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年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2020-02-27蒋芳仪

时代邮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年人年轻人时代

中年是人类数百万年演化出的完美礼物,它不是衰落的开始,而恰恰是人生的巅峰时期。对于这一代中年人来说,不确定性在带来焦虑的同时,也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

新中年是怎样的中年

随着2020年的到来,第一批90后仿佛收到了青春末日的邀请函:怎么,我们已经30岁了吗?我们就这样成为油腻、衰老的中年人了吗?网络上的90后一片哀号,仿佛30岁是一道分水岭,跨过去,他们就不再年轻,不再是个宝宝。

可是,很少人意识到另一个事实:就在2020年到来的同一刻,80后的第一批人已经跨入了40岁,70后和60后的第一批人已经分别进入了自己的50岁和60岁。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年人,但在这种时刻,却往往选择了沉默。的确,在面对年龄的增长时,中年人较少在公众面前袒露自己的心扉,只有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的时候,才会惊奇地发现,有些什么东西在变化了。

我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与过去的中年人有什么不同吗?

红学大家俞平伯曾这样描述自己所认为的“中年”:

当遥指青山是我们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或者不很轻微更是人情。可是走得近了,空翠渐减,终于到了某一点,不见遥青,只见平淡无奇的道路树石,憧憬既已消释了,我们遂坦然长往。所谓某一点原是很难确定的,假如有,那就是中年。

写下这段文字的他,不过31岁,就已经觉得年轻时代的憧憬消失无踪,所见均是寻常,剩下的则是一眼望到头的路途。

其实,他的观点在过去很具有代表性,大众对于中年人惯有的印象就是如此:人到中年,大局已定,没有意外,但也没有惊喜。

可是,如果我们用过去的眼光去看待当代中年人,就不免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中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变得不那么像中年人了。在他们身上,毫无疑问还保留着中年人的成熟和稳健,但同时,又多了许多年轻人才有的朝气和自我。

过去,大部分人的事业巅峰出现在自己的中年时代。他们往往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打拼,事业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原期,然后,向上的脚步就此停驻。很多中年人到达事业某个位置之后,就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退休;也有很多人在事业上一直待在起点位置,他们有可能将同样的工作干一辈子。也因此,一谈起中年人,人们就想到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然而,现在不同了,“没有什么工作能让你干一辈子”的观念,开始在中年人的群体里盛行。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不仅民营企业里的中年人依然还像年轻人一样锐意进取,那些曾被认为捧着“铁饭碗”的体制内中年人,也在谋求改变。跳槽在这个时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春节过后的离职潮也成了约定俗成的风景,除了普通员工,连名企高管也常常选择去另一家名企,又或者干脆自立门户,挑战行业内更有前景的事业。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年之后,选择了创业、转型甚至自由职业。这一类现象,在过去的中年群体里极为少见。

与此同时,当代中年人的情感和婚姻也有了很大变化。过去,人们结婚早,生育早,大部分人到了中年,家庭就已经稳定下来,即使一些人对婚姻生活有诸多不满,也很少人会选择离婚。在过去,离婚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丑事,更会给稳定的生活带来冲击,绝大部分中年人宁愿忍受一辈子也不会离婚。而现在,初婚年龄推迟,结婚率越来越低,离婚率却连续走高,这已经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30—49岁是离婚高频年龄段,甚至50—60岁选择离婚的人也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当代中年人在情感婚姻中的不稳定性,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中年人。值得注意的是,晚婚、离婚甚至独身虽然不会被人们歌颂,但也不再像过去一样被视为洪水猛兽,这一代中年人的情感观、婚姻观已有了很大的改变。

不仅事业和情感如此,这一代中年人在娱乐、消费、社交方面与年轻人也有许多交叉点。

过去的中年人在兴趣爱好上与年轻人迥然不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娱乐方式,大家泾渭分明。当代中年人却与年轻人有更多共同的话题点,他们一样爱玩王者荣耀,听毛不易,喜欢追美剧韩剧,他们甚至会喜欢同一个明星。相对于年轻人的高调,中年人喜欢一个“爱豆”是默默无声的,但一旦自己的“爱豆”被质疑过气,他们就发声了。2019年7月周杰伦不仅荣登微博超话榜首,更是成为了史上首个影响力破亿的明星,这便是“中年粉”展现真正流量的结果。过去,中年人接受新事物比年轻人慢得多,现在,微信、抖音、快手……什么新潮他们玩什么,他们比过去的中年人更贴近时代的脉搏。

当代中年人比过去的中年人更注重自我的需求,他们一方面努力追求着现实的成功,另一方面,内心深处也充满了逃离的渴望。“诗和远方”最触动的人群是压力最大的中年人,裸辞在上一代中年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一代中年人却越来越多地将它变为现实。对于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他们也有了新的选择,朋友圈开始设置为“三天可见”,对不喜欢的人和物会选择“断舍离”。

新中年,便是如此的中年。

新中年从何而来

中年,顾名思义,是指人一生中相对处于中间的年龄阶段。在精力充沛的青年时代和迅速衰退的老年时代之间,中年是一段相对平稳的年龄段。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寿命和整体状态不同,中年到来的时间点也不一样。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对于中年的年龄划分并不明确,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在同一国度的不同时代,对于中年的界定也存在差异。

在我国,过去的中年人一般指30—40岁的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第一批90后在进入30岁时会那么恐慌。因为在过去的观念里,30岁是一个人被称为中年人的标志时间点,意味着年轻时代的彻底结束。

这种观念至今还在惯性中影响着现在的人们,但并不符合我国当今的国情。事实上,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物质相较从前极大丰富,医疗和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寿命也随之得到大幅延长,身体状态和精神风貌也有质的提升。这不仅使得人们进入中年的时间推迟到来,而且就整个群体而言,中年的年龄段也变长了。

现在,35岁到60岁的人都可以称为中年人,不仅有70后、80后,还有60后。甚至,中年和青年的边际也变得模糊,90后也常以“具有中年感”为由而混入当代中年的队伍。可见,“中年”这个词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中年人群体的组成也更加复杂,呈现出来的特点更加丰富,也具有兼容性,更加充满活力。

当然,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普及也直接影响了当代中年人。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功能完善、学科匹配、结构适宜的教育体系。当代中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上一代中年人,受教育年限也超过了他们,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可能超过了10年。这意味着,这代中年人就业晚了10年。当上代中年人进入事业平稳期时,这代中年人还在打拼;当上代中年人进入事业巅峰期时,这代中年人刚刚进入稳定期。这也就不难理解,这代中年人为什么那样急切地想要发展自己,为什么要不断跳槽寻找更好的机会,因为他们起步太晚了,年龄增长对他们的压迫感也就变得更重了。

更何况,这一代中年人还遇上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30年。过去,人们从工作中所获取的经验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现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经验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强大的优势,甚至还可能成为进步的阻力。很多时候,中年人被迫与年轻人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竞争,他们必须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学习新的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而占据金字塔尖的职场人,更是常存忧患意识,因为除了一直紧盯着的竞争对手,还要警惕更多看不见的对手,在这个时代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无名之辈会突然崛起。过去,中年人可以选择小富即安,在舒适区里过一辈子也很正常;现在,在残酷竞争之下,中年人根本不敢停驻不前,他们必须激流勇进,求新求变,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为什么当代中年人具有年轻感的深层次原因。

社会环境的改变,生态系统的更新,不仅仅会影响中年人的事业,还会影响他们的婚姻、家庭、兴趣、娱乐,还会改变他们的心理、情感和观念。除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互联网的连接,中国社会这几十年来也处在越来越流动的状态里,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广泛交往和融合,各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当代中年人所触达的信息越来越多,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增加,他们因此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兼容的观念,更多元的兴趣,更自我的追求。这是为什么当代中年人在娱乐、消费、社交方面与年轻人有那么多相似点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家庭婚姻的选择中,更加像年轻人的原因。为什么现在中国离婚率变高了,这其中固然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毫无疑问,与当代中年人观念的改变不无关系。当代中年人更注重婚姻的质量而不是形式,更注重自我感受而不是他人目光,他们逐渐习惯了变化的世界,所以比上一代中年人更能直面家庭生活的变故,更勇于作出选择。

激烈的竞争,变动的世界,能激发中年人的潜能,但也会让人感到疲惫,想要逃离。当代中年人除了要应付工作,要抵御老去的虚无感,要处理情感的不稳定,更直接更现实的是,中年人还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都指望着你,需要你来带领和照顾,而你睁开眼却无人依靠的困境。尤其是独生子女居多的80后中年人,处于家庭、工作的夹缝之中却无人扶持,无人倾诉。再加上房价高企,医疗教育支出占比越来越大,生活成本一高再高,当代中年人的处境雪上加霜。压力之下,加班、熬夜、不健康的习惯以及焦虑的心态,使得这代中年人的发际线后退得特别明显,“不敢看体检报告”成了近年的热门话题,“保温杯泡枸杞”成了新中年的一道独特风景。

人生的中场仍大有可为

这几年,社会舆论对中年人似乎并不友好,以至于人们一想到中年,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油腻”,就会想到“危机”,仿佛中年成了负面的形象。这些舆论未必公允,但中年人想要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想要改变因年龄带来的尴尬处境,想在人生的中场继续大有作为,还需奋发。

要认识中年的意义。英国人大卫•班布里基融合人类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知识,写作了《中年的意义》,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为中年人正名。他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有中年,动物是没有中年的。大多数物种在发育成熟、繁衍后,会快速衰老死亡,唯有人类在度过生育力的巅峰之后,还有相对稳定的中年时代,之后才进入老年。在生理上,中年人并没有迅速衰老,依然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在大脑认知能力方面,中年人则处于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所以,一个中年人要如何才能胜过年轻人?关键在于他要充分利用自己在认知方面的绝对优势。这就是中年的意义,它不是衰落的开始,而是人生的巅峰状态。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年龄段,意识到这一点,无异于从内心深处帮助中年人重塑信心。

要提高自我的价值。专栏作家连岳在《中年鄙视,谁也逃不了》一文写道:“一个人,只要能创造价值,不偷懒,就用产品和服务发言,与你交换的人多,自然就证明你不被鄙视。继续努力才是王道。”这是中年人解困的真正办法。一个人只有直面现实,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很有可能将各种不确定性转化为可能性。一旦走出低谷,中年人的坚韧和智慧足以带领自己走到理想境地,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所谓的种种压力,很可能就是机会的另一种面目。

要提升自身的修养。著名作家冯唐的《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文,曾经在网络上引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论。现在看来,他的话未必好听,角度也未必宽厚,但他给中年人的建议却不无道理。总结起来,就是中年人要坚持运动和学习,要注意避免随意的生活态度,不要倚中卖中,不要忽视自己的仪态外表,等等。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年人在压力面前不能放弃自我,反而要更自律,更认真地去生活。

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当代中年人毫无疑问是压力最大的人群。过于严峻的社会处境,使得这个群体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焦虑、压抑以及孤独感也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同为中年人的台湾作家张曼娟写了《我辈中人》,在这本书里,她谈到自己中年时代的不容易,也用下面这段话与中年人共勉:

朋友说:“都说我们是‘奉养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你不觉得我们这一代好悲哀吗?”我深深拥抱朋友,对她说:“我们是最棒的一代,人世间的情义都付出了,也都承担了。”五十岁以后,我常用这样的话勉励自己:“年过半百,中途而已。”路还要继续向前走。此刻的我,有着前所未有的笃定与自信。

的确,人到中年,照顾老去的父母,抚养稚嫩的孩子,承担职场的压力,警惕未来的危机,更要独自面对生理和心理的种种变化,这是人生中最难的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中年人要学会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学会肯定自己,时时觉察自我的变化,保持心态的平衡,释放不良的情绪。一个中年人的强大,不会在肌肉,而是在心理。

不过,行路至此,半途而已。这个时代处处不安稳,也处处充满了生机,在这一背景之下,当代中年人不甘向现实投降,在人生的中场依然大有可为,也注定比上一代中年人看到更多的风景。

新中年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猜你喜欢

中年人年轻人时代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中年人保健与营养
野蛮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