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理论课:重点、比例与教法
——黄忠廉教授访谈录
2020-02-26王小燕田春霖
王小燕,田春霖
(西安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黄忠廉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变译理论创始人,科学翻译学、应用翻译学创建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次被黑龙江省聘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获黑龙江省“文化名家称号”。黄忠廉教授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大评委,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学科组副组长。
黄忠廉教授治学严谨,著作等身,主持国家社科项目3项,部级6项,出版学术著译作26部,主编丛书3套,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其《变译理论》首次提出变译理论,填补了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空白,并被收入《中国译学大词典》,《科学翻译学》(合著)入选中国出版集团千卷本经典名著“中国文库”,《应用翻译学》(合著),开创了我国翻译理论中的应用翻译学流派研究。
在担任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客座教授期间,黄忠廉教授为该校的口笔译专业硕士(MTI)(以下简称MTI)亲自讲授《翻译理论》这一门课。他的翻译理论课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经验丰富,事例生动,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为了厘清我国MTI培养中翻译理论教学的地位、教学重点、教学比重以及教学方法等问题,笔者专门对黄忠廉教授进行了采访。黄忠廉教授认为,MTI培养中的翻译理论,应该是能够直接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的翻译理论;应用翻译理论对于MTI的培养至关重要,是译员成熟的标志、成长的根基;翻译理论教学貌似枯燥无趣,实则大有门道,是涉及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一门艺术。
一、翻译理论对于培养MTI的重要性
王小燕、田春霖(以下简称王):尊敬的黄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目前我国的MTI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估,甚至MTI毕业论文,以及与教学、研究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处于探索之中。而关于MTI理论课的教学问题,MTI课程体系中理论实践课的比例问题,甚至开设翻译理论课的必要性等问题,学者、教师们也多有争议。您在多所高校均承担着MTI翻译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理论与教学经验丰富,且您讲授的《应用翻译概论》这门课多次获得学生好评。我想请您结合自己的教学及科研,就MTI翻译理论课的“教”与“学”,谈谈您的思考和看法。首先请问,您认为翻译理论对于MTI学生为什么是重要的?
黄忠廉(以下简称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我要首先感谢学生的努力付出。毫无疑问,翻译理论对于MTI及其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至于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我想主要谈三个方面。首先,MTI阶段的翻译理论课本身就不多。我讲授的《应用翻译概论》是MTI学习中一门最基本的理论课程。既然是最基本的理论课,就必须开设,必须储备相关师资。但是,能上好翻译理论课的老师不多。照本宣科、不痛不痒地讲翻译理论的人较多,把理论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喜欢,恐怕还得探索,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第二点,从MTI生源看,很多学生并非翻译专业本科毕业,有的甚至不是外语专业。因此相当一部分MTI学生从未接触过翻译理论,因而更需要开设翻译理论课。未来的MTI招生也主张从职场中选拔学生,或是从别的非语言或非翻译类人才中选拔学生,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和翻译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不同专业领域的翻译专才。因为对那些懂专业的学生,专门辅之以语言培训和翻译训练,培养起来更容易,他们做起专业翻译来也最拿手。鉴于这样的生源构成,MTI培养阶段专门开设翻译理论课,就更有必要。
第三点,就《翻译概论》这门课程本身而言,实际上主要涉及的是翻译的基本理论。它除了介绍翻译的本质、类型、标准、过程、方法等之外,还包括翻译行为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如原文的筛选、把关,译文的编辑、修改等。所谓基本译论,主要指翻译的基本规律,或者说基本的翻译规律。MTI翻译理论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人类总结出的这些翻译的基本行为规律传授给学生。它能直接指导实践的理论,更贴近翻译实践,也更符合MTI的培养宗旨,也可以称为翻译的应用理论,非常重要。
二、MTI教学中的翻译理论
王:那么翻译的应用理论和翻译的纯理论有什么区别呢?
黄:所谓翻译的应用理论,是一种基于翻译实践的理论。它介于译学纯理论和纯实践之间,主要阐述、介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种从实践当中上升出来,同时又可以直接用于解释、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它与高高在上的纯理论不同,不在论证上做过多探讨,也不像纯理论那样对翻译的主体性等抽象讨论探究得那么多。很多人认为纯理论是虚的,而我认为译学研究是有层级之分的,纯理论和应用理论在翻译学中分属于不同的立体层级,在翻译的研究和教学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也是二者最大的不同。纯理论并非是虚的,实际上它是有大用而非中用或小用的;而翻译的应用理论,则主要体为中用或小用,它与翻译实践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应用翻译学起着贯通翻译学中抽象的纯理论研究和具体的翻译实践与实务的作用——即拉通、连贯翻译之技、艺、道的一门学科,它上可以升华为译学纯理论,下可直接指导实践,所以说是翻译的基本理论。
就MTI学生的学习现状而言,他们应该首先掌握的,就是这种能够直接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这种既能提高他们的译艺、又帮助他们理解译道的应用理论,而非对翻译进行抽象哲理思考的纯理论研究。
翻译应用理论对MTI学生的具体指导,体现在应用翻译理论的分层上。我把这种应用翻译理论,进行了微观、中观、宏观的层次划分。宏观层面上,它可以是翻译的原理,即宏观理论,包括翻译研究的本体论、价值观、方法论、认识论以及范畴体系等,更接近译学的纯理论。中观层面上,它包括翻译的模式、模块、框架、方案或策略,可以统称为翻译策略,这也更贴近翻译教学和翻译能力培养的实际。微观层面上,它是中观理论的具体化,或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包括翻译的方法与技巧等,因此更接近于翻译实践和实务。这样的层次划分,既拓展和丰富了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空间,将翻译研究中的宏观微观融为一体,又可以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翻译中的实践实务经验与纯理论之间的联系与过渡,因此可以将这种基本的翻译理论称为是“立于中观,顶天立地”。这也正说明为什么它对于MTI学生,是必不可少的。
王:当前,MTI学生当中普遍有一个误解。很多学生认为,翻译的专业硕士应该以实践为主,理论无所谓。对此您怎么看待?基本的翻译理论对于MTI学生有什么具体的指导作用?
黄:首先要肯定的是,翻译理论对于培养MTI学生非常重要,这一点上学者们都有共识。而且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密切关系,穆雷教授在一篇探讨MTI毕业论文模式的文章中,也清晰地进行了阐述。至于学生认为MTI以实践为主,也没什么错,但如果认为理论无用,那就不止是错,而是大错。不仅仅是学生,很多教师乃至整个翻译界,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是不够的。理论究竟有没有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译者,在做起翻译来往往如虎添翼,翻译时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译者往往有高度,知道自己译得对不对,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会在翻译时译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生认为理论不重要或者无用,这不奇怪。我们就是要通过理论课来改变这个谬见,向他们灌输正确的翻译方法论和翻译观,培养他们的理论意识。这也恰恰是MTI的翻译理论课要解决的问题。
至于应用翻译理论对于MTI学生的具体作用,我认为虽然它相比纯理论对翻译学的大用来说,是有中用的。但对于MTI无论口译还是笔译学生的能力培养来说,它既有大用,也有中用和小用,而这些大用、中用以及小用,和我们对应用翻译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划分又是对应的。所谓大用,就是指它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观、翻译价值观,培养能够在毕业后指导他们整个翻译人生的理论意识,并帮助他们建立对翻译的宏观思想认识,让他们一辈子都能译得清楚明白、有理有据。所谓中用,是指它能够让译者在翻译时具有正确的翻译意识、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清楚译前该做什么,译中该怎么做,译后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翻译时译者脑海中也许不会出现什么具体的理论,但有理论熏陶的译者,会对于译前、译中、译后的工作和翻译策略了然于胸。有了策略知识储备的译者,拿到翻译任务后,明白自己该做哪些译前的准备工作、该考虑哪些相关因素,比如该如何进行相关调研、了解文献,如何解读翻译要求,并决定适当的翻译策略等,这些都是其中用的具体表现。所谓小用,则是指它可以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指导翻译过程中的每一步,即使学生能够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完成翻译任务。比如在译者读完材料,确定了原文的文体特色及时间基调后,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应该如何体现原文的风格和时间等;又比如该如何遣词,怎样造句,方可再现原文的文意或风格等。如果原文是一首诗,怎样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诗的形式之美、音韵之美?如何消除原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语言差异?所有这些思考的决策过程,都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指导的,这就是翻译的基本理论对于MTI学生的小用,或者说是直接指导作用。
应该强调的是,理论对于学生,并非无用,而是学生不会用。换句话说,学生不知道翻译理论中哪些有用,在什么时候有用,这才是导致学生认为理论无用的根源。基本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思辨的工具、逻辑论证的工具,能让译者译得自信、清楚,且译之有理。如果MTI学生在校期间不学习理论知识,不进行理论储备,对他未来进入职场,以及他的职业成长,都将带来负面的作用,也将势必会减缓、延缓他走向成熟译员的时间。这也是理论对于MTI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作用。
王:您提到的译学研究的“层级”划分和翻译理论的“层次”划分,让我想起了根茨勒在总结近年来翻译研究的趋势时,提出的翻译研究的宏观转型和微观转型之说。根茨勒把针对国际性翻译或全球性翻译的这种更广层面的翻译研究,称为宏观转型,把针对城市翻译、社区翻译甚至是家庭翻译的翻译研究,称为微观转型。而您对译学研究的纯理论、应用理论和翻译实践等宏观层级划分,以及对不同层级的译论的进一步微观层次划分,比如把应用翻译理论在译者培养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划分等,这样的观点,与根茨勒的认识可谓异曲同工,都是在对翻译学的整体架构尝试宏观和微观的突破。我想无论是根茨勒的微观转型、宏观转型论,还是您提出的译学研究“层级说”、译论的“层次说”,都表明翻译研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宏观突破,莫过于对翻译体系的包容性的扩充;微观突破,可谓是以更加细致的眼光和视角,更为清楚地看到翻译学内部的层级架构之间、翻译理论内部的不同层次之间,相互的区别与联系,更清楚地看到它们与翻译实践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关系,以及它们在翻译实践的各环节、各步骤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而您对于“学生所谓的理论无用实则为不会用”的分析,也正说明了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方式,能让我们更准确更清楚地看到在翻译教学、翻译意识的培养当中,学习者的哪些主观思想是怎样对翻译教学形成障碍的。换个角度看,就像您方才讲到的,应用理论本身就是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因而对应用理论的学习可以缩短译员成长成熟所用的时间。
三、翻译理论在MTI课程设置中的比例问题
王:既然理论对于MTI学生不可或缺,那么您认为在MTI的培养中,对翻译实践课和应用理论课的设置比例,多少比较合适呢?
黄:关于MTI实践与理论的课程设置上的比例关系,如果一定要用比例来说的话,大致上应该是9:1或8:2。即学生应该至少花上约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的时间学习理论,把其余时间都用于实践,二者的比例或为1:4。当然,这只是理论课与实践课大约的规划比例,不同的翻译方向、不同领域,会有所不同,要做具体调整,但大致上这样的比例会比较好。还有,这里提到的理论课,应该不是单指《翻译概论》或《应用翻译理论》一门课,还应该包含MTI培养期间所有的理论课。就MTI课程而言,有纯理论课,有纯实践课,也有既包含理论又包含实践的课程。还可以对那种既包含理论又包含实践的课程,进一步划分,比如理论占比多少?实践占比多少?甚至包括学生对翻译实践的思考总结等。如果把纯粹的理论课,纯粹的实践课,以及翻译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全都统起来算,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的占比关系大致是1:4的样子。
四、MTI培养中翻译理论的教学艺术
王:很多学生在问卷中反映您的理论课非常有趣。前面您也提到“能上好翻译理论课的教师尚不多,照本宣科的多,不痛不痒地上翻译理论的教师比较多”。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把理论课上得生动有趣呢?
黄:学生反映课堂有趣,首先应该感谢同学们。他们感兴趣,积极配合,这门课才会有趣,才上得成功。所以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兴趣浓厚才愿意去学,才能学好。所以我觉得身为教师,要尽量有亲和力,有幽默感。学生“亲其人”,才能“亲其说”。这个“说”一个是指教师讲的话,即讲的道理,二是指教师的学说,即学问。学生只有喜欢教师这个人,才可能更好地接受他讲的道理和理论,才会紧跟老师的思路,而不是逃课,或是不专心听讲,我想这一点很重要。
理论课堂生动有趣,关键在于两点:第一是教师要有备而来,第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备课,要对所讲理论充分理解吸收,这样才能做到有备而来,讲解时才能够深入浅出。教师对理论的理解消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否用自己的话把理论说出来;二是能否对理论进行点评。点评理论需要教师明确说出自己的观点,赞同或是不赞同,观点鲜明的话语才具有吸引力。理论课堂生动有趣的第二点,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理论课,切忌一上来就摆理论。有人认为这样能给学生以理论整体感,这固然是一种教法,不过不太适应理论储备本就不多的MTI学生。最好呢,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翻译事实、翻译实例出发,循序诱导,让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升华,把学生的认知上升到理论高度,随即再进行实践的演绎。从实践讲起,用有限的实践来引出无限的理论,并且再返回到实践,会让学生觉得理论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是鲜活的,这样的讲解才会有趣。但是在这个深入浅出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理论的讲解一定要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讲解可以从学生可听可感的角度入手,从外围到核心,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现象到本质。换句话说,理论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在于,教师要带领着学生逐步进入知识的殿堂、进入思想的殿堂,进入智慧的殿堂。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陷入理论的漩涡,学生就会目迷五色,十分茫然。如果讲解能够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则容易接受得多。
其次,理论讲解要清楚,使用的语言要简洁明了。教师讲解理论时应注意,使用的语言应该与学术专著有所不同,最好采用元语言来讲解理论,即用这个学科最基本的术语,元术语,元概念,讲最基本的理论。也就是把最基本的翻译理论用普及方式讲得通俗易懂。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理论是从实践出发,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
再次,课堂中讲解理论,采用启发式问答法非常有效。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要讲翻译的主体。但是我不会一上课就先把这个概念摆出来,而是会在备课时用义素分析法对翻译的定义进行分解分析。课堂讲解时,我会从翻译涉及到的各种主体、行为、工具、对象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如我会问:我们刚才译完了,谁在翻译?大家说“我们”在译啊。我又问:“你们”是什么?大家回答说:“我们”是人。我会继续问,只有“人”在翻吗?学生一想,对呀,现在还有机器翻译——还有机译。接下来我再问:人可以单独翻译,机器也可以单独翻译,那人和机器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对啊,有时候人可以和机器合作。那怎么合作呢?答曰:机助人译,或者是人助机译。我又问:那么,怎样用三五几个字,把翻译的主体、谁在翻译回答清楚呢?就这样几问几回答,问答往返,聊天似的就把问题搞清楚了,学生的回答已经有了些许理论的意味。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概括,让他们借用西方严谨的表达方式,把翻译的主体——人和机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即“人或和机器”。这样五个字加一个符号,就把翻译的主体厘定清楚了。运用这种循循善诱的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把翻译主体涉及到的几个义素、元素、要素等一一厘清,因而用这种启发式问答法讲理论,十分有效。
最后,要注意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我常用的一个方法是让学生写阅读提纲。学生读完教材相关章节后,要列出该章节的纲目,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写提纲,相当于把书由厚读薄;进行课堂讨论,相当于把书再由薄读厚。每次课堂上,我会邀请学生板书自己整理的纲目,再向全班同学讲解。我不仅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讲清楚核心内容,还会再让一两名学生在讲台上向他提问交流。同时,其他学生包括我在内,也会向讲台上的讲解者发问。能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将范围扩展到课本之外,去补充最新内容和最新观点,找到最前沿的东西。通过提炼纲目,学生的理论知识变得系统化、网络化,有助于他们对理论整体的全面认识;通过发问互动,可以让他们进一步厘清理论内部的逻辑体系,以及不同理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样的互动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新旧的知识点的融合。而只有把知识系统化、体系化、网络化,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才更加深刻。
此外,随机点名、随机提问的方式,也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做好准备、随时互动的好方法。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独特理解,积极参与,彼此互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这样的课堂,既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又充满互动和研讨。因而容易有看点,有兴奋点。
王:您这种让学生总结纲目并板书的做法,对理论课非常有用,因为如果学生没有读懂的话,就列不出纲目,或者搞不清楚所读章节内部纲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此外它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互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当中。它不仅仅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它更加符合二语习得理论关照下的翻译能力培养观,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交际翻译能力”,即“能够适当、有效地积极参与交际翻译任务的能力”。科林娜认为,“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获得这样的交际翻译能力”。
黄:是的,阅读译论并总结纲目的整个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读者)与作者(翻译学者)交流对话的过程,更是一个让知识逻辑化的过程。经过这种思维交流而产生的逻辑化的记忆,比那种简单的只是背诵的记忆更具有永久性,更能够伴人一生。只有通过思维交流而产生的这种逻辑化的记忆,才能真正把翻译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翻译意识,成为智慧的一部分。这样的记忆,它的遗忘率就会很低。
王:非常感谢您的回答。您结合自己的理论教学和研究经历的现身说法和详细讲解,也可以说是用微观的方式,让MTI教师了解到有效翻译理论课堂的架构、要素以及具体的课堂实施步骤,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翻译理论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收获更大。对您的采访让我们收获很大,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黄:不客气。MTI翻译教学研究中,尚待解决的命题很多,我们刚才谈到的问题很有意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