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物微球驱在五里湾长6 油藏的应用实践

2020-02-27郭文娟孟利华马云成李化斌

石油化工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采出程度水驱含水

郭文娟,郑 浩,孟利华,李 东,马云成,李化斌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特低渗五里湾长6 油藏属典型的均质型“三低”油藏,低含水期坚持以水动力受效单元为核心的精细注采调控技术,油井见效程度达到95.0 %、见效幅度110 %,单井产量保持在4.0 t 以上,采油速度保持在1.1 %,实现了连续11 年低含水高效开发,期末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0.8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超过51.2 %;中含水期坚持精细注采调控,强化剖面治理,期末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7.0 %;但进入高含水期后平面水驱波及半径增大,剩余油零散分布,剖面上主力小层动用程度高,剩余油呈米~厘米级规模相间分布,常规手段动用难度大,稳油控水难度加大,进入开发调整的关键时期,亟需开展新工艺新技术试验,从而实现剩余油的精准动用。

通过细化小层认识,更加注重注采对应关系的调整,突出向层内要油、在层内控水的主攻方向,通过聚合物微球驱技术实践,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实现了剩余油的精准动用。

1 高含水开发阶段的主要开发矛盾

1.1 平面上水驱波及半径增大,剩余油分布复杂

五里湾长6 油藏基础井网井排距为330 m×330 m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特征表现为平面注水均匀推进,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水驱波及半径逐步增大,从历年检查井的取心和试油、试采效果来看,目前水驱半径已突破300 m,平面剩余油分布愈加复杂,常规手段挖潜难度增大。

1.2 剖面上注入水沿高渗层段突进,低渗层段挖潜动用难度大

受储层物性影响,纵向上物性好、注采连通性较好的小层水洗程度最高,物性较差、层理发育的小层水洗程度较弱或未水洗;总体水洗程度已达到70 %,以中水洗为主,中强水洗达到50 %左右,弱水洗20 %~40 %,未水洗20 %左右。纵向上单砂体剩余油分米~厘米级规模相间分布,常规手段动用难度大。

1.3 随采出程度增加,控水稳油难度加大

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五里湾长6 油藏自2007 年综合含水突破20 %以后,含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油藏递减持续逐年加大,虽然通过持续加强油藏综合治理,多手段努力控制油藏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但含水上升仍然较快,递减绝对值仍然较大。

2 聚合物微球的特性及试验区的选择依据

2.1 聚合物微球的特性

聚合物微球具有初始粒径小、缓慢膨胀、耐盐、耐剪切等特性,能够进入地层深部改变注入水已有的流向,在油层中具有封堵、变形、运移、再封堵的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地层的非均质性,阻止或减缓注水单向突进,降低已见水油井含水的上升速度,具有深部调剖和驱油的双重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2.2 试验区的选择依据

选择开发时间相对较长(1997 年全面开发)的特低渗均质型五里湾长6 油藏,其油藏中部深度1 850 m,孔喉中值半径0.21 μm,平均渗透率1.81×10-3μm2,平均孔隙度12.69 %,油层温度54.39 ℃,地层水矿化度80.56 g/L,属深层封闭环境下的CaCl2水型,在长庆油田目前所开发的油田中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如安塞、靖安大部分的油田和五里湾油田的储层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该油藏虽然储层微裂缝发育,但含水上升比较缓慢,不存在很严重的贯通性裂缝,有利于聚合物微球的运移和有效封堵。

3 聚合物微球驱的应用实践及效果分析

3.1 矿场实践

先后经历了先导试验、扩大试验、巩固试验、工业化规模试验、整体注入五个阶段,在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后,逐步由三叠系长6 油藏向长8~长9 深层及侏罗系浅层扩大。

3.1.1 先导试验阶段 2010-2013 年在五里湾长6 油藏开展16 个井组的聚合物微球驱技术先导性试验,主要依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雷光伦等为代表的微球粒径匹配方法,根据各油藏的检查井资料、压汞资料、精细油藏描述等静态数据,参考利用K-Z 方程计算孔喉直径,计算高渗层孔喉半径,匹配微球粒径,微球水化膨胀后粒径与孔喉直径的匹配系数为1.2~1.5。初期通过扫描电子成像技术对五里湾长6 油藏的真实岩心进行观察,有明显的微裂缝存在,裂缝宽为20 μm~30 μm,根据微球膨胀倍数为30 倍(见图1、图2),结合1/3 架桥理论,经计算确定WQ-1 微球选择粒径为300 nm 注入方式在三口井开展试验,注入后降水增油效果比较明显。但其注入方式及注入参数较为单一。

图1 岩心微裂缝扫描电镜照片(450 倍)

图2 聚合物微球高倍显微镜下图片(550 倍)

为了进一步摸索适宜的注入方式,通过对在55 ℃下,渗透率为0.5×10-3μm2~2.0×10-3μm2的5 块天然岩心中注入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水驱后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逐渐变大,浓度在4 800 mg/L~6 700 mg/L 时,驱油效率趋于稳定,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性能与经济因素,选定最佳使用浓度为5 000 mg/L 左右,选取7 个井组开展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注入方式开展试验,注入后井组含水上升趋势减缓;同时选取9 个井组开展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方式开展试验,剖面吸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试验区7 口可对比水井平均单井吸水厚度由9.6 m 上升到10.8 m,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提高了9.2 %;见效范围由主向井向侧向井逐步扩大,对应油井51口,见效率45.1 %,月度递减率和含水上升幅度明显下降,控水稳油效果较明显(见表1)。

表1 五里湾长6 油藏聚合物微球驱注入前后主要指标对比表

3.1.2 扩大试验阶段 2014-2015 年,在油藏中部30个井组开展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单注聚合物微球两种注入方式的扩大试验,同区域未开展试验区对比,聚合物微球驱控水稳油效果明显,同时,不同含水阶段不同粒径的控水稳油效果也得以体现,其中乳液聚合的小尺寸微球能适应于孔隙型油藏,分散聚合的大粒径微球适应于孔隙+裂缝型油藏,能大大提高封堵性,依据现场试验反应,分散聚合微球强度大、封堵率高,能延长有效期,注入性好于乳液聚合微球;从指标变化看,聚合物微球驱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因此,2015 年末在油藏中部30 个井组开展单注不同粒径的聚合物微球试验,突出采取不同粒径、不同注入速度、不同注入浓度的实施效果评价,进一步明确聚合物微球合理的注入参数。

3.1.3 巩固试验阶段 2017 年以巩固效果为目的,重点突出参数的优化,在油藏中部完成三轮次注入,以粒径优化调整为主,在外围扩大区完成两轮次,以段塞优化调整为主,对聚合物微球驱的粒径匹配、段塞设计、注入量及注入浓度等关键性技术指标取得了较为深入和成熟的认识。并逐步完善了注入工艺,实现了注入设备的定型,制定了聚合物微球加药装置的安装标准和设备的专业化维护,并完成了注入设备的专利申请。同时,理论研究也由借鉴孔喉匹配理论向纳米级聚合物微球增大比表面积,降低渗透率理论转变,形成采收率=波及系数×驱油效率技术机理。

3.1.4 工业化规模试验阶段 2018 年五里湾长6 油藏正式进入工业化规模注入试验阶段,针对多轮次效果变差的现状,在持续优化注水政策基础上,重点突出堵水调剖、分层注水+聚合物微球多种技术综合联作,并采取大剂量、长周期的注入方式,逐步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善的聚合物微球联作技术。

3.1.5 整体注入阶段 2019 年在五里湾长6 油藏全面开展聚合物微球驱技术应用,利用干线整体注入,以小粒径低浓度单注方式,重点突出堵水+聚合物微球的联作技术应用,通过对比,实施多手段联作技术井组在控含水效果上更明显。

3.2 应用效果

3.2.1 水驱状况改善并好转 五里湾长6 油藏全面开展聚合物微球驱技术应用后,坚持持续优化注水政策,注采比由1.42 下降到1.18,使油藏地层能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并通过多项技术组合实施,油藏剖面吸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驱状况得到好转,15 口可对比平均吸水厚度由10.87 m 上升到11.06 m,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由63.9 %上升到65.6 %。

3.2.2 稳油控水效果提升 在优化注水政策基础上,通过应用开展堵水、分注+小粒径、低浓度、长周期联作的注入方式,稳油控水的效果持续提升,同比月度递减率由1.67%下降到0.28%,月度含水上升幅度由0.58%下降到-0.02%;油井见效比例由32.3%上升到33.5%,见效周期缩短,由51 d 下降到36 d,单井日增油由0.29 t 上升到0.38 t。

3.2.3 开发指标好转 与2014 年相比,标定递减由11.1%下降到5.9%,含水上升率由7.7%下降到4.5%,递减加大的趋势明显得到控制,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开始右偏,开发形势趋于好转(见表2)。

表2 五里湾长6 油藏聚合物微球驱试验历年开发指标对比

3.2.4 联作效果好于单一微球 多手段联作技术应用后,从改善水驱效果看,堵水+微球可对比井6 口,吸水厚度由8.91 m 上升到9.38 m,平均单井吸水厚度增加0.48 m;分注+微球可对比井4 口,吸水厚度由8.62 m上升到9.49 m,平均单井吸水厚度增加0.87 m;单一聚合物微球可对比井5 口,吸水厚度由7.67 m 上升到8.21 m,平均单井吸水厚度增加0.54 m,从剖面吸水形态对比来看,多手段联作在改善吸水形态作用上更加明显。从稳油控水作用来看,多手段联作与单一微球阶段效果对比,表现为见效快、见效比例高、单井组增油效果好、降递减控含水效果明显。

4 结论与认识

4.1 持续坚持小粒径、低浓度、长周期的注入工艺

根据理论研究结合试验效果,从初期借鉴孔喉匹配理论向形成纳米级微球增大比表面积,降低渗透率理论转变,形成提高采收率技术;通过不断优化完善注入工艺参数,认为小粒径、低浓度、长周期的注入工艺参数适应性较好。

4.2 合理的注水制度是确保试验效果的基础

由于注水制度不当,地层能量恢复速度过快,导致聚合物微球的滞留性变差,多轮次后效果变差,近年来五里湾长6 油藏整体压力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油藏中部压力恢复速度为0.11 MPa/a,且局部高压区注采比偏大,是导致微球效果减弱、控含水效果变差的一个主要因素。

4.3 多项技术组合实施是提升试验效果的关键

针对微球驱多轮次效果变差的问题,立足油田全生命周期调驱理念,以“先堵后驱”的技术思路,开展堵水调剖、分注+聚合物微球驱技术组合实施的堵水调驱综合治理手段,不断提升试验效果,实现控水稳油的目标。

猜你喜欢

采出程度水驱含水
延长油田南部长8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实验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采出程度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中高渗厚油层水驱流线特征研究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