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挑战与应对

2020-02-26杨曼萍

关键词:微时代生活化思政

杨曼萍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邵阳 422000)

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学习行为方式均受到复杂多变的“微信息环境”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再难以与新时代相适应。直面挑战、积极应对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探索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任务。

一、“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度审视

1.“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4G、5G基站建成,“微媒体”App应用的创新,使得万物物联。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为核心形式,通过便携式的终端设备达成实时的沟通、高效传播和即时互动交流[1]。传统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被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媒体”所替代。新媒体成了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信息话语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思潮的传播幅度和广度加大,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新兴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新媒介平台和新教育工具,也给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推动力:高校教育工作者只需针对“微时代”信息快速而活跃的传播特点和大学生们乐于和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能力,便可借力新媒体功能,从“微媒体”中更为快捷地获取理论研究新动向、创新话语表现形式、掌握时事新闻,以此丰富教育内容和素材;还可通过细心观察,分析青年学生对某些时事、政治的评论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把握大学生群体的观念和思想动向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将更丰富、而更具吸引力。通过增加新的教学设备和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得到了改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能抓住“微时代”特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创新教育工作模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吸引力,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转变。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势必得到提升。

2.“微时代”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信息平台的迅速发展,使信息资源的公开发布和舆情搜索变得更为便捷。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微课等为媒介的“微时代”初露雏形。“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微课等媒介,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信息话语权的改变,也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着较为强烈的冲击。

首先,主流意识领域话语权转变,大学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容易迷失[2]。由于信息制造的门槛低,造成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低质量、恶意的信息拥有了更多接近大学生群体的机会。而大学生在其所处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被误导,产生群体观念极化的现象。许多大学生接受信息的空间封闭而狭窄,在这种信息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视野格局极易受到影响,容易导致思维固化、认识片面、人格不全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挥其功能,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其次,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权威性逐渐减弱。在传统的高校课程中,“重专业,轻政治”的观念长期存在。且传统的高校政治教育模式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分析时事政治,关注未来。而在“微时代”,学生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动动嘴巴就可以通过搜索获取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这种快捷的方式容易让学生认为即便不热衷于课堂学习,也能通过网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自学修满学分,完成学业。有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探寻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吸收更多的观点,以至于质疑教师的讲授。教师在学生中的引导作用和权威性逐步减弱。

再次,信息输出方式发生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受到冲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程是许多高校开设的必修课。高校开设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开设的这些课程偏重于理论教育,且内容多而陈旧、分配的课时少、授课模式单一,激不起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微时代”信息的输出和接受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单纯通过语言的输出,已无法让学生真切感受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难以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去。许多大学生到课程学完还不知道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和价值追求是什么,没有明白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微时代”的形成与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不可预估的通过虚拟空间而展开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阵地,高校不能逃避“微时代”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寻找破局和创新之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微时代”创新的优选

“微时代”不只是一个时空概念,它涵盖了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和文化表达等众多要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微时代”创新的优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即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高校针对大学生群体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利用“微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多等属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微媒体”虚拟空间相结合,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领域,紧密围绕大学生开展渗透式、潜移默化式的生活化教育。这一教育形态有扁平化、内容多样化和场景生活化等特点,青年学生乐于接受,也有利于思政教育回归教育实践,并最终将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融而为一,使思政教育从现实层面融入“微时代”。然而,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1.教育客体易陷入自我封闭式的“信息茧房”,难以“破茧成蝶”

“微时代”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设置了个性化的信息及定向的投送,如抖音视频、快手视频、“B站”等“微媒体”采取的视频推荐,是建立在教育客体(大学生等)的兴趣偏好下所设置的追踪推送。而大学生们由于兴趣的惯性,只会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而形成“信息茧房”[3],其他有用信息和资讯有可能因此被隔离。这也使得原本信息接受多样化的渠道变得更加单一。在“信息茧房中”,大学生的见闻被限制,其思维活动也受到某一固定思维的局限,缺乏其他领域思想的启发和交流,认知变得片面、人格难以健康发展,也就难以“破茧成蝶”。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信息茧房”的生态环境中,更加难以实现。

2.思政教育主体专业素养有待加强,需要“与时俱进”

“微时代”信息的传播有快速、简洁、即时、开放等特点。大学生群体更是善于从其获取的互联网信息中形成自己的判断。但处于青年求学阶段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未成熟,理性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需要思政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及时、合理、科学地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备坚定的思想信念的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具备较高的信息整合能力、信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综合处事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思政教育模式落后,实效性有待提高

从教育教学模式来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大多是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受新兴技术的影响,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步进入课堂。当前,一些学校利用“微媒体”平台和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同时,一些教师也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模式,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但从整体上看,“重专业,轻思政”的旧观念依旧存在,即使教学形式乃至模式进行改变,教学效果也并不乐观。思政课程大多还是以教师的讲解、演示和范读为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内容单一、空洞。有的课堂甚至还留有形式主义的影子,“教与不教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教师进入课堂只是为完成自己的课时任务;学生进入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混学分。这样的课堂激不起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三、“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政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微时代”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接日常生活和学习,即是响应总书记号召,让高校思政教育顺应时代变迁、紧跟时代步伐的最好体现。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大学生“微个体”,寻找契合大学生需求的精准教育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原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的单向关系被改变。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个性更为鲜明,个性往往大于共性。他们的成长特点、实际诉求与对理想的追求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因此,高等教育须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微个体”特征[5]。顺应“微时代”的要求,在正视和充分尊重独立的基础上,应从现实生活层面关注大学生“微个体”因生理、心理和成长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差距,及时了解、分析当前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因受到不同的信息媒介和舆论场域的影响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心理变化和现实诉求等。依据学生个体特征及其所面临的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化发展。如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健康心理疏导等,让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情绪,健康地成长,并正确引导他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

2.确立“微思维”,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平面媒体宣传或嘉宾讲座等形式展开。这种单向知识和信息的输出方式,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参与度低,也不适应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对世界的积极探索。而在“微时代”,这些教育形式已经与学生所处的世界产生了距离,无法满足新时代要求了。因此,需要利用“微媒体”平台,确立“微思维”,加强新媒体传播的渗透功能,把生活化教育切实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如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以生动快闪的动漫、视频、图文、歌曲、微电影等形式,主动创造多元化的正能量素材和故事,用大学生最熟悉、最易接受的形式来传播价值观,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局限性。

“微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必须会用、善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平台”或“微媒介”,培养驾驭这些“微媒体”的能力。通过打造“校级平台+院级平台+学生社区”的“微媒体”矩阵,整合“微时代”各项优势资源,同时设立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微课堂”。各级平台和课堂应协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思维”,强调网络的融合与协作,将包含道德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国防和民族团结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理论与实践、课堂和课外、线上和线下[6]。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鼓励学生放下书本、走出课堂,广泛接触各类思政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驱式”的学习和成长模式,以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础,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全面覆盖。

3.打造思政教育生活化“微教育”模式,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

“微时代”背景下,建立生活化的“微教育”模式,搭建“全员育人”思政教育体系,是切实紧跟时代发展,转变教育思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方式。当前,高校的“微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尚未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倡导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的教育格局。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首先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重视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让专业教师、一线辅导员、优秀校友、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等都参与到育人中来[8]。以生活实践为起点,以典型事迹为思政教育的引子,树立榜样、楷模人物,挖掘和提炼出学科专业课中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等要素,并利用新媒体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和生动形象的教育载体,形成系统化、主题化的课程加以推广和传播[9],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文化氛围。要打造“大思政”格局,多途径推进“全员参与、全员育人”。

同时,推广高校辅导员主持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微主题班会”。每个学期从开学到结束,都要定时定点开展“微主题班会”活动,每次主题班会树立一个主题,也可以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设计系列主题,每次班会围绕系列中的某个主题开展活动。可以利用“微技术”和“微媒体”,事先录制10分钟左右“小而优、短而精”的精品主题班会微课程或竞赛类节目,班会课中可就这些微课程开展讨论、互动和比赛。系统性、主题化的班会系列课程,不仅抓住了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紧密围绕大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这种以主题班会为主的“全过程育人”模式,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分析、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组织实施和推广,有助于推进校园思政教育文化建设,提升校园形象,一举多得。

最后,无论是课堂内外,都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重要部署。要充分利用“微时代”出现的各种教育“微媒体”,并积极打造教育微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融入诸如综合测评、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勤工俭学等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真正做到让思政教育贯穿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始终。要将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融而为一,切实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广度”“深度”“效度”和“信度”,实现“全方位育人”。

总之,“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不可预估的通过虚拟空间而展开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阵地,高校不能逃避“微时代”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必须面对挑战,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有效性,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加关注大学生“微个体”,确立“微思维”,构建“微教育”,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生活化之路。

猜你喜欢

微时代生活化思政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