输血”,消耗纳税人钱财的这种思维是不对的。①罗向军先生则表示解决非国有博物馆的“造血”问题,既需要其自身的改进,发掘其潜能,还需要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业务指导方面的扶持。②2017年《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颁布,提到了解决民办博物馆资金问题的措施,如依法登记为慈善组织,进而获得社会捐赠及相关的优惠政策、与国有博物馆同等对待等。③这一政策也响应了吴先斌先生所提倡的“建立一种机制,……有企业属性,进而允许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存活”④,以此来提高民办博物馆的“造血”能力。

我们还可以借鉴国际民办博物馆生存方式以及国外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但要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现阶段我国民办博物馆发展现状。⑤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资金政策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