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的本质:与话题相关的意义系统

2020-02-26

关键词:语义语境意义

李 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基础教学部,辽宁 葫芦岛 125105)

语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广泛探讨。有学者认为,语境是语用主体借以运用语言规范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殊的场[1];有学者认为,语境是语言发生发展,存在与变化的条件[2];还有的学者认为,语境是围绕在文本周围建构的关联性实在,并以文本为中心动态、连续性生成[3];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学术界公认的,似乎是同义反复式的定义,即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笔者认为,这些定义虽然各自从不同的侧面相对具体地描述了语境的性质和特点,体现出认识的深化,但总觉得还缺少一个主要内容,这就是语境是由什么构成?或者说构成语境的本质或基质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些构成语境的“场”“条件”“实在”“环境”又是指什么?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甚至也缺乏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语境就是话题及其语义所涉及或所规定范围内的全部思想意义所形成的系统。笔者试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说出来的语义本身也是语境

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要明确一下本文所涉及的最重要的两个概念的初始含义,即什么是语义和语境。这里所说的语义,不是泛指的语词、句子或语篇所承载的意义,而是指言说者在言说的当时实际地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之所以这样来界定,是因为虽然语义概念可以在其内涵所涉及的最宽泛的意义上使用,但是当我们把它和具体的语境联系起来、谈论某一语言单位的语义时,所指向的这个语义一定是具体时空条件下,某一具体的词句或篇章的意义,它既和读者或听者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所理解的内容不完全一样,而且也和言说者本人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说出的相同话语的意义不完全一样。所谓语境,是指形成和理解某种言语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背景及思想内容。对其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语境的含义中包不包括在具体条件下正在言说话语的意义内容?也就是说,某物的环境中包不包括某物本身?笔者的看法是不包括。假如一旦包括,就抹杀了两者的区别,也就无所谓一个事物和它的环境了。在这样的限定条件下,我们所说的构成语境的很多内容就是说出来的语义内容。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任何言语都是某时某刻的当下话语,就这些言语当下所表达的特殊内容和色彩的意义来说,是所要被理解的具体语义;从上面所说的语义和语境的区别来说,它不是语境。但可以肯定地说,由于词义和语法规则的相对稳定性,言说者任何时候所说出的同一语言单位语义的绝大部分内容及表达它们的语音、词型和句法都是言说者和听者在此之前的长期以来想过,并且比较熟悉的内容。例如,言说者所表达的思想意义与他表达它们时所用的语词、句法的联系在他与听者说话的时候就已经熟悉了。他所说出的话题内容及理解它们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也是说听双方都大体了解的。否则,会因为理解的难度太大而失去交流的意义。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某时某刻说出一个词或一句话乃至一段话的时候,所要表达的肯定是当下的意思,而且也表达出了当下的意思。同时,也表达出了在此之前的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与现在的当下所共有的意思。

第二种情况:同一个语篇或一段言论中的前后文语义之间、整篇语义与部分语义之间相互成为理解对方的语境。理解是一个扫描式的动态过程,这种情况在进行阅读理解时表现最为明显,对于一个浅显语篇的阅读当然是从头到尾的一次性扫描即可完成,但对于一个比较复杂深刻的语篇内容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才行。在这种情况下,理解活动所注意的重点是一个不断地来回转移的过程。当思想的重点转移到某些词句的时候,已经看过的前后文语义就作为帮助理解所思考的重点词语的语境而发挥作用。在同一个语篇中语义和语境两种角色的相互变换,不仅存在于不同的部分之间,还存在于整体和部分之间。对于文本的理解过程,必须从整体中理解部分,又必须通过部分来理解整体[4]。这就是说,不理解整体就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部分,不理解部分也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整体;理解是一个从部分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部分的多次反复过程。联系到语义和语境的关系,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当我们思考部分的意义时,整体的意义就成为语境;当我们思考整体的意义时,部分的语义就成为语境。

第三种情况:言语交流双方在讨论时,有意无意地显露出来的某些言语之外的特征就形成语境。这些主要是指言说者和听者的语气、表情、态度、所用句式及辅助动作等。这种语境最明显的特点既不是直接用语言表达的语境,也不是像时间和地点那样明摆着的客观语境,而是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表情语言、动作语言等形式透露出来的思想和态度。因此,我们仍然把它归入表达出来的语言所形成的语境范围之内。这些特征对语义主体内容的实际含量没有损益,但能够通过对人的心理态度的影响来间接地影响到有声语言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比如,坚定的语气、命令式、祈使句式会增强对方的执行力;商量的口吻、平和的态度有时会降低话语内容在对方心里的可信度,从而减弱执行力。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后者又可以更好地调动对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做好工作。

二、没说出来的语境也由意义构成

这部分主要是指话题和话题内的语义选择与确定提供背景条件的各种因素。它虽然没有用语言来表达,但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即使某些微妙的心理因素一时难以用确切通俗的词语来表达,也不影响它本身就是思想意义的性质。下面,根据它们的特点,也分三种情况来说明。

第一种情况:话语交流的时间、地点和其他客观事物所形成的语境。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只是由于谈论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有说出的必要。这种情况虽然在书面语言中也不少见,但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表现最为明显。比如,我们经常说“这里”“那里”“今天”“明天”等,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是确定的,离开了确定的环境,它们所指向的意义立刻发生变化。黑格尔在谈到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和非确定性时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譬如说,这里是一棵树。我转一下身,则这一真理就消失了,而转变到它的反面了:这里不是一棵树,而乃是一所房子。”[5]像“我”“你”这样的概念更是如此,它会随着言说者和听者角色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着指向的意义。当然,我们所举的这些词语除了当下所指的具体时空和人之外,还有一个持久的、隐含的抽象意义在内。黑格尔所看重的,就是词语的这后一方面。但是,这和我们所说的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没有任何矛盾。

第二种情况:作为形成话题,语义和理解语义基础的知识是主观条件。应该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对人来说往往是因为自明而无须言说的。比如,人活着就需要吃饭、呼吸新鲜空气等大实话是不必要天天说的,几何学的公理也是不需要证明的。而且也应该知道,万事万物所蕴含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能够谈论或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席话或一段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往往还没有其背景所包含的多,它的背景知识中包含着的思想内容往往更丰富和深刻,而且是多层次的。这些作为语境的东西很多是明摆着的,是不必要说出来就可以理解和运用的。就是说,在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语言交流之际,总是有许多的事实和道理组成意义作为其语境伴随左右。

第三种情况:形成话题和使话题得以展开的原因、目的等,在一定情况下,也成为理解语义所需要的语境条件。这是一些相对复杂、带有综合性的语境因素。主要是因为,原因、目的等概念本身就相当抽象,因而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时候就会产生多种复杂的情况。就拿原因来说,它是指那些引起现象的现象。单从这个简单的定义来讲,如果要充分地说明作为结果的现象就必须知道和说明它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因应当成为理解作为结果的话题语义的语境。如果人们对引起某结果的原因根本不知道或者非常熟悉而不必要提及的时候它就不成为语境;如果作为原因的事物本身是复杂事件的话,它发挥语境作用的方式也会是多方面的。例如,2020年上半年在世界范围内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同样巨大时空范围的议论,我们单从疫情给议论提供了话题的角度就可以说它是议论产生的原因。但是之所以形成这样大范围的热议,绝不是光提供话题这样简单,而是由疫情本身情况的复杂性,它对人类生命威胁的严重性及由它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后果的多样性等因素所构成的。同样,它成为热议时理解语义的语境作用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目的这一概念的情况和原因差不多,而且这两个概念也经常重合或纠缠在一起。一个目的的形成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既有现实的,又有历史的;既有自身的,又有对方的。另外,它们可以成为语境,也可以不成为语境,主要是根据话题的性质来决定,如在正式的商业、外交等谈判中经常成为重要的语境因素,而在日常的交谈中很少成为语境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一切话题的形成、交流的实现及对语义的理解都是在说出和没有说出的主客观条件,即语境的基础上展开的。有学者对理解的前结构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认为其由“前有”“前见”“前设”三部分构成。“前有”是指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情况;“前见”是指人理解之前已有的对相关问题的见解;“前设”是指理解过程中前期的假设[4]320。虽然这种理解不光是指对文本和话语的理解,而且也是广义的,即所谓此在对存在的理解或揭示,但是它包括对文本和话语的理解,是对我们现在这一论题的有力支持。

这些论证都说明,构成语境的实际内容或材料就是意义。确切地说,是了解了的或者对理解活动产生影响了的意义。那么,既然如此,语境和语义的区别是什么呢?如前所述,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依据人们在具体的条件下关注的重点和方式为转移。一般地说,不管范围多大,语义都是被关注的重点,而对语境的关注程度要相对差一些。另外,以什么方式来关注,也是区别的重要方面。对于同一个明确说出来的词汇或语句,当人们把它当作重点理解的语义内容时就是语义,而把它当作理解其他部分的上下文内容时就是语境。

语境和语义之间常见的区别还有以下几点:第一,潜在性与显在性。一般来说,语境的存在形式经常是潜在的,它经常以非语言形式的意义与语义相关联,而语篇中的语义绝大多数是要明确表达出来的,即使是某些隐喻的意思也要以某种明显的方式让对方知道。语境发挥作用的大小和方式也不十分明显。语篇的语义越浅显易懂,语境的作用就越小。反之,就越大。第二,模糊性与明确性。语境因其不是当下思维的重点,它在人们思想中存在的方式是相对模糊的,它往往只是大概的印象,而语义则是由明确的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第三,决定性和被决定性。无论是语言现象最初产生的时候还是后来每次发生的语言交流,语境都是先有的决定性的因素。从总体上讲,是人们在一定场合、条件下有些想法和意图需要别人知道,才产生了语言和它的每次运用。

三、语境的范围就是理解语义所涉及的思想阈限

前面讲到,构成语境的因素或材料就是意义。用日常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意思”。那么,这些意义是如何形成语境的呢?我们又是如何形成关于语境的观念的呢?关于第一个问题前面已经提及。就是人们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着很多思想意识,或者是由于需要协调行动,或者由于各种复杂的业务行为,或者是为了纯粹地宣泄内心的思想感情而产生了语言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交流之前及交流之中各种主客观情势和条件相对于语言表达的确定意义就成为语境。早在交流之前,语境中那些更为基础性的因素就已经相对地酝酿成熟了,如交流的目的、交流所用的民族语言、谈论的主题和主要内容,以及交流的时间、地点等。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语境也在不断地形成和变化当中。

人们之所以形成语境的观念,是进行回溯性思维的结果。当人们为了准确而透彻地了解语义的过程中,不得不去了解和这些意义有关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于是,现在不是顺藤摸瓜,而是顺瓜摸藤地去研究影响“瓜”的很多因素。正如前面提到的,这些因素中有些是明摆着的,不需要花费心思去研究。但是,还有很多是需要进行猜测和研究的。比如,在各种谈判中,双方都力求摸清对方底牌和各种有关的信息,为此要做大量的情报工作。又如,在阅读一些学术论著的过程中,读者不仅需要知道作者的学术成果本身的具体内容,还需要知道作者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主客观条件,作者取得成果时的具体思路;由于这些东西都需要总结和归纳,也由于研究的思路和叙述的思路的不同,要了解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再如,在研究历史文献的时候,本来作为语境的某些内容,如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心态等,在文献成文的当时是明摆着的,但是后来时过境迁,这就造成对后人来说很多需要考证的东西。即使是日常生活的话语交流中,由于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谈话的具体情境等因素的不同,其表达方式也会有各种复杂的变化。所有这些因素及和这些因素相关的其他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围绕语义构成了一个因素整体,这就是语境。

语境既然叫语境,就有境界的含义在其中。这个境界绝不是具有广延性特征的物质性事物的边界和疆界,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境界。同时,它又不是任何一种思想境界,而是那种语义所规定的境界,或者确切地说,是理解语义所需要的思想内容所形成的境界。由于客观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一个作为理解现有某单位语义之根据的概念和原理都不是最后的根据,它本身也需要更深刻的概念和原理来说明,这就形成了语境的多重性。比如,为了确定一个语词的确切意思往往先到前后文中找根据,但是前后文语义也不一定很容易被确定,这时又要到整个语篇的整体意思及所用语言的构词法等因素中去寻找。这样,又可能出现了作者的创作环境、学术环境及实际生活语境,还出现了整个民族语言语境等。这种情况从可能性上说,只有达到人类能够想象的最大语境,即世界语境或者所谓上帝语境的时候才能终止。不过,在实际的运用当中,都是根据具体语言交流的目的达到对现有语义的充分理解即可。多数情况下,思想对语境的回溯只达到直接语境,即和既定语义直接相关的语境就够了。也正因如此,一般语言学所研究的语境基本上都是直接语境。当然,即使是直接语境也因其具体的语义理解的难易不同而要求的构成语境知识的深广程度是很不相同的。对于一个日常生活中的语义理解来说,一般的生活经验和对前后文意义的理解就足够了;对于一个科技论文的理解来说,不掌握该领域的专门知识及该领域科技发展的前沿状况是很难读懂的。正如布龙菲尔德所说:“为了给每个语言形式的意义下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我们对于说话人的世界里每一件事物都必得有科学的准确知识。”[6]既然语境是与话题相关的意义系统所形成的范围或者界限,那么它也有一个大小的问题。精神领域各种现象的大小不像物质领域的事物那样容易比较。一首诗所达到的意境与一个物理定律所达到的适用范围很难说哪一个更大一些。在同一种类型的精神活动所达到的范围还是大致可以比较或衡量的。而这种比较或衡量的方法和标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意义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论证已经基本回答了本文的主题,即语境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但总觉得还有所欠缺,这是因为意义概念太抽象,如果不对其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尤其是对直接构成语境的意义概念不做出物质的还是精神性的明确划分,对于语境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来说是很不够的。所以,有必要在此做进一步说明。

意义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关系概念,即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或对人的好处、用处、作用等;第二种虽然也是关系概念,但这种关系只是体现和被体现、表征和被表征、传达和被传达的关系。通常多指某些符号、迹象、标记等所反映的实际事物和人的思想意识的内容。由于语言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丰富、最灵活、最系统的符号,所以一说到意义的时候,人们会想到的是语词或语句的意义,即它所反映的实际内容。然而,这些语言所指向的实际内容到底是物质的呢,还是精神的呢?笔者可以肯定地说,对于一般的“意义”这个词语来说,有时指观念性意义,有时指实际的客观对象。作为语境的意义来说,都是指观念性的意义。这里涉及事实、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哲学当然有不同的观点。依据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既包括自然事物及其规律,也包括人们的实际生活本身及它们发生、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这些事实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形成人们对它们的观念,这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本身如何存在和变化的观念。人们自己身心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又产生如何改造客观事物以适应自己需要的愿望、目的、计划、想法等,这就形成更加复杂的观念体系,或者也可以叫主观世界的东西。随着语言的产生,人们把认识到的事实情况、愿望、目的、想法等都用词语和句式表达出来,用以记录和交流。在人们实际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一些非常具体的场合,尤其在指认某些陌生的东西之时,语词的意义确实直接就是被指认的东西本身,中间没有相对抽象的印象和观念的环节。随着认识、交往的深入和复杂化,随着人们记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人们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观念的体系。这时,人们所用语言的意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观念,而不是表现为直接的事物。也就是说,语言和事物之间产生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完整的观念性环节,它承载着语义,语言通过它来指向实际事物。同时,还产生了越来越多不涉及实际事物,只涉及思想领域东西的话题,这就更谈不上意义和事物的直接联系了。

我们之所以说构成语境的意义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还有一个根本的理由,凡是构成语境,从而影响和决定语义的东西必须由客观的事态先进入人们的头脑变成参与思维的思想材料才能发挥作用,这就必然成为观念的东西。这一点,从我们平时对语境形态的分类中也可以看到。例如,所谓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都是以知识和经验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还剩下一种所谓情境语境是属于当下的东西。但是,即使是当下的东西也必须是先进入言说者和听者的头脑中才能发挥作用。即使某些客观事物摆在那里,当人们还没有看到和听到,或因熟视无睹而未能参与交谈和理解话语意识的时候,它就不是语境。所谓的“说话不注意场合”“思想脱离实际”,大体上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些都说明,语境是认识到了客观事物,就其现实形态来说是观念性东西。

总体上看,语境是由语义或者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意义构成,而语义则是观念性东西的意义。之所以这样表达,原因有三。首先,能够更好地说明语义和语境之间的转化。在现实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交流中,可以看到语境和语义的相互转换不断发生。这种转换之所以如此迅速和顺利,其根本原因就是两者同质,是属于同一个东西的角色转换。如果是某些异质东西之间的转换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分解和组合,去掉和增加某些因素才能做到。而同质东西的角色转换就相对简单。

其次,为语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性观点。正如本文开篇说到的,在语境的本质和构成因素是什么的问题上,学术界至今还未能形成一致的观点。很多人对此类问题不敢或不愿意做出比较具体的、肯定的判断,而是要么概括地阐发,要么是从周边的不同角度进行描述,而不指出语境的本质是什么,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实体、质、量等范畴究竟是指什么,这就需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最后,为理解语境的层次性和变化发展提供了相对直接的理据。学术界普遍认同语境是多层次的、动态的,即变化发展的。但是,对层次的划分和变化发展的理解不尽相同,同时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等问题也没看到有更多的解释。本文关于语境是由精神性的意义构成的观点,旨在为理解语境的变化提供直接的理据。

猜你喜欢

语义语境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语言与语义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