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层气井生产上升段累积产量预测

2020-02-27

石油化工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流压产气煤层气

王 学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在原始煤层气储层(以下简称“煤储层”)条件下,煤层气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储层之中。开采手段通常是利用排出储层中的水降低井底压力,当其达到临界解吸压力时,煤储层中的气体开始析出。基于此,美国煤层气产业界创立了经典的煤层气开采理论——“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解吸-产出”理论。由此,煤层气井的生产曲线特征一般是逐渐上升,到达峰值后稳产一段时间开始下降,或者直接下降[1]。

因此,达到峰值产量的时间是对煤层气井开采评价的重要参数,利用该时间可以计算出峰值产量和上升段的累积产量,得到上升阶段的采出程度。结合经济参数可对生产情况进行评估。

1 预测方法

Alireza Salmachi 在2015 年提出了用于预测峰值时间的数学模型[2]:对产气速率分之井底流压的平方求时间的导数(即)。在标准状况下,由于井底流压pwf(t)与产气速率qsc(t)均是时间的函数,因此上式可写为:

式中:pwf-井底流压,MPa;qsc-产气速率,m3/d;t-生产时间,d。

可通过分析公式(1)等号右边来得到峰值时间的特征,接下来分为定井底流压和变井底流压来讨论。

1.1 定井底流压

公式(2)是固定井底流压情况下峰值时间的特征函数,通过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图,预测延伸图形与X 轴的交点就是产气量达到峰值的时间。

1.2 变井底流压

公式(3)就是变井底流压时煤层气生产产量达到峰值的时间特征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与图后,预测延伸两图形,二者交点对应的时间就是峰值产量时间(见图1)。

2 累积产量计算

运用上述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时,要求有一定的生产数据基础,因为要能够拟合产气速率、井底流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此公式为预测煤层气达到峰值的时间,那说明应用时生产时间在峰值时间之前。假设实际生产到最后一天的时间为t0,在此之前的累积产量为Np0,由上述模型预测出的峰值产量发生时间为t1,通过对拟合出的产气速率函数qsc(t)积分就可以得到后半部分的累积产量Np1。

于是得到煤层气井生产上升段的累积产量Np:

得到累积产量后与探明储量相比就得到采出程度,可结合预测采收率综合分析该井的目前生产状况,判断排采力度是否合适,生产井距是否合理等。结合实际情况为下一步生产做出调整[3]。

3 模型适用性与精度分析

煤层气生产模式大致分为三种模式[4](见图2),但该数学模型并不是所有模式都适用,例如图2(c)中,该种模式拥有两个峰值,预测结果属于第一个峰值的发生时间,有可能是假峰值。另外的图2(a)、图2(b)模型中,均可用此公式计算。

其次,运用该模型预测时,影响准确度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

图1 煤层气产量峰值时间特征

图2 煤层气井的生产模式

生产数据的质量:首先,时间单位最好是精确到天,已有数据要能够看出上升趋势,对于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函数拟合精度:这是直接运用于模型计算的,拟合结果直接影响预测结果。

已有数据时间与峰值时间间隔:很明显,当已有数据最后的时间越接近峰值时间时,预测的结果越准确。

4 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各模型的生产特征和原因;接着提出一个简单实用的数学模型,利用产气速率和井底流压预测峰值产量的时间,再运用积分获得累积产量,得到采出程度。最后介绍了煤层气的几种生产模型以及该公式所使用的模型关系,该模型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生产数据的质量和函数拟合精度。

猜你喜欢

流压产气煤层气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Meso-mechanical model of concrete under a penetration load
聚合物驱生产井流压特征规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M110区长8油藏合理流压研究
夏店区块低恒套压下井底流压控制研究与应用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煤层气排采产气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川南工区谭坪构造带排采井为例
DFS-C02V煤层气井高产因素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