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微思政”新型模式路径探索

2020-02-2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微时代网络平台社交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0.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更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全新模式。互联网从发展到逐渐壮大,从极小的领域到丰富人们生活,更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海量资源。在这些资源中掺杂着许多负面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学生接触到,很有可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需及时对此展开相应对策,通过“微思政”教育模式积极展开网络思政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微时代”的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传播的作用

1.1 微时代使用媒介

微时代是以网络信息为基础的数字化传播技术,以影音、图文等方式在移动终端中实施互动、沟通、信息传播等。微时代主要是以人们的通讯工具如手机、ipad为基础作为通讯媒介,这些终端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如便于携带、方便使用、屏幕较小。与此同时微电影、动画、小说等也应运而生,这些适合学生利用碎片时间来浏览的网络信息随着微时代的带来被广泛普及。虽然微时代的主流媒介是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但由于他们属于社交媒体,在功能及使用人群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1.2 社交媒介的发展

近年来,微博以关注机制和明星、名人为引流从而打造出一种以实时讯息为主要推广渠道的社交媒体平台,2016年中旬微博用户就已突破到2.24亿,迄今为止更是几倍增长,微博通过陌生人关注和被关注等来打通社交通道。人们可以通过微博来关注自己喜爱的明星和名人或亲朋友好友,可以从各类网络视频和名人言语中进行言语支持和反馈,由此可见,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平台内容方面,微博以时政话题、兴趣爱好、社会信息等多重领域方向为人们进行推送,其中包含众多名人日常生活、美妆博主和淘宝店铺,其中宣传价值及人设价值极强,且人们的言语褒贬不一,可有效提升热度。与其同一社交性质的QQ和微信平台除了2011年推出的朋友圈、摇一摇、公众号等到目前为止更是推出支付功能、小程序、生活缴费、手机充值等功能,以往使用手机微信的群体都由16-35岁左右组成,目前我国许多中老年人甚至75岁高龄群体也逐渐在使用微信,且微信中的社交功能多数由身边熟人组成,朋友圈功能也是如此,且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微信产品功能逐渐丰富,从而形成集社交、支付、游戏、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的社交软件。

2.微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的带来的影响

2.1 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造成一定冲击

微时代背景下,不仅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效率得以提高,随之而来的网络舆论也在传播过程中带给人们无数波折和思想上的触动,其中真假难辩、防范困难、范围广泛的信息内容以QQ、微博、微信、贴吧、等网络论坛中以个人意见和观点来影响着高校学生。网络媒体中的舆论风向很容易成为高校学生群体斗殴、打骂的导火索和催化剂,更是让社会现象在高校校园中出现了另一幅影子,从而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运行产生了及其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于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新型模式的研究探索成为了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也逐渐被被各大高校思政教育部门所重视,由于网络信息较为复杂,使用群体较为密集,从而导致网络信息中许多言论真假难辨。网络中的信息是一把双刃剑,由于高校学生好奇心极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但缺乏判断能力且阅历尚浅,网络中的信息很容易对他们的思维和心灵造成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内心世界扭曲。与此同时,网络中很多信息的散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开放性,其中很多信息不足以让人确定真实性。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很难在此环境下展开,相比较过去的稳定工作环境,目前思政教育工作极为艰巨,但科技一直在不断发展,以往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被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所接受了。

2.2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借助微时代创新

首先,高校可借助微时代来拓宽工作领域,目前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相比以往来看,传统思政教育只能够借助课堂来培育学生,但现今微时代却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 网络平台中不会由于某一群体的年龄、性格、性别、教育水平等因素就拒绝某个人对某个观点进行辩证和讨论。在这种自由模式下的交流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欲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动力和表达欲望,甚至解决部分学生自闭现象,避免了学生由于正面沟通的约束感,从而为大学生所喜爱和接受。因此,微时代可为高校提供更为宽阔的思政教育渠道,让思政教育人员能够在丰富教育环境中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将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充分了解,且及时控制学生的思维形成。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可以在网络平台的借助下让“微思政”的开展更加灵活、亲近、有效的实施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其次,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中的各类社交平台也随之应运而生,伴随而来的隐蔽性、频繁性、传播性和平等性为各大网民所喜爱,也因此网民可以在网络社交平台中畅所欲言。其中各类思想观念更是层出不穷,从而也让网络成为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发源地和起始点。多样且丰富的社交网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互动平台,更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方式迎来的新的改革路径。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应用,人们可以在互动平台中相互观看当前讨论热点新闻,并以声情并茂、图文俱全、影音并齐的呈现形态来向人们传递更为生动、丰富、形象、引人深思的事件和新闻,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正能量的新闻学会明辨是非、理性思考,并在这个网络大环境下与其他同学和朋友、教师相互讨论其行为特征、中心思想、表达观点等。思政教育人员可借鉴此模式来向学生传达思政教育正能量事件,并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言语,强化思政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同感,进而增强思政教育的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3.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理论基础

3.1 思政教育中的人本主义

Anthropologismus意译为人本主义,罗杰斯曾说过"当我看着这个世界时,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这世界的人们时,我是乐观主义者。"由此可以开出他所强调的人本主义是指人的成长需要被关注,且在关注中促进人们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塑造出完整的人格。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不仅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方式及成长环境也有所改变,大学生更为关注网络平台中的一些热点新闻,并积极参与到其中以自己的思想发表言论,微时代逐渐渗透到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当中,思想教育也因此发生改变。面对目前熟悉又陌生的思政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在育人方面的决心一直没有被动摇过,但在微时代的冲击下思政教育人员需紧追时代步伐,认清眼前的变化,着重于在网络当中建设和开展思政教学,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依靠网络平台来逐渐点滴给学生隐形渗透、和谐平等的言语,在侧面教育的基础上把控舆论风向,让学生能够在错综繁杂的信息内容当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魅力,且提升对网络信息中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能力和思想共同成长。

3.2 思政教育中的自我管理

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中蕴含着许多正能量和负能量,而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阶段,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社会阅历较低,了解的知识不足以应对网络中的思想诱导,很容易产生定力不足、立场不坚定的现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来实施“微思政”教育,和学生产生平等对话,做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疏导学生情绪,劝导学生激烈言行,调整学生对于社会上的道德认知和情感认知,让学生能够从内心认可正确的思想引导。提升学生对于负面和正面信息的判断能力及分析能力,面对带有引诱性质的负面信息能够拥有良好的控制力,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充逐渐成为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在负面信息中能够做到是非分明,做一名品行优良且思想正直的好网民,在网络上能够带领人们宣传正能量信息。

4.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转型拓展路径

微思政是指高校在各种网络信息纷杂且传播速度极快的条件下,以更为便捷、有效、灵活、平等的形式对高校学生在网络平台中表达的思想和意见进行有效解决和回应,并对学生的思想加以正确引导,在网络平台中实施有计划的“微思政”教育模式。

4.1 拓展思政教育发展路径

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机遇,高校可借助其中网络的普及性来拓展思政教育发展路径,构建网络平台信息优化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高校需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以思政教育为主体,将学生的审美特点、兴趣特点、认识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到学校网站网站当中,并将校园文化和校园宗旨设为重要主体内容。以轻松温馨的版面来设计网站,点明网站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重点新闻内容和校园制度以及校园动态加强宣传力度。在网站中设置学生和教师可以沟通的聊天窗口,以便于学生能够及时向教师沟通探讨思想问题和校园内部问题,由此吸引大量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站建设当中,并借此机会倡导校园文明建设、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其次,高校可通过校园论坛来进行思政教育宣传,校园论坛作为校内学生活跃度最高的网络基地,其中网络舆论走向非常值得思政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并控制,高校应深入分析学生思维习惯,以此通过校园论坛主动发表相应热点话题,通过把控舆论走向来鼓励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外,高校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来与学生产生互动和培育学生思政精神,作为当前最热门且实用最为广泛的网络交流工具,思政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来拓展“微思政”发展路径,并将微信公众号特有的即时性充分发挥出来,向学生迅速推动准确的热点新闻,并通过精准发布的平台消息来传播正能量故事,引导学生从中进行正面评论,把握舆论走向,从而形成主流思想,让学生和高校思政教育能够达到情感共鸣。

4.2 加强思政师资力量建设

“微思政”的发展道路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工作,高校想要构建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思政教学团队,需重点加强思政师资力量建设。首先,思想教师需要在教育方面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在网络舆论方面能够做到同仇敌忾。“微思政”在“微时代”中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性质思政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以和谐、亲近、友善的表达方式和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沟通和引导,并落实“微思政”的实施目标。因此,高校建设思政教学团队应从“微思政”的认知角度上让所有思政教师都能够明白“微思政”的建设意义与正常的思政教育意义是相同和共存的,只有在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中有所差异。其次,思政教育人员需要从思想上扭转教学观念,“微思政”工作人员也需转变教育观念,将网络平台作为“微思政”重点实施基地,以改善传统思政教育中的滞后性。此外,思政教育人员需认真分析网络平台和平台中的学生,以此总结出良好的思想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由此实现思政教育引导高校学生能够在网络信息中辨明真假、弘扬正确的思想理念,以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后,思政教师需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此应对网络环境中繁杂的信息。由于“微思政”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思政教育,这也对思政教育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需具备互联网操作能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的人员来实施“微时代”背景下的“微思政”教育。

4.3 严格管理网络平台信息

“微时代”背景下,“微思政”的网络教育开展需强调提升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教育能力为核心任务。叶圣陶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而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因此,高校实施“微思政”教育,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具备良好的言行举止,与同学和教师相互之间能够平等交流,坚决杜绝传播、引导、造谣任何负能量信息。高校需明令禁止学生在发布相关网络信息时需谨遵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思政教育人员除了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外,还需对学生培养一定的网络法律意识,以避免部分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是可以畅所欲言、造谣生事的地方。其次,高校需树立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的思政教育理念,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准确判断,以此提升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在使用网络时能够恪守行为准则,让学生现实生活与网络行为能够表里如一,做一名严格律己的优秀网民和一名高校中品德优秀的好学生。并以此推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微思政”的改革效率,让高校能够在网络平台中发挥出自身育人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力推动“微思政”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创新是建立在传统思政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并以此加强网络平台思政教育。“微思政”的顺利实施需高校思政人员加强管理网络平台信息、着重于高校思政师资力量建设、拓展思政教育发展路径。以此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帮助高校学生都能够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的公民。

猜你喜欢

微时代网络平台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社交距离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