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2-27魏隆慧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资金事业单位

■魏隆慧

(福建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引 言

与一般的商业型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更加侧重于管理服务,具有明显的服务特性。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市场体制正在不断完善,要想在这一环境中得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从多个角度出发创新管理模式,把握其存在的一系列风险以及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达到确保资产使用效能的目的。以下就此展开分析与论述。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1.1 服务性

优抚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在医疗方面提供相应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医疗难题,其财务管理具有明显的服务型。若是在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那么就会与国家兴办优抚医院的初衷偏离,不利于医院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2 政治性

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受到国家的直接管理与控制,单位财务管理必须要满足各项政策的实际需求,体现出一定的政治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财务管理落实到位,并全面保障管理水平。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2.1 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尽管如今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现有的管理制度仍旧存在漏洞,不能根据工作特性以及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规范,导致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切实发挥。主要体现为:第一,有的单位责任制度较为混乱,并未细致划分各岗位的具体责任,导致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态度散漫,应付差事,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工作质量与效率毫无保障;第二,由于现有制度约束力度与规范性较弱,整体管理机制不健全,此时就会有一些人“钻空子”,抓住漏洞做出不正确的行为。如随意篡改资金使用情况、未经审批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等等,致使单位内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受阻;第三,事业单位内部相当多的人员认为财务管理只要由财务人员完成即可,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不大,加之缺少管理制度,他们根本不会积极配合相应的财务工作,甚至会上交虚假数据,引发更多的风险。

2.2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从本质上分析,风险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能够有序推进有着一定的关联。但目前,有的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往往认为只要完成基础的财务工作即可,并没有主动展开风险预测与分析。相比较于中小企业而言,事业单位运营发展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很少有财务工作人员主动树立风险意识,只是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完成预算、成本控制等一系列工作[1]。此外,管理体系过于固化,未能重视人才培养,致使部分人员综合素养偏低,管理经验不足,根本不能从多维度出发准确预测、分析财务风险,最终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难以提升。

2.3 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编制可以说是财务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但目前事业单位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习惯以固定预算这一简单的方法为主,进行片面的估测,不能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之,单位内部对预算的监管力度不足,难以充分把握各项资金的流动情况,预算目标与实际偏差过大,整个预算管理效能缺失,并作用于财务管理,导致管理水平不断下降。

2.4 资金使用管理不当

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改革升级的出发点为资金,包含资金来源、资金使用等等。由于单位自身的特殊性,各项经济项目的开展对资金有着较高需求,但现如今因资金使用管理不当,一系列问题愈加突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首先,因制度的约束性未能发挥,具体的工作中有的人只注重个人利益,将公款私用,浪费了大量资金;其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较多,若是管理不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利于单位的稳定发展,也难以保障财务管理质量。

2.5 信息化建设程度低

新时代背景下,新的技术逐渐涌现,为单位财务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也使得工作压力大大降低。但经调查可知,目前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低,并未结合单位自身特性以及战略发展需求设定明确的建设目标,部分财务工作人员信息素养不足,他们专业知识储备量大,但却难以熟练操作先进的财务软件。此外,如今事业单位未能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各项数据信息的传递受到明显限制,加之无法依托信息技术展开全方位的实时监督与管理,整体管理水平难以提升,仍旧存在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

3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新形势下,要想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立足于根本,结合实际管理现状,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健全并完善财务管理机制。首先,强调职责分离,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岗位特性,细致划分不同的责任与义务,准确界定责任范围,增强制度的严谨性与约束性,端正每一位人员的思想态度,规范行为,督促他们尽职尽责,严格按照流程办事,确保工作质量。其次,强调费用审批制度,掌握单位内各项资产的使用情况,制定更加规范的审批流程,根据标准来执行,各层级一一签字,之后再做出正确决定,避免发生越级现象,有效降低资金风险,同时加强整体监管力度。再次,优化现有的内控管理机制,找出现存的具体问题,如制度约束性不强、层级划分不明确、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等,从问题出发,以针对性的措施为主,适当加大内控体系建设力度,调整岗位晋升制度,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展开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确保资金高效使用以及资产安全,降低一系列财务管理风险,继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2]。

3.2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来说,合理规避风险也是一项主要的工作。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正确认知财务管理风险,以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展开各项工作,从根本上降低固定资产使用风险、财务资金使用风险等等。从事业单位的层面出发,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持续强化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实现加强财务管理的目的。第一,注重部门领导的带头引导作用,组织专项培训课程,使他们可真正认识到落实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加快财务转型与升级,提升财务管理风险控制能力。第二,注重培养财务部全体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也要强调其他部门,确保财务人员可充分掌握财会方面的新要求、新动态等,据此来进行优化与调整,确保其他部门可主动协调配合,及时上交准确的数据信息,逐渐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使得财务数据分析质量大大提升,避免发生操作风险、数据风险等。第三,加大针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考核评估力度,定期进行考核,根据工作内容设定考核目标,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惩挂钩,督促相关人员尽职尽责,全面提升工作成效。

3.3 加强重视预算编制

对事业单位而言,预算编制可以说是财务管理中最为根本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工作,与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有着直接关联。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财务管理特点,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调并重视预算编制,应用多元化、综合化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其科学性以及准确性。除此以外,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的充分落实,可从服务性的角度出发,制定更加合理的预算方案,严格规范影响的流程与制度,增强约束性以及严谨性,同时适当加大监督控制力度,使得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一一对应,为预算高效执行奠定基础,并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3.4 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新形势下必须要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展开定期的严格审查,有效解决资产方面的问题,将其与基础的财务工作有机整合。例如,可结合资产特点以及管理需求,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完善清查流程以及步骤,保证固定资产账账、账实相符,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遵循科学的原则,制定清查方案,有效处理不良资产,降低固定资产使用风险。此外,可增设资金反馈管理机制,实时跟踪每一项资金的流动情况,把握各个使用环节,将反馈结果一一记录下来,明确责任人,若是出现问题,则问责到人。还应当注意的是,应对各部门所需资金审批进行严谨且细致的核查,展开精细化管理与控制,同时保证资金充足以及使用效能,从根本上消除财务风险因素。

3.5 加强信息化建设

首先,结合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目标,完成统筹规划工作,准确界定新形势下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基于此拓展财务管理职能,对各项数据信息展开全面的分析,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参考[3]。其次,优化信息化管理机制,重新调整部门内各岗位的职责,要求相关人员应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展开一系列工作,严格遵循信息化管理机制,并加大实时跟踪监督力度。最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协同合作,提高信息传递与处理效率,逐渐形成一体化系统,同时提高安全保障和防范风险,进而全面保障财务管理质量。

4 结 语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新形势下加强财务管理已然成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工作要点,对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作为财务工作者,应当准确把握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加强对策,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加快单位战略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资金事业单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