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东山区赤松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02-27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辽东松茸林区

高 旭

(新宾满族自治县赵家林场,辽宁 新宾 113213)

赤松茸Strophariarugosoannulata,又名酒红球盖菇、大球盖菇、皱球盖菇,是一种与树根共生的珍贵食用菌,隶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的一个种[1-3]。赤松茸的特点是子实体寄生在树根上,和周围的腐殖层形成菌丝网。赤松茸色泽鲜艳、肉质细腻、口感极佳,同时具有抗癌活性高、降低血脂血糖、安神以及改善动脉硬化等多种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4]。赤松茸近年来人工繁育已经取得成功,并开始广泛应用,我国自1980年引种栽培,目前已在山东、广西、福建、四川、吉林、浙江、云南、黑龙江等地推广栽培。辽东山区近年来通过引进赤松茸栽培关键技术并在该区成功推广,给当地林农、食用菌产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5-6]。赤松茸产业发展不仅能大量地消耗农作物秸秆,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变废为宝,更有利于辽东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带来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的多样化。

1 赤松茸现有产业发展现状

据记载,1922年美国人首先发现并报道了赤松茸,1969年东德进行了人工驯化,1980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引进菌种并试验栽培成功。目前,在福建、江西、四川、黑龙江、湖北、贵州、陕西、河北、河南、安徽、山西等省已经大面积推广栽培,效益很好。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赤松茸种植面积近1 333 hm2,比2017年增长了1倍。2019年全国赤松茸种植面积第一的贵州省约400 hm2,第二的四川省约200 hm2,其次为河北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约133.33 hm2,河南、安徽、江西、山西等省总种植面积近200 hm2[7-8]。赤松茸适生区为海拔300-500 m的低山茂密林区,分布在阳向陡坡中上部及山脊部的20~40年生的阔叶林和针叶林下,郁闭度为0.6~0.7,土壤质地粗松、土层浅薄,降水量在500~600 mm的山林环境,而辽宁东部林区的自然环境跟野生赤松茸的生境相仿,非常适合赤松茸的人工仿野生栽培。但据不完全统计辽宁东部林区赤松茸的人工栽培面积尚不足66.67 hm2,发展空间较大,所以提高赤松茸的年产量对于满足辽东山区社会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省东部林区的产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2 赤松茸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资源逐渐减少,生存环境破坏严重

赤松茸是稀有的珍贵食用菌资源,也是濒临灭绝的菌类物种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赤松茸的需求不断加大,对野生赤松茸资源灭绝性采集,造成野生赤松茸产量急剧下降。近年来由于乱砍滥伐以及森林火灾,赤松茸伴生的共生树种急剧减少乃至消失,是导致辽东山区赤松茸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林区内牛羊不断啃食、践踏等一系列放牧活动导致土壤板结、干燥、腐殖质大量流失,抑制了赤松茸野生菌丝体生长发育。由于林窗增大、区域内光照强度高,林下土壤蒸发量急剧上升,土壤pH值升高,由酸性或弱酸性变为中性或弱碱性(pH值6.5~7.5),生存环境严重破坏,导致赤松茸地下菌丝生长受阻、坏死,从而促使辽东山区野生赤茸松资源濒临灭绝。

2.2 繁育菌种表现不佳

由于辽东山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引进菌种在产品品质和产量方面表现不佳。辽宁省现有的赤松茸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新宾、清原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林区,其他地区也有分布,但数量非常少。现有的繁育菌种主要是由野生资源繁育而来,还有少量从省外引进的菌种,存在活性退化、产量低、品质差、抗病虫害及杂菌能力差等特征。通过对该区自主繁育菌种的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生物转化率为52.9%,优质率达70.2%,子实体产量达4.79 kg·m-2,自主繁育赤松茸各项指标均处于低下水平。

2.3 人工栽培技术及产业化落后

随着人们对赤松茸功能认知的不断提升,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辽东山区目前赤松茸的种植方式是以家庭种植为主、小型合作社为辅,产品数量和质量都远低于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我省林权制度改革,政府对发展林下经济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赤松茸的研发力度,但主要集中于菌种的筛选环节,在科学栽培和产业研发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赤松茸产品质量差,产品结构单一,对整个赤松茸市场的推广极为不利。

3 赤松茸产业发展对策

3.1 赤松茸栽培条件选择

赤松茸设施栽培应选择透气性好且有较高持水特性的优质土壤,pH值5.3~6.5,排水和灌溉条件方便的地块,温度控制在21~25 ℃,湿度条件保持在85%~90%。赤松茸林下栽培应选择阔叶混交林,郁闭度在0.6~0.7的林地、土壤pH值5.3~6.5、温度21~25 ℃、湿度条件75%~85%、坡度小于20°、土层厚度大于20 cm、表面枯枝落叶厚度5~8 cm。设施栽培和林下栽培地块通风性一定要好。

3.2 现有栽培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合力

辽宁省现有的赤松茸人工栽培均分布在辽东山区,对现有的家庭种植为主、小型合作社为辅的种植模式进行有效引导,根据地域、大小规模形成大型合作社或企业成规模种植模式,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有效统一,在辽东山区形成产业集群,成体系、成规模,易于将来形成精深加工产业链。当地政府应鼓励建立赤松茸后续加工产业链,从而助民增收。要想把赤松茸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从供种、机械种植、开拓市场多样化结合进行全面提升,走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引进高端人才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形成高品质的赤松茸产业。

3.2 提高赤松茸野生资源的保护意识

对发展赤松茸产业的区域,增加赤松茸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理解野生赤松茸资源保护的紧迫感,基层政府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标志牌、条幅,采取发放宣传材料以及现场宣讲等措施,广泛宣传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促使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从自身做起,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赤松茸资源,同时树立一些对野生赤松茸保护的典型单位和个人,并进行奖励,全方位地促进赤松茸野生资源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3.3 增加赤松茸自主繁育资金投入

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赤松茸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发展赤松茸,根据当地环境自主繁育新品种,加强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并创建赤松茸研发科研团队,支持人才培养,对赤松茸产业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帮扶,促进赤松茸产业在该区全方位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辽东山区赤松茸产业技术欠缺和赤松茸需求旺盛的形势下,依靠东部林区森林资源巨大的优势,发展赤松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实现辽东山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辽东松茸林区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山东茌平:种植赤松茸让秸秆变废为宝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心向辽东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姬松茸当松茸卖是不是售假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