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以隐性教育为视角
2020-02-26陈育欣
陈育欣
(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000)
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塑造民族精神,推动国家和民族团结一致,谋求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是世世代代的精神传承。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经受住无数的内外考验,靠的正是深厚且从未间断的爱国主义文化传统。青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能否在大学生群体中厚植爱国主义精神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强烈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也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成型,对全球化没有全面的认识,对全球化带来的威胁和挑战缺乏必要的警惕,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变得淡化和模糊。爱国意识的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导致部分大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集体意识的弱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界限变得弱化,跨国家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不断增加,西方推崇的“个人主义至上”思想在冲击着“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弱化。各国经济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从表面上看,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科技成果共享,这种表面现象麻痹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和主权观,只看到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却很容易忽视合作背后的激烈竞争乃至武力冲突,在不知不觉间弱化了居安思危的意识。三是西方强权文化的入侵削弱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西方发达国家大肆传播其风俗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意在同化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明意识,这大大削弱了青年学生对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认同感。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观。根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至2018年底,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8.29亿,其中手机用户数量多达8.1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全国人口的59.6%。以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社交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渠道广阔、互动性强、形式丰富新颖、覆盖率高等特点在青年人群中迅速普及、大受欢迎,并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互联网时代信息所具有的多元化、碎片化、海量化、即时性、快餐式等特点给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正面或负面的冲击,给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棘手的挑战。有些大学生已对网络形成了极度的依赖,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和价值观念的信任度大增,忽略了对主流媒体的正面报道;甚至有些大学生把网络当作“法外之地”,在网上随意发表违反法律、道德和公序良俗的言论。此外,国内外的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对我国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大肆渲染和歪曲,粗暴干涉我国内政,传播西方价值观和思想,致使一些思想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产生动摇,爱国主义热情大大削弱。
(三)长期的和平安全环境导致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麻痹。当代大学生由于从小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严峻就业形势的压力下,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在学业上的成长与发展,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国际局势动荡趋势关心不多,这使部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淡漠。
二、当前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重理论,缺乏和学生情感的共鸣。一方面,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和条件有很大差别,所以不同高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内容也有所差别。部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较为单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宽泛而理论化、枯燥简单而不细致,无法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容易让大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造成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时效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最新的国内外形势相关联、与当前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相结合,无法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的热情。
(二)注重外在形式,忽略实际效果。我国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存在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的问题,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忽略了教育不宜图快的过程。教育传导是循序渐进的,爱国精神的熏陶更需要在社会、家庭、高校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培养的。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怀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达到立竿见影的落地成果,这是非常不可取的。爱国主义情感属于心理与情感方面的社会意识,对于青少年来说,更需要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下,通过不断增加的社会阅历,逐渐形成对国家、民族、文化、制度的认同与捍卫。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对爱国主义这一价值取向的持续不断的推崇与追求,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
(三)忽视受众群体的特点,缺乏针对性。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更加高度重视,从小学乃至幼儿园阶段开始,就通过学唱国歌、参加升国旗仪式、宣讲爱国主义事迹、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价值观正要形成或刚形成的中小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则不然。大学生从年龄上来说一般已经成年,在思想上更加独立和活跃,接触到的信息和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真是不真实的信息都会接触到,所以通过简单而形式化的灌输式教育来开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显然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要铭记历史、传承爱国主义传统,只宣导教科书上的内容是不行的,必须依照大学生阶段性心理和阶段性思想特点,制定一套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案,比如配合隐性教育的模式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三、隐形教育的特征与优势
(一)教育过程的濡染性和渗透性。在显性教育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是学校和老师按照计划所传授的表面知识,而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出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能力,真正感受知识、哲理的内在深层次含义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实际思想教育效果。隐性教育不对外公开明确和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实施过程隐藏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日常环境中,通过营造各种看似无意识的情境,暗示、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理,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乃至价值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教育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这种渗透式教学具有很强的潜在性、濡染性、隐蔽性,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教育载体的丰富多样性。隐性教育能够帮助教育者摆脱有限的教育素材的束缚,利用更加丰富多样的资源和载体。在互联网时代,隐性教育能够推动教育载体由有限的校园资源拓展至无限的社会资源,由眼前的现实空间拓展至无尽的网络空间,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教育载体,这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也非常适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心理需求。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融于不同的教育载体中,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情景体验、自觉的冷静思考等方式吸收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当代大学生具有学习方式自主化、思维方式独立化、价值追求个性化、处事态度务实化的特点。由于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参与、不指导或很少参与和指导,“学什么”“怎么学”“在哪学”“跟什么人一起学”“参与哪项活动”都是由学生自主决定和自行参与、策划、组织、实施的,学校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度非常低。如今的大学生对被动灌输式教育方式接受度较低,而是更愿意从自身感官体验、亲身实践经历中获得理论和知识,而隐性教育方式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正好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四、隐性教育在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运用
(一)以推进渗透式教育为重点,将爱国主义贯穿学习全过程。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承担,这也成为大家的共识,似乎爱国主义教育与其他学科并无关系,其实这正是我们需要做出改变之处。现如今,我国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至各学科教学过程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因此,我们除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上坚持以显性教育正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之外,也逐渐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领域和学习的全过程。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全体教师必须认识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岗位职责的应有之义,每一名教师都应当高度重视并不断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尽可能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合进课堂授课和课后辅导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接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和熏陶。在大学设置的各项专业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课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进每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鼓舞学生学以报国的热情,增进学生对本学科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还能够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更广阔的范围、更深远的层次,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以陶冶式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爱国主义氛围。校园文化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之分,物质文化是学校的外在“容貌”,如雕塑建筑、配套设施、校训校徽、环境绿化等方面;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内在“灵魂”,如校风校纪、学习氛围、师生的为人举止等一系列精神风貌。无论是校园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属于校园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内含的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内涵,蕴藏着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感染力、影响力、塑造力。通过树立熏陶式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的爱国主义文化氛围,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沐春风般地不自觉产生内化作用,避免了刻板的强硬式灌输而导致的排斥心理,这种隐性教育的方式所产生的作用是课堂教学这类显性教育无法代替的。陶冶式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着手,以民族团结、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学生的精神塑造和自我成长为目标。物质文化的建设,可以在图书馆、教室、宿舍张贴和悬挂国旗国徽、爱国格言标语、民族英雄画像,在校园广场上建造民族英雄雕塑、镌刻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精神文化的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校内社团等组织的作用,通过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事迹报告、升国旗仪式、歌咏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书画展和摄影展等形式的活动,依托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屏等媒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抵制西方腐朽文化和不良社会风气的主战场,激发大学生遵纪守法、努力积极、为国奉献的爱国热情。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践行爱国主义情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加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合到爱国实践中去。而通过参与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促使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爱国理论与爱国实践相结合。高校单纯依靠传统的显性教育,如“课堂教学”来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组织多种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山区义务支教、进行走访调研、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走长征路、到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宣讲等等,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意,亲身感受基层劳动者的珍贵品质,勤劳勇敢、努力工作、奉献社会,亲身感受祖国今日繁荣昌盛局面之来之不易,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来慢慢领悟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真谛。通过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够让学生丰富人生经历、增进才干、磨炼意志、获取知识,还能够培育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使自身的认识愈加贴近客观世界,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认知社会的素质,强化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历史使命感,更好的将爱国之感情、报国之志向转化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力量。
(四)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平台,搭建爱国主义舆论阵地。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教育工作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面对互联网的时代潮流,束手无策、无所作为,那么互联网在未来仍会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带来源源不断的挑战,如果我们积极作为、合理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爱国主义的正面宣传,那么互联网将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如虎添翼。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成为了课堂教学之外掌握知识与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搭建爱国主义的舆论阵地,将促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腾讯视频等平台发布爱国主义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宣传爱国主义先进事迹,宣扬党和国家的政策和立场,就国内外热点问题理性发声,抵制恶意炒作、歪曲事实、别有用心的舆论,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国家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主权意识、国防安全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
(五)以塑造理性精神为指引,培养理性爱国言行习惯。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只是少部分学生存在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的问题,我们在对这部分学生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对于大部分爱国热情高涨的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不容忽视。大学生正处于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年纪,爱国主义感情强烈但也单纯朴素,有时会走向盲目、冲动和偏激的误区,因此,高校作为管理者和教育责任人,有必要对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言行习惯。首先,要通过发放宣传册、悬挂标语等方式加强对爱国主义真正涵义的宣传,促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内心认同和深沉感情,是积极维护国家、民族尊严和利益的理性行动,并不是情绪的简单宣泄和不计后果的任性而为;其次,学校、教师、辅导员等教育参与者针对爱国热点事件要通过积极正确的发声,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明辨是非、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教育大学生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合理表达爱国之情,防止年轻学子的爱国热情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所误导和利用;最后,通过理性爱国的先进事迹宣传和教师的日常言行示范,培养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将爱国感情和爱国言行相结合的习惯,将爱国主义感情真正落实到每一次的理性爱国言行中。