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归属感提升的高职生心理健康干预案例研究
2020-02-26刘永杰刘洋
刘永杰 刘洋
摘 要:为探究高职生学校归属感提升中心理健康干预的具体影响,本文以案例分析与教育实验的方式,选择笔者学校一个年级作为实验对象,开展团队心理健康干预,以对比结果的方式验证合理的心理健康干预对提升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有效性,进而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合理的团队心理健康干预方案下,高职生明显提升了学校归属感。
关键词:学校归属感 高职生 心理健康干预
学校归属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指学生个体自觉被学校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是学生对于自己所在学校在情感上、心理上、思想上的认同。学校归属感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且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
一、心理干预实验方案与实施
1.归属感心理健康干预课程设计
结合笔者学校学生特点,以及国内外关于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干预的相关研究,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对提升学生学校归属感进行心理干预,并设计教学干预课程。
(1)第一次亲密接触。新生入学第一节课,以课堂40分钟设计“叠罗汉”活动,即先由第一个学生介绍自己,比如“我是活泼好动的王亮”,第二学生则这样介绍“我是坐在活泼好动的王亮旁边的内向的李然”,以此规律依此介绍,让学生互相了解。当所有学生介绍完成后可相互提问个人信息,以加深了解。最后教师提问,“你们记住了几个同学说的名字,他们有什么特点、性格与个人信息?”通过这个活动提升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为学校归属感的建立打下基础。
(2)敞开大门接受你。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设计集体活动,先让每个学生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再次重复这个任务,但需要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与分享两种活动方式的感受,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接纳、帮助和热情,从而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没有你不行。目的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学校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建立团队意识。设计一个团体任务,每个学生在其中承担一部分责任,且每个学生的任务不重叠、不重复,然后通过完成个体任务,最终实现整体任务。
(4)依靠着你。目的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而且集体的力量来自于每个学生力量的汇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与自我价值。
(5)和你们在一起真好。目的让学生通过学校集体活动,感受到身在这个集体中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学校的积极认识。
2.授课方式与特点
学校归属感课程具有一般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本特征,又结合高职生、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授课方式设计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原则,设计的课程活动应有明确的主题与核心,围绕学校归属感进行教学活动;二是心理健康干预活动课程需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师生都需放开自我,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开放的交流;三是教师在心理健康干预活动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個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给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关怀。
3.研究方法
选择笔者学校一年级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级设为实验班,实施心理健康干预,为期一个学期;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不进行任何心理健康干预。在开学时分别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学校归属感”测试,测试内容涉及五项:第一,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很开心;第二,自我感觉是学校的一员;第三,感觉学校内同学关系融洽;第四,学校教师对学生很公平;第五,在校很有安全感。评价的方法以“1-5分”评定,从1到5分别代表“同意程度”由弱到强。
4.学生归属感状况
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学校归属感”测评,结果如表1所示。由测评结果可知,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教学实验前,学校归属感的总体评分不高,为中等水平,而且两个班级学生在总分、各项目评分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测评结果说明,学生在学校归属感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开展心理健康干预课程的条件。
二、干预研究结果
1.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归属感前后变化
经过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干预课程教育实验,实验班学生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学校归属感测评,结果如表2所示;对照班在未接受心理健康干预的情况下,学期结束时的学校归属感测评结果如表3所示。由测试结果可知,实验班学生在“学校归属感”的总分与各分项方面的提升明显,学校归属感水平由开学时的中等水平,上升到学期末时的较好水平;对照班学生虽然在学校归属感的总分方面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明显不如实验班,而且在各测评分项来看,实验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对照班学生则在各项评分上表现不一,尤其在“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很开心”方面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2.学生的自我体验
除了对学生进行“学校归属感”测评之外,还结合高职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进行了观察与记录。结果显示,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干预后,实验班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生明显的变化,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明显提升,课堂表现更加开放、积极、有序;实验班学生作业完成程度也越来越好,而且在作业中所表现出的专注度、认真程度等均有明显提升。
心理健康干预教学实验表明,心理健康干预是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践表明,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提升并非依靠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学校营造良好氛围和优秀的校园文化、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真正从情感上得到感悟,让其对学校有更深的认识和认同,这样才能够提升其学校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杜渐.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王立高.高职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3]徐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化——基于学生的归属感[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5).
[4]汪素娟.高职生学校归属感的缺失与构建[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5]贾志平.高职学校新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探索[J].时代教育,2018(5).
(作者单位: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