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冠疫情下民航档案工作的强化与创新
2020-02-27中国民用航空局
□ 中国民用航空局 马 达/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成为人类百年历史上罕见的重大灾难。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带领全国上下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终,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全貌将存入档案,永载史册。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做好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关心档案事业发展,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并明确提出了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目标。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这说明,档案工作在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档案工作必须进一步发挥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
档案工作责任重大,尤其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时,档案工作不仅不能缺席,而且要在积极主动承担自身职责的同时,拓展思路,寻求创新,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局,为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实现民航强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增强突发事件中档案工作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是新时期新形势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部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神圣职责,也是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所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档案日益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档案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需求更加多样,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19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变化,研究这些发展变化对档案工作的深刻复杂影响,及时更新思想理念、创新方法手段,推动档案工作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跟上时代步伐。因此,增强大局意识、培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档案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能力,已经是新时代赋予档案人的必修课题。
在这场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新冠疫情重大突发事件中,档案工作如何迅速有效地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主动应对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并寻求创新和突破,是每个档案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加强突发事件中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查阅利用服务,切实做好档案基础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疫情的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档案局迅速出台《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工作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予以转发。同时,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还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文件资料收集记录工作的通知》。
民航局档案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的有关要求。民航局综合司分别于2020年2月19日和4月23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文件材料收集归档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航局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民航局档案馆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档案归档指南》,对民航系统各单位、民航局机关各部门疫情防控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提出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包括各级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疫情防控工作机制、重大决策部署等13方面的材料收集工作。这些档案形成后,既能真实记录民航各单位各部门抗击疫情的工作情况,又对今后工作查考、历史研究、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收集相关档案资料的同时,提供便捷的查阅利用服务,也是档案工作助力疫情防控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经发生过流行性脑膜炎、血吸虫病、甲型肝炎、禽流感、SARS等多次重大传染病事件,这些事件虽然起因和流行趋势各不相同,但同样作为重大传染性疾病,其档案中关于相关情况的记载依然能够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另外,档案中其他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机制预案等资料也完全可以给当前疫情处置工作提供依据。
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档案查阅和利用途径,自2020年4月以来,民航局档案馆的档案查阅管理系统查阅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19年9月6日系统上线运行时仅能查阅2001~2016年度文书档案、照片档案,到目前的可以在线查阅1950~2016年度文书和照片档案,极大地便利了相关业务部门的查阅需求。
创新突发事件中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首先,创新档案介入工作机制,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今年6月新修订的档案法第26条规定:“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相关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工作机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此类重大突发事件时,档案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立或及早加入相关快速反应机制,争取第一时间介入疫情防控工作,为完整、全面收集档案并有效开展档案服务打好基础。只有把档案工作与民航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事务联系起来,加深介入力度,才能更好地体现档案及档案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档案工作影响力。
其次,创新线上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疫情等突发事件档案形成时间短、数量大,而业务部门工作紧张,收集、整理档案难度大。档案系统正在开展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完全可以发挥优势,通过电子政务内网等网络设备进行线上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编研和利用等工作,既可提高工作效率,还可节省人力成本,并快速丰富馆藏。反过来,还能为快速查阅疫情防控工作资料、推广利用疫情档案编研成果提供全新高效的渠道。
第三,创新档案资源利用模式,充分发挥档案存史咨政和文化宣教功能。一方面,档案部门应当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相关档案的研究整理和开发利用,为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提供文献参考和决策支持,这对档案人员研究材料、归纳材料、提炼材料的能力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是档案部门薄弱之处。档案部门可以通过与政策研究部门或学术单位共同开发相关档案资源,实现咨政功能。另一方面,档案部门应当进一步创新疫情档案编研成果,在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上下功夫。作为疫情档案编研成果,最主要的功能是凝聚精神、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传承文化。因此,其表现形式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展现时代特征、符合受众心理。尽量做到少文字、多图片,少静态、多动态,少说教、多事例。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出书册、办展览等方式,还可以开展公益讲座、互动活动,激发人们对档案的兴趣和热情。既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宣传展示,也要紧紧抓住网络人际传播方式,例如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方式的传播,更加快速准确地传递给有效受众群体,使档案编研成果不仅为人关注、为人接受,更为人喜爱、为人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重大疫情灾难面前最大限度地把档案工作的文化宣教功能加以发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众志成城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